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5 00:48
互联网时代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互联网从发展到普及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它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网络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力量,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互联网推动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环境,搭建起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革,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与交锋呈现出新的特点。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着当前社会的新形势、新特征与新挑战,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站在时代和战略发展的高度,科学分析互联网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造成的影响,理性认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应对,通过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时代的说服力、凝聚力与吸引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在互联网时代的安全性。本文以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变迁为出发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网络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两个方面的内...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状况的研究现状
(二)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三)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关联性及其趋势
第一节 互联网条件下现代人生存的社会境遇
1.1.1 虚拟空间与虚拟生存的出现
1.1.2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
1.1.3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互联网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拓展
1.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网民的政治思想
1.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网络经济的发展
1.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与整合网络社会的文化思潮
第三节 互联网的出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1.3.1 网络社会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统价值生态
1.3.2 网络社会颠覆了意识形态的传统政治生态
1.3.3 网络文化重构了意识形态的文化环境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第一节 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考察
2.1.1 网络意识形态的含义
2.1.2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技术途径
2.2.1 网络意识形态的私下传播途径:即时通信工具与电子邮件
2.2.2 网络意识形态的公开传播途径:论坛、新闻跟帖、博客与微博
2.2.3 传统意识形态传播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
第三节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对象的构成要素
2.3.1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对象:网民的社会结构与特征
2.3.2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向:网络社会思潮
2.3.3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表现形式:网络政治行为
第四章 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
第一节 互联网搭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平台
3.1.1 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平台
3.1.2 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宣传与教育平台
3.1.3 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监督与反馈平台
第二节 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途径
3.2.1 网络传播工具拉近了受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距离
3.2.2 网络传播机制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社会舆论
3.2.3 网络化传播进程有利于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全球化发展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创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式与方法
3.3.1 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与网络化意识形态教育的区别
3.3.2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实现方式
3.3.3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第五章 互联网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挑战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4.1.1 西方国家掌控着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4.1.2 西方国家垄断网络信息的发布与传播
4.1.3 西方国家干涉我国的网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所面临的发展性挑战
4.2.1 社会思潮多样化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4.2.2 网络信息泛滥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4.2.3 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适应性不强
第三节 网络舆论推手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力
4.3.1 网络推手的发展状态和运行机制
4.3.2 网络推手通过舆论传播低俗文化,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4.3.3 网络推手助推社会谣言,干扰社会主流声音的传播
第六章 互联网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追求
5.1.1 意识形态建设与公民教育良性互动
5.1.2 意识形态建设与道德建设齐头并进
5.1.3 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5.2.1 加强政府治理与促进社会自律相结合
5.2.2 坚持法律治理与道德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5.2.3 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与教育思路创新相结合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选择
5.3.1 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5.3.2 意识形态建设要着眼于加强思想认同
5.3.3 意识形态工作要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第七章 利用互联网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
第一节 理论研究与现实运用并重建设网络理论阵地
6.1.1 在推进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与创新中保持理论的先进性
6.1.2 在马克思理论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中提升理论的说服力
6.1.3 在加快网络阵地建设中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第二节 构建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元化思潮并存的现代建设理念
6.2.1 坚持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一元化主导地位建设
6.2.2 理性对待多元化社会思潮
6.2.3 科学制定意识形态工作目标
第三节 提高传播能力与拓展传播途径并举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能力
6.3.1 提高传统媒体的舆情引导能力
6.3.2 积极探索突发事件的媒介应对策略
6.3.3 注重利用网络媒介宣传宣传先进文化与思想
第四节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网络法规建设同步保障意识形态安全
6.4.1 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性教育与研究
6.4.2 加快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第八章 结语 展望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957681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状况的研究现状
(二)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三)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关联性及其趋势
第一节 互联网条件下现代人生存的社会境遇
1.1.1 虚拟空间与虚拟生存的出现
1.1.2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
1.1.3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互联网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拓展
1.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网民的政治思想
1.2.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网络经济的发展
1.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与整合网络社会的文化思潮
第三节 互联网的出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
1.3.1 网络社会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统价值生态
1.3.2 网络社会颠覆了意识形态的传统政治生态
1.3.3 网络文化重构了意识形态的文化环境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第一节 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考察
2.1.1 网络意识形态的含义
2.1.2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技术途径
2.2.1 网络意识形态的私下传播途径:即时通信工具与电子邮件
2.2.2 网络意识形态的公开传播途径:论坛、新闻跟帖、博客与微博
2.2.3 传统意识形态传播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
第三节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对象的构成要素
2.3.1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对象:网民的社会结构与特征
2.3.2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向:网络社会思潮
2.3.3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表现形式:网络政治行为
第四章 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
第一节 互联网搭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平台
3.1.1 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平台
3.1.2 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宣传与教育平台
3.1.3 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监督与反馈平台
第二节 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途径
3.2.1 网络传播工具拉近了受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距离
3.2.2 网络传播机制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社会舆论
3.2.3 网络化传播进程有利于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全球化发展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创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式与方法
3.3.1 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与网络化意识形态教育的区别
3.3.2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实现方式
3.3.3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第五章 互联网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挑战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4.1.1 西方国家掌控着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4.1.2 西方国家垄断网络信息的发布与传播
4.1.3 西方国家干涉我国的网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所面临的发展性挑战
4.2.1 社会思潮多样化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4.2.2 网络信息泛滥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4.2.3 互联网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适应性不强
第三节 网络舆论推手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力
4.3.1 网络推手的发展状态和运行机制
4.3.2 网络推手通过舆论传播低俗文化,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4.3.3 网络推手助推社会谣言,干扰社会主流声音的传播
第六章 互联网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追求
5.1.1 意识形态建设与公民教育良性互动
5.1.2 意识形态建设与道德建设齐头并进
5.1.3 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5.2.1 加强政府治理与促进社会自律相结合
5.2.2 坚持法律治理与道德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5.2.3 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与教育思路创新相结合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选择
5.3.1 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5.3.2 意识形态建设要着眼于加强思想认同
5.3.3 意识形态工作要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第七章 利用互联网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
第一节 理论研究与现实运用并重建设网络理论阵地
6.1.1 在推进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与创新中保持理论的先进性
6.1.2 在马克思理论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中提升理论的说服力
6.1.3 在加快网络阵地建设中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第二节 构建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元化思潮并存的现代建设理念
6.2.1 坚持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一元化主导地位建设
6.2.2 理性对待多元化社会思潮
6.2.3 科学制定意识形态工作目标
第三节 提高传播能力与拓展传播途径并举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能力
6.3.1 提高传统媒体的舆情引导能力
6.3.2 积极探索突发事件的媒介应对策略
6.3.3 注重利用网络媒介宣传宣传先进文化与思想
第四节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网络法规建设同步保障意识形态安全
6.4.1 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性教育与研究
6.4.2 加快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第八章 结语 展望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957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5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