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观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1-02-02 21:43
大学生的政治观如何,不仅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对祖国未来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学生们的政治观的树立,关系着国家未来的道路选择和前途命运。大学生的政治观正确与否,影响着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的认识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也影响着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看待、评价国内外的政治事件和政治问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观带来了更广阔的平台,给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多的渠道,让大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接受政治观的教育,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观,这是新媒体为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观带来的有利方面。但是新媒体作为一种信息承载和传播的工具,其强大的信息承载量和传播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大量未经过滤的信息直接呈献给大学生,对于政治观念处于建设过程中,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对他们的观念形成冲击的,当观念遭到冲击,他们的认知也可能会产生偏差。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该如何趋利避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是当前各方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这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本文第一部分对新媒体与政治观的相关概念作了梳理,分析...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报告》中说到中国网民上网时间周时长为27.7小时,平均每日将近4个
图 3.2在问及使用网络或者手机的主要目的时,76.4%的同学选择娱乐交友;51.3同学选择公共事务通知和讨论;59.0%的同学关注时政新闻;59.0%的同学选拓展知识面;68.2%的同学选择了打发闲余时间,12.8%的同学选择了其他(.3),这表明同学们在利用网络或者手机等新媒体的时候多用于学习、娱乐
12.8%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图3.3),这表明同学们在利用网络或者手机等新媒体的时候多用于学习、娱乐和关注时事,可以看出新媒体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观视野里的文化自信[J]. 公方彬. 领导科学. 2017(28)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J]. 谭霞. 经济师. 2017(09)
[3]政治仪式:高校大学生政治观培育的有效载体[J]. 苏婷婷,蚁晓霞. 学理论. 2017(08)
[4]政治道德对于国家治理的价值——基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思考[J]. 林恒希. 莆田学院学报. 2016(06)
[5]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途径研究[J]. 王以晨,王晓放. 赤子(上中旬). 2015(24)
[6]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研究[J]. 王力尘,翟晨.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理论综述[J]. 张大方,佘国华. 文化学刊. 2012(05)
[8]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J]. 郑志龙,余丽. 政治学研究. 2012(04)
[9]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 袁汪洋. 求实. 2012(06)
[10]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紧迫性刍议[J]. 朱美燕. 当代青年研究. 2011(10)
博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D]. 肖永梅.电子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政治情感培养研究[D]. 何跃丽.河南大学 2016
[2]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探究[D]. 吴乡夫.贵州师范大学 2016
[3]“90后”大学生政治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马金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加强新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研究[D]. 赵华.新疆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15414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报告》中说到中国网民上网时间周时长为27.7小时,平均每日将近4个
图 3.2在问及使用网络或者手机的主要目的时,76.4%的同学选择娱乐交友;51.3同学选择公共事务通知和讨论;59.0%的同学关注时政新闻;59.0%的同学选拓展知识面;68.2%的同学选择了打发闲余时间,12.8%的同学选择了其他(.3),这表明同学们在利用网络或者手机等新媒体的时候多用于学习、娱乐
12.8%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图3.3),这表明同学们在利用网络或者手机等新媒体的时候多用于学习、娱乐和关注时事,可以看出新媒体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观视野里的文化自信[J]. 公方彬. 领导科学. 2017(28)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J]. 谭霞. 经济师. 2017(09)
[3]政治仪式:高校大学生政治观培育的有效载体[J]. 苏婷婷,蚁晓霞. 学理论. 2017(08)
[4]政治道德对于国家治理的价值——基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思考[J]. 林恒希. 莆田学院学报. 2016(06)
[5]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途径研究[J]. 王以晨,王晓放. 赤子(上中旬). 2015(24)
[6]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研究[J]. 王力尘,翟晨.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理论综述[J]. 张大方,佘国华. 文化学刊. 2012(05)
[8]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J]. 郑志龙,余丽. 政治学研究. 2012(04)
[9]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 袁汪洋. 求实. 2012(06)
[10]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紧迫性刍议[J]. 朱美燕. 当代青年研究. 2011(10)
博士论文
[1]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D]. 肖永梅.电子科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政治情感培养研究[D]. 何跃丽.河南大学 2016
[2]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探究[D]. 吴乡夫.贵州师范大学 2016
[3]“90后”大学生政治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马金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加强新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研究[D]. 赵华.新疆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15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15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