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探索民主国家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7 02:4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并结合史实,以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视角为切入点,从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入手,论证孙中山从构建民主国家到构建民族国家的转变,并结合西方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发展历程,以民族国家-民主国家的民主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民族国家的建立作为后现代化国家走向民主国家的根本路径。本文在结合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民族国家概念的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演变的视角来看待民族国家的发展,得出早期民族国家的形成特征为经济上具有联结性,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和文化上具有同质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的解放,西方国家逐步由君主政体转向民主政体,后期民族国家政治发展逐步从代议制的确立到选举制度的具体化再到最终公众权益的落实,实际已经具有了民主国家的特征。即从民族国家到民主国家演进脉络。以此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接下来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实质和内涵,得出其所要构建的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以五权分立为基础的联邦共和制的民主国家。并从其政治实践的失败,以及后期国族理念、以党治国的政治思想的转变以及妥协的政治态度来论证其从民主国家到民族国家的国家发展道路的转变。最后从孙中山的道路转变和西方的国家发展经验得出...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1、民族国家概念
2、关于孙中山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
二、民族国家发展特征与逻辑关系
(一)早期民族国家的形成特征
1、经济上的联结性
2、结构上的统一
3、文化的同质性
(二)民族国家政制演进的内在逻辑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思想解放运动兴起
3、由君主政体向民主政体发展
(三)民族国家政治发展与政体演变
1、国家政体的演变
2、选举制度的具体化
3、公众权益的落实
三、孙中山的政制选择与建构民主国家实践
(一)三民主义的内涵和实质
1、民族主义:以维护和平统一为目的的五族共和
2、民权主义:人人平等的政治浪漫主义
3、民生主义:以均富为目的的国家资本主义
(二)孙中山理想的民主国家特征
1、宪法至上
2、联邦共和制
3、五权分立
(三)孙中山的政治实践
1、从总统制到责任内阁制的转变
2、二次革命的失败反思
3、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失败
四 孙中山由建构民主国家到建构民族国家的转变
(一)孙中山民族思想的转变
1、从五族共和到国族理念
2、从大汉族主义到各民族平等
(二)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
1、形成背景:二次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2、形成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3、“以党治国”实质:以政党整合地方、整合民族、抵抗帝国主义
(三)孙中山政治态度的转变—从维护《约法》的不妥协到政治妥协..
1、孙中山政治态度转变的背景:民主共和制的政治理想破灭
2、孙中山政治态度转变的原因:孙中山的训政思想
3、孙中山政治态度转变的意义:由建立民主国家到民族国家的转变
五、孙中山探索民主国家的启示
(一)近代中国缺乏民主的基础—民主的发展需要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1、民主的产生和维系需要经济基础
2、民主的发展需要政治共同体和民主文化作支撑
(二)强大政党是后现代化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主要推动力
1、强大政党为国家的统一和独立扫清障碍
2、强大政党为民主的早期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3、强大政党是现代工业化起步的保障
(三)从统一的民族国家走向民主国家是后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路径
1、统一的民族国家建构是后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
2、统一的民族国家为后现代化国家实现民主提供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3、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后现代化国家走向民主国家的平稳过渡形式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021510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1、民族国家概念
2、关于孙中山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
二、民族国家发展特征与逻辑关系
(一)早期民族国家的形成特征
1、经济上的联结性
2、结构上的统一
3、文化的同质性
(二)民族国家政制演进的内在逻辑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思想解放运动兴起
3、由君主政体向民主政体发展
(三)民族国家政治发展与政体演变
1、国家政体的演变
2、选举制度的具体化
3、公众权益的落实
三、孙中山的政制选择与建构民主国家实践
(一)三民主义的内涵和实质
1、民族主义:以维护和平统一为目的的五族共和
2、民权主义:人人平等的政治浪漫主义
3、民生主义:以均富为目的的国家资本主义
(二)孙中山理想的民主国家特征
1、宪法至上
2、联邦共和制
3、五权分立
(三)孙中山的政治实践
1、从总统制到责任内阁制的转变
2、二次革命的失败反思
3、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失败
四 孙中山由建构民主国家到建构民族国家的转变
(一)孙中山民族思想的转变
1、从五族共和到国族理念
2、从大汉族主义到各民族平等
(二)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
1、形成背景:二次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2、形成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3、“以党治国”实质:以政党整合地方、整合民族、抵抗