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5 18:4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公平问题凸显,成为当前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能否有效解决当前中国的社会公平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定团结大局,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安全阀,公平性理应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将公平正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涉及到多个层面,其中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重点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深入研究如何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完善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及其影响因...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999---2013年养老保险农村参保人数(单位:万人)
图 3.1 2009—2015 年国家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亿元),2009 2015 年间,国家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呈现出不断支出要远远低于养老金,新农保的保障功能有待进一步的强化管责任缺失。制度的成功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监督。但当前我国管领域却有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始终处于临无从下手的监管困境。依据国家制度要求,承担农村养老保政府相关机构,监管层次较低,导致监管效果甚微,对整个国了不利影响。并且在法律层面,我国尚未出台专项政策或法律养老保障基金,目前仍有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其收缴、管理和使和投资收益,但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金从收缴直至投资移交整责,这就为投机或者挪用带来了可能性,失去了必要的第三方金的增值性,同时运营风险攀升。施责任并不明确,缺位现象严重。农村养老保障相关工作所涉、文化历史、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内容,组成极为复杂,需要持。基于此,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
图 3.2 农民分类农民的分化现象,将对农村地区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类养老保险的过程产生极一,被分至不同群体的农民,自身对于养老保障具有着特别的需求,这些需自农民所处行业以及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了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群体农民的需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就必须有效地分析不同群体农民的现实生活情况,进而政策的效力。以上图中所举出的五类农民群体为例,失去了土地的第三类农年阶段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其也就对养老保障计划的质量具备更高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养老保险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思考[J]. 王婷,李放.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3)
[2]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黄玉君,鲁伟. 求实. 2016(06)
[3]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回顾与文化反思[J]. 常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4]东亚、东南亚国家养老金体系的比较研究[J]. 吕鍠芹,周伟岷,车思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5]适度提高养老保险农民缴费档次的可行性分析[J]. 张明锁,孙端. 河南社会科学. 2016(04)
[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陈晓丽. 统计与决策. 2015(22)
[7]新农保政策实施的制度基础研究——基于新制度社会学视角[J]. 房敏,吴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06)
[8]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目标、结构与实现路径[J]. 王晓东,雷晓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9]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新思想新举措[J].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课题组,陈理. 党的文献. 2015(03)
[10]养老金并轨的机遇与挑战[J]. 杨燕绥. 行政管理改革. 2015(05)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反思[D]. 周卉.吉林大学 2015
[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 杨清哲.吉林大学 2013
[3]中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模式转换研究[D]. 杨勇刚.华中师范大学 2012
[4]论马克思的公平思想[D]. 江胜珍.中南大学 2012
[5]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苑梅.东北财经大学 2011
[6]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王章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1
[7]中国农村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 于威.东北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建国以来农村养老回顾与反思[D]. 韩丽娟.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2]基于底线公平的基础性保障体系建构[D]. 崔璨.沈阳师范大学 2013
[3]农村养老保险满意度实证研究[D]. 门媛媛.辽宁大学 2013
[4]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庆生.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研究[D]. 王丹.北京交通大学 2010
[6]中国农村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研究[D]. 崔玉江.浙江大学 2009
[7]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 志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899907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9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999---2013年养老保险农村参保人数(单位:万人)
图 3.1 2009—2015 年国家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亿元),2009 2015 年间,国家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呈现出不断支出要远远低于养老金,新农保的保障功能有待进一步的强化管责任缺失。制度的成功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监督。但当前我国管领域却有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始终处于临无从下手的监管困境。依据国家制度要求,承担农村养老保政府相关机构,监管层次较低,导致监管效果甚微,对整个国了不利影响。并且在法律层面,我国尚未出台专项政策或法律养老保障基金,目前仍有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其收缴、管理和使和投资收益,但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金从收缴直至投资移交整责,这就为投机或者挪用带来了可能性,失去了必要的第三方金的增值性,同时运营风险攀升。施责任并不明确,缺位现象严重。农村养老保障相关工作所涉、文化历史、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内容,组成极为复杂,需要持。基于此,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
图 3.2 农民分类农民的分化现象,将对农村地区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类养老保险的过程产生极一,被分至不同群体的农民,自身对于养老保障具有着特别的需求,这些需自农民所处行业以及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了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群体农民的需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就必须有效地分析不同群体农民的现实生活情况,进而政策的效力。以上图中所举出的五类农民群体为例,失去了土地的第三类农年阶段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因此其也就对养老保障计划的质量具备更高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养老保险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思考[J]. 王婷,李放.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3)
[2]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黄玉君,鲁伟. 求实. 2016(06)
[3]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回顾与文化反思[J]. 常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4]东亚、东南亚国家养老金体系的比较研究[J]. 吕鍠芹,周伟岷,车思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5]适度提高养老保险农民缴费档次的可行性分析[J]. 张明锁,孙端. 河南社会科学. 2016(04)
[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陈晓丽. 统计与决策. 2015(22)
[7]新农保政策实施的制度基础研究——基于新制度社会学视角[J]. 房敏,吴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06)
[8]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目标、结构与实现路径[J]. 王晓东,雷晓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9]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新思想新举措[J].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课题组,陈理. 党的文献. 2015(03)
[10]养老金并轨的机遇与挑战[J]. 杨燕绥. 行政管理改革. 2015(05)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反思[D]. 周卉.吉林大学 2015
[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 杨清哲.吉林大学 2013
[3]中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模式转换研究[D]. 杨勇刚.华中师范大学 2012
[4]论马克思的公平思想[D]. 江胜珍.中南大学 2012
[5]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苑梅.东北财经大学 2011
[6]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王章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1
[7]中国农村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 于威.东北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建国以来农村养老回顾与反思[D]. 韩丽娟.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2]基于底线公平的基础性保障体系建构[D]. 崔璨.沈阳师范大学 2013
[3]农村养老保险满意度实证研究[D]. 门媛媛.辽宁大学 2013
[4]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庆生.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研究[D]. 王丹.北京交通大学 2010
[6]中国农村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研究[D]. 崔玉江.浙江大学 2009
[7]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 志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899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9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