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长白山: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东北区域政治文化解读
发布时间:2020-12-11 22:29
2007年第六届长春亚洲冬季运动会上,因韩国选手在领奖台上高举标语牌而吸引众多目光的“长白山之争”事件一度成为当时的热议话题,甚至造成了当年中韩两国的外交风波。虽然中韩两国并不存在事实上的领土纠纷,但基于长白山作为民族意识情感载体在朝鲜半岛民族中所处的神圣地位,这种涉及到民族主义的共同体想象与民族国家建构的外在领土争端表现形式,让隐藏其背后的文化之争端倪可查。长白山之争所隐喻的地缘与族群政治语境中的东北,其在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的角色定位是否会受到影响,同时已成为主权国家领土一部分的长白山“再次符号化”是否会对东北地区现有族群带来重新划分,由此引申出这些值得思索的问题都对东北的政治文化提出了重新审视的要求。论文从满族主体标签下东北的文化影像开始讨论,重点阐述近代以后东北在经历汉化和日俄侵略下的政治文化转型以及自身角色的变化。接着以朝鲜半岛视域为叙述范围分析朝鲜民族在自身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对政治文化的重新塑造,解释了类似长白山问题产生的民族心理和国家动机,提出文化主权对国家安全建设的重要性。最后试图解读东北政治文化的核心精神并指出重提政治文化对东北的现实意义。由于民族国家的建构伴通常都伴随...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长白山地区的政治生态现状
1.2.2 全球化背景下疆域观念的发展和转型
1.3 理论综述和研究方法
1.3.1 政治文化的功能性叙述与作用表达
1.3.2 传统天下观与“边界”
第2章 满族文化标签下的东北
2.1 “龙兴之地”的光环
2.1.1 民族起源与长白山崇拜
2.1.2 空间符号的神化及其象征意义
2.2 清代满族与东北的文化影像
2.2.1 满洲入关与“华夷之辨”
2.2.2 清代的“满汉一家”与“满汉畛域”
2.2.3 清政权关于长白山神话的再构造
2.3 政治中心转移下东北属性的重新定义
2.3.1 东北的“内地化”——“边疆”与“边界”
2.3.2 区别于“汉族中国”的国家认同构建
第3章 近代东北政治之变:汉族移民、俄日侵略
3.1 从封禁“特区”向汉地社会主体的转变
3.1.1 满清政权下的东北汉化历程
3.1.2 清末民初的东北政治
3.2 早期俄国势力的进入与日俄战争
3.2.1 近代以前沙俄“东方扩张”下的自我觉醒
3.2.2 日俄矛盾争执过程中东北近代工业的萌发
3.3 日本势力进入东北
3.3.1 日本重造的“天下观”
3.3.2 日本“脱亚论”下的中心主义
3.3.3 伪满洲国:作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北
第4章 朝鲜半岛视域中的东北情感
4.1 天下观的转变
4.1.1 从大清藩属到“独立”名目下的日本殖民地
4.1.2 从“文化民族”向“政治民族”的转变
4.2 历史记忆下殖民地经历的交集
4.2.1 日本占领下朝鲜半岛的文化冲击
4.2.2 夹缝中生存的朝鲜半岛对满洲东北的情感认知
4.3 亚洲定位下的朝鲜半岛归属感重设
第5章 探讨长白山问题的背后
5.1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韩国制造争端的缘由剖析
5.1.1 “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从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
5.1.2 文化争执背后的国家利己动机
5.2 “朝鲜”因素与现实东北安全
5.2.1 长白山传统符号过度凸显的潜在危害——东北再“边疆化”
5.2.2 跨境民族文化养成和心理把握的需要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跨国民族认同的场景与差异——以中国朝鲜族婚姻移民女性为例[J]. 全信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2]国家视域中边疆与边疆观念的演变:内涵、形态与界限[J]. 张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文化秩序中的国家与族群[J]. 关凯. 文化纵横. 2011(06)
[4]论日本与东亚封贡体系的关系演变[J]. 于宁宁.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2)
[5]从传统天下到近代国家:清季近代国家观念之构筑——兼论民族国家构筑视野下的中国边疆[J]. 邹明洪,冯建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10)
[6]中国边疆研究的近代转型:20世纪30-40年代边政学的兴起[J]. 汪洪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7]文化地缘政治: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国际政治学分析[J]. 朱振明. 阴山学刊. 2010(02)
