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强政府”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1-08 21:5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尽管在经济领域有了不小进展,但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其它领域的转型却刚处于起步阶段,并对社会整体转型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因此,社会转型在目前状态下,不能任其自然发展,必须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体制以及构建一个“强政府”来对社会转型的顺利开展进行必要的引导,以使其在符合规律的前提下更为协调和有序地进行。所谓“强政府”,并不是强权的全能政府,而是能高效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顺利转型而自身权利又能被有效制约的“高效专能政府”。当前中国全方位的建设、体制的转轨、后发展国家的赶超战略、国际竞争的影响都急需要中国构建一个“强政府”。当然,构建“强政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存在着社会发展阶段性选择、人民对“强政府”的期盼、政府自身转型意愿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西方对立思潮的外部冲击和中国内部的行政缺失等不利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这两方面的问题,积极强化有利条件,努力消除不利因素,采取有效举措逐步地推进“强政府”的构建。首先,树立正确的“强政府”理念;其次,从效能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政府行为监督等方面提高政府的自身建设;再次,“强政府”的构建路...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社会转型与“强政府”
1.1 社会转型
1.1.1 社会转型的含义
1.1.2 社会转型的内涵与特点
1.2 “强政府”理论
1.2.1 “强政府”理论内涵
1.2.2 “强政府”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2 社会转型时期构建“强政府”的必要性
2.1 社会全方位发展需要“强政府”的推进
2.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1.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
2.1.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
2.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2 社会体制转轨需要“强政府”的主导
2.2.1 渐进式的双轨制转轨
2.2.2 体制转轨的特殊性
2.3 国际竞争与赶超战略需要“强政府”的支撑
2.3.1 全球化的国际竞争环境
2.3.2 后发展国家的赶超战略
2.3.3 东亚“强政府”示范效应
3 构建“强政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1 构建“强政府”的有利条件
3.1.1 社会发展的阶段性
3.1.2 人民的依赖和肯定
3.1.3 政府自身转型意愿
3.2 构建“强政府”的不利因素
3.2.1 西方文化思潮冲击
3.2.2 普遍的政府低效率
3.2.3 突出的政府自利性
3.2.4 严重的高腐败现象
4 构建“强政府”的路径设计
4.1 树立正确理念
4.1.1 明确统一“强政府”理念
4.1.2 凝聚人民的认同及信任
4.2 加强政府建设
4.2.1 开展政府自身效能建设
4.2.2 培养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4.2.3 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4.2.4 强化政府行为强度监督
4.3 突出中国特色
4.3.1 对内保持统一性和灵活性
4.3.2 对外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温州模式”与包头“强政府”模式的比较研究[J]. 张捷. 经济研究导刊. 2010(22)
[2]社会基础与路径选择:基于社会转型的政府职能变迁研究[J]. 谭贤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3]谈金融危机下中国模式“强政府”的政治优势[J]. 孙忠良. 衡水学院学报. 2010(02)
[4]由“大政府”到“强政府”——浅析科层制政府改革[J]. 王立凤.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5]新中国60年“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演变[J]. 武力. 教学与研究. 2009(10)
[6]市场化改革:“强政府”还是“弱政府”?[J]. 杜安国,朱军. 经济研究参考. 2009(28)
[7]美国年轻中国问题学者的“中国崛起观”[J]. 张志新. 国际资料信息. 2008(09)
[8]“强政府”模式与我国强政府模式构建[J]. 韩兆柱,黄钦.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9]强政府还是强社会?[J]. 燕继荣. 人民论坛. 2007(Z1)
[10]“强政府”之辩[J]. 吴明华. 决策. 2007(1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社会转型理论[D]. 雷龙乾.北京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D]. 胡丽伟.浙江大学 2007
[2]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及其体系建构[D]. 张郁.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65374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社会转型与“强政府”
1.1 社会转型
1.1.1 社会转型的含义
1.1.2 社会转型的内涵与特点
1.2 “强政府”理论
1.2.1 “强政府”理论内涵
1.2.2 “强政府”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2 社会转型时期构建“强政府”的必要性
2.1 社会全方位发展需要“强政府”的推进
2.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1.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
2.1.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
2.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2 社会体制转轨需要“强政府”的主导
2.2.1 渐进式的双轨制转轨
2.2.2 体制转轨的特殊性
2.3 国际竞争与赶超战略需要“强政府”的支撑
2.3.1 全球化的国际竞争环境
2.3.2 后发展国家的赶超战略
2.3.3 东亚“强政府”示范效应
3 构建“强政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1 构建“强政府”的有利条件
3.1.1 社会发展的阶段性
3.1.2 人民的依赖和肯定
3.1.3 政府自身转型意愿
3.2 构建“强政府”的不利因素
3.2.1 西方文化思潮冲击
3.2.2 普遍的政府低效率
3.2.3 突出的政府自利性
3.2.4 严重的高腐败现象
4 构建“强政府”的路径设计
4.1 树立正确理念
4.1.1 明确统一“强政府”理念
4.1.2 凝聚人民的认同及信任
4.2 加强政府建设
4.2.1 开展政府自身效能建设
4.2.2 培养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4.2.3 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
4.2.4 强化政府行为强度监督
4.3 突出中国特色
4.3.1 对内保持统一性和灵活性
4.3.2 对外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温州模式”与包头“强政府”模式的比较研究[J]. 张捷. 经济研究导刊. 2010(22)
[2]社会基础与路径选择:基于社会转型的政府职能变迁研究[J]. 谭贤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3]谈金融危机下中国模式“强政府”的政治优势[J]. 孙忠良. 衡水学院学报. 2010(02)
[4]由“大政府”到“强政府”——浅析科层制政府改革[J]. 王立凤.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5]新中国60年“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演变[J]. 武力. 教学与研究. 2009(10)
[6]市场化改革:“强政府”还是“弱政府”?[J]. 杜安国,朱军. 经济研究参考. 2009(28)
[7]美国年轻中国问题学者的“中国崛起观”[J]. 张志新. 国际资料信息. 2008(09)
[8]“强政府”模式与我国强政府模式构建[J]. 韩兆柱,黄钦.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9]强政府还是强社会?[J]. 燕继荣. 人民论坛. 2007(Z1)
[10]“强政府”之辩[J]. 吴明华. 决策. 2007(1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社会转型理论[D]. 雷龙乾.北京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D]. 胡丽伟.浙江大学 2007
[2]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及其体系建构[D]. 张郁.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65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6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