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视域下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1949-1956)
发布时间:2021-01-09 16:55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知识分子政策作为党执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制定落实的完善到位与否,是直接影响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认同程度的重要因素。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不仅能有效增强知识分子对国家的情感依赖,提升他们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的发展也会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建国初期,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都亟需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如何有效构建、培育知识分子的国家认同,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便成为党在制定知识分子政策时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在认识分析知识分子性质、特点的基础上,党通过制定、调整、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对旧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对新知识分子的培养任务计划、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使知识分子充分感受到建国前后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政治思想上的巨大变化,这些积极的变化使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从意识和情感上愈发倾向于新生人民政权,维护新生政权的合法性,从而有效建立起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知识分子与国家认同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知识分子理论阐释
一、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二、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
第二节 国家认同理论概述
一、国家认同的概念界定
二、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第一节 旧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
一、“包下来”政策
二、思想改造运动
三、思想批判运动
第二节 新知识分子的培养
一、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二、党员知识分子的培养
三、科技专家的培养
第三节 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总方针的确立
第四章 党的政策对于知识分子国家认同的培育意蕴
第一节 国民身份的塑造
一、阶级属性的划分
二、社会地位的提高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构建
一、政治学习的推进
二、社会实践的强化
第三节 文化认同的培育
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视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建立
第五章 国家认同视域下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政策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知识分子观
一、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二、树立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
第二节 为知识分子创造更多的人文关怀
一、重视知识分子的基本需要
二、尊重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发展
第三节 积极做好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强化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二、不断创新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综述[J]. 陈茂荣.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2]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国家认同[J]. 刘社欣,王仕民. 学术研究. 2015(02)
[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及其评价[J]. 王美玉. 科学社会主义. 2014(02)
[4]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国家认同问题[J]. 李崇富.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9)
[5]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 林尚立.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8)
[6]大学生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基于北京高校的实证研究[J]. 刘涵慧.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01)
[7]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主流文化的路径[J]. 王桂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6)
[8]变化中的国家认同——对中国国家观念史的研究述评[J]. 姚大力. 原道. 2010(00)
[9]“双百”方针:文化民主的中国式书写[J]. 张云龙.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2(01)
[10]建国初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积极转变——以1949—1956年的知识分子为对象[J]. 李沛,文红玉. 理论导刊. 2011(09)
博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1949-1956)[D]. 郑璐.西北大学 2012
[2]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 郭艳.中共中央党校 2005
硕士论文
[1]毛泽东文化建设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孙晶.山东大学 2014
[2]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论析(1949-1956)[D]. 董长鑫.辽宁大学 2013
[3]论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演变及经验启示[D]. 郭军.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评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D]. 段彩屏.湘潭大学 2005
[5]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D]. 杨乔萍.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67047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知识分子与国家认同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知识分子理论阐释
一、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二、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
第二节 国家认同理论概述
一、国家认同的概念界定
二、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第一节 旧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
一、“包下来”政策
二、思想改造运动
三、思想批判运动
第二节 新知识分子的培养
一、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二、党员知识分子的培养
三、科技专家的培养
第三节 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总方针的确立
第四章 党的政策对于知识分子国家认同的培育意蕴
第一节 国民身份的塑造
一、阶级属性的划分
二、社会地位的提高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构建
一、政治学习的推进
二、社会实践的强化
第三节 文化认同的培育
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视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建立
第五章 国家认同视域下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政策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知识分子观
一、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
二、树立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
第二节 为知识分子创造更多的人文关怀
一、重视知识分子的基本需要
二、尊重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发展
第三节 积极做好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强化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二、不断创新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综述[J]. 陈茂荣.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2]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国家认同[J]. 刘社欣,王仕民. 学术研究. 2015(02)
[3]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及其评价[J]. 王美玉. 科学社会主义. 2014(02)
[4]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国家认同问题[J]. 李崇富.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9)
[5]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 林尚立.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8)
[6]大学生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基于北京高校的实证研究[J]. 刘涵慧.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3(01)
[7]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主流文化的路径[J]. 王桂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06)
[8]变化中的国家认同——对中国国家观念史的研究述评[J]. 姚大力. 原道. 2010(00)
[9]“双百”方针:文化民主的中国式书写[J]. 张云龙.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2(01)
[10]建国初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积极转变——以1949—1956年的知识分子为对象[J]. 李沛,文红玉. 理论导刊. 2011(09)
博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1949-1956)[D]. 郑璐.西北大学 2012
[2]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 郭艳.中共中央党校 2005
硕士论文
[1]毛泽东文化建设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孙晶.山东大学 2014
[2]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论析(1949-1956)[D]. 董长鑫.辽宁大学 2013
[3]论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演变及经验启示[D]. 郭军.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评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D]. 段彩屏.湘潭大学 2005
[5]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D]. 杨乔萍.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67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6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