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桐城县历史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4 08:38
清代是桐城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全盛期,在漫长的县域历史画卷上留下灿烂耀眼的华章。特别在文化上,桐城文化厚积薄发,名贤辈出,涌现出四海闻名的文学流派——桐城派。桐城派不仅引领清代文坛长达三百余年,而且对清代文化及以后的文化转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上,桐城一方面是江淮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且畅销四方;另一方面,桐城是清代皖江漕运航线上重要的中转站,起着保障漕运通畅,确保清政府物资正常运转,维护清王朝财政、经济稳定的作用。政治和军事战略上,桐城是江淮地区重镇安庆的北门户,地处吴头楚尾之处,南北纵贯江淮,旧称“七省通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桐城地区屡次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战火不断,在清代更是表现得尤为明显。早先有明末农民战争的滚滚硝烟,继之清廷一统天下的刀光剑影,后又有咸同兵燹的惨烈战火。总的说来,清代桐城县的历史是一部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战争史。本文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探究清代桐城县历史变迁,以求理清其历史演变的轨迹与脉络,发掘其时空变化的本质根源。对此,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桐城县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历史形势、社会人文...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四 论文创新点及特色
第一章 桐城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
第一节 桐城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 自然环境
二 山川分布
第二节 桐城的人文地理环境
一 经济稳定发展
二 便利的交通区位
三 文化繁荣
第三节 历史时期桐城建置沿革
一 政区沿革
二 内部行政区划变更
第二章 清代桐城县城乡空间格局的分布差异与变迁
第一节 清代桐城县城乡的时空分布与变迁
一 康熙时期的桐城县内部政区变动
二 乾隆年间的桐城县内部政区变动
三 道光时期桐城县内部政区的再度变更
第二节 清代桐城县城池的筑修
一 康熙年间桐城县城池的修葺
二 乾隆和道光年间的桐城县城池的整修
三 清代末期桐城县城池的修筑
第三节 清代桐城县城池空间布局特征及变化
一 清代初期桐城县城内部空间格局的变化
二 清代中期桐城县城内部空间格局的变化
三 清代末期桐城县城内部空间布局演变及特征
第三章 清代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的区域发展及其地域差异
第一节 清代初期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的地域差异化发展
第二节 清代中期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地域差异
一 清代中期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分布的地域差异
二 清代中期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 清代末期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发展的地域差异
一 传统学术文化和教育的衰落
二 清代末期桐城县新式文化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氏诗论与桐城诗学的发展[J]. 蒋寅.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2]清初政治文化生态与桐城派文风转型[J]. 洪桐怀. 中国文化研究. 2013(01)
[3]清初文化变革与桐城派[J]. 陈国安. 南京社会科学. 2012(12)
[4]略论清代桐城县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J]. 黄春燕,方旭玲. 宿州学院学报. 2011(10)
[5]清代前中期县级城市的重建[J]. 何一民,马天卓. 史林. 2011(02)
[6]桐城派与清初文学归雅思潮[J]. 洪桐怀. 中国文化研究. 2010(02)
[7]清代桐城进士数量考[J]. 方旭玲.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8]传统学派的发展与区域文化因素——以桐城派为研究个案[J]. 曾光光. 贵州社会科学. 2007(02)
[9]试论曾国藩对桐城派之传承与对接[J]. 张静.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10]桐城派的传承与传统教育[J]. 曾光光. 清史研究. 2005(03)
硕士论文
[1]清代桐城科举家族姚氏研究[D]. 吴婷.辽宁大学 2013
[2]清代科举家族桐城方氏研究[D]. 丁超睿.辽宁大学 2012
[3]清末民初桐城社会变迁初探[D]. 孙慧芳.安徽大学 2011
[4]明清安庆府的民俗研究[D]. 汪志娟.安徽师范大学 2007
[5]安徽历史人才地理分布研究[D]. 姚娟.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18046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四 论文创新点及特色
第一章 桐城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
第一节 桐城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 自然环境
二 山川分布
第二节 桐城的人文地理环境
一 经济稳定发展
二 便利的交通区位
三 文化繁荣
第三节 历史时期桐城建置沿革
一 政区沿革
二 内部行政区划变更
第二章 清代桐城县城乡空间格局的分布差异与变迁
第一节 清代桐城县城乡的时空分布与变迁
一 康熙时期的桐城县内部政区变动
二 乾隆年间的桐城县内部政区变动
三 道光时期桐城县内部政区的再度变更
第二节 清代桐城县城池的筑修
一 康熙年间桐城县城池的修葺
二 乾隆和道光年间的桐城县城池的整修
三 清代末期桐城县城池的修筑
第三节 清代桐城县城池空间布局特征及变化
一 清代初期桐城县城内部空间格局的变化
二 清代中期桐城县城内部空间格局的变化
三 清代末期桐城县城内部空间布局演变及特征
第三章 清代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的区域发展及其地域差异
第一节 清代初期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的地域差异化发展
第二节 清代中期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地域差异
一 清代中期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分布的地域差异
二 清代中期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地域差异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 清代末期桐城县学术文化教育发展的地域差异
一 传统学术文化和教育的衰落
二 清代末期桐城县新式文化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氏诗论与桐城诗学的发展[J]. 蒋寅.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2]清初政治文化生态与桐城派文风转型[J]. 洪桐怀. 中国文化研究. 2013(01)
[3]清初文化变革与桐城派[J]. 陈国安. 南京社会科学. 2012(12)
[4]略论清代桐城县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J]. 黄春燕,方旭玲. 宿州学院学报. 2011(10)
[5]清代前中期县级城市的重建[J]. 何一民,马天卓. 史林. 2011(02)
[6]桐城派与清初文学归雅思潮[J]. 洪桐怀. 中国文化研究. 2010(02)
[7]清代桐城进士数量考[J]. 方旭玲.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8]传统学派的发展与区域文化因素——以桐城派为研究个案[J]. 曾光光. 贵州社会科学. 2007(02)
[9]试论曾国藩对桐城派之传承与对接[J]. 张静.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10]桐城派的传承与传统教育[J]. 曾光光. 清史研究. 2005(03)
硕士论文
[1]清代桐城科举家族姚氏研究[D]. 吴婷.辽宁大学 2013
[2]清代科举家族桐城方氏研究[D]. 丁超睿.辽宁大学 2012
[3]清末民初桐城社会变迁初探[D]. 孙慧芳.安徽大学 2011
[4]明清安庆府的民俗研究[D]. 汪志娟.安徽师范大学 2007
[5]安徽历史人才地理分布研究[D]. 姚娟.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18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1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