[8]疆域视域中“中国”与“天下”、“中原王朝”与“中央政权”之影像[J]. 于逢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9]以传统符号建构国家认同的悖论[J]. 刘国强. 浙江学刊. 2009(06)
[10]近代日本中国观的双层构造及其东亚政策的矛盾性[J]. 安善花. 大连大学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满族形成的再思考[D]. 孙静.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11326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长白山地区的政治生态现状
1.2.2 全球化背景下疆域观念的发展和转型
1.3 理论综述和研究方法
1.3.1 政治文化的功能性叙述与作用表达
1.3.2 传统天下观与“边界”
第2章 满族文化标签下的东北
2.1 “龙兴之地”的光环
2.1.1 民族起源与长白山崇拜
2.1.2 空间符号的神化及其象征意义
2.2 清代满族与东北的文化影像
2.2.1 满洲入关与“华夷之辨”
2.2.2 清代的“满汉一家”与“满汉畛域”
2.2.3 清政权关于长白山神话的再构造
2.3 政治中心转移下东北属性的重新定义
2.3.1 东北的“内地化”——“边疆”与“边界”
2.3.2 区别于“汉族中国”的国家认同构建
第3章 近代东北政治之变:汉族移民、俄日侵略
3.1 从封禁“特区”向汉地社会主体的转变
3.1.1 满清政权下的东北汉化历程
3.1.2 清末民初的东北政治
3.2 早期俄国势力的进入与日俄战争
3.2.1 近代以前沙俄“东方扩张”下的自我觉醒
3.2.2 日俄矛盾争执过程中东北近代工业的萌发
3.3 日本势力进入东北
3.3.1 日本重造的“天下观”
3.3.2 日本“脱亚论”下的中心主义
3.3.3 伪满洲国:作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北
第4章 朝鲜半岛视域中的东北情感
4.1 天下观的转变
4.1.1 从大清藩属到“独立”名目下的日本殖民地
4.1.2 从“文化民族”向“政治民族”的转变
4.2 历史记忆下殖民地经历的交集
4.2.1 日本占领下朝鲜半岛的文化冲击
4.2.2 夹缝中生存的朝鲜半岛对满洲东北的情感认知
4.3 亚洲定位下的朝鲜半岛归属感重设
第5章 探讨长白山问题的背后
5.1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韩国制造争端的缘由剖析
5.1.1 “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从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
5.1.2 文化争执背后的国家利己动机
5.2 “朝鲜”因素与现实东北安全
5.2.1 长白山传统符号过度凸显的潜在危害——东北再“边疆化”
5.2.2 跨境民族文化养成和心理把握的需要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跨国民族认同的场景与差异——以中国朝鲜族婚姻移民女性为例[J]. 全信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2]国家视域中边疆与边疆观念的演变:内涵、形态与界限[J]. 张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文化秩序中的国家与族群[J]. 关凯. 文化纵横. 2011(06)
[4]论日本与东亚封贡体系的关系演变[J]. 于宁宁.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2)
[5]从传统天下到近代国家:清季近代国家观念之构筑——兼论民族国家构筑视野下的中国边疆[J]. 邹明洪,冯建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10)
[6]中国边疆研究的近代转型:20世纪30-40年代边政学的兴起[J]. 汪洪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7]文化地缘政治: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国际政治学分析[J]. 朱振明. 阴山学刊. 2010(02)
[8]疆域视域中“中国”与“天下”、“中原王朝”与“中央政权”之影像[J]. 于逢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9]以传统符号建构国家认同的悖论[J]. 刘国强. 浙江学刊. 2009(06)
[10]近代日本中国观的双层构造及其东亚政策的矛盾性[J]. 安善花. 大连大学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满族形成的再思考[D]. 孙静.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11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1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