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民生政治实践——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0-12-14 22:42
民生政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当然内容。当前,由于市场与公益的冲突弱化民生政治建设的社会认同、民生供给失衡诱发人民群众的相对剥夺感、民生供给错配降低人民获得感等多种因素并存,导致人民群众低度获得感的难题产生,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全民共享"是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价值取向;经济基础、政治保障、社会福祉、文化境界与生态格局构成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主要面向;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民生供给侧改革构成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重点任务,而人民获得感则是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衡量维度。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2019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价值取向
二、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主要面向
三、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重点任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逻辑与进路[J]. 王木森,唐鸣.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价值治理框架构建[J]. 衡霞,谭振宇. 财政研究. 2019(07)
[3]用民生为本思维推进新时代社会共建共治共享[J]. 王遐见. 廉政文化研究. 2018(06)
[4]新时代的民生内涵与建设路径[J]. 窦孟朔,窦建爽.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5)
[5]民生公共服务的国民“获得感”:测量与解析——基于MIMIC模型的经验证据[J]. 阳义南. 公共行政评论. 2018(05)
[6]脱贫攻坚:中国民生建设和民生政治的时代表征[J]. 慕良泽.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4)
[7]社会生态视角下乡村振兴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兼论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建设[J]. 王思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8]治理视阈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J]. 张紧跟. 探索. 2018(02)
[9]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 叶兴庆. 改革. 2018(01)
[10]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与善治标尺——人民获得感的意蕴和量度[J]. 王浦劬,季程远.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1)
本文编号:2917140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2019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价值取向
二、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主要面向
三、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重点任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逻辑与进路[J]. 王木森,唐鸣.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共建共治共享视角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价值治理框架构建[J]. 衡霞,谭振宇. 财政研究. 2019(07)
[3]用民生为本思维推进新时代社会共建共治共享[J]. 王遐见. 廉政文化研究. 2018(06)
[4]新时代的民生内涵与建设路径[J]. 窦孟朔,窦建爽.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5)
[5]民生公共服务的国民“获得感”:测量与解析——基于MIMIC模型的经验证据[J]. 阳义南. 公共行政评论. 2018(05)
[6]脱贫攻坚:中国民生建设和民生政治的时代表征[J]. 慕良泽.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4)
[7]社会生态视角下乡村振兴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兼论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建设[J]. 王思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8]治理视阈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J]. 张紧跟. 探索. 2018(02)
[9]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 叶兴庆. 改革. 2018(01)
[10]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良政基准与善治标尺——人民获得感的意蕴和量度[J]. 王浦劬,季程远.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1)
本文编号:2917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1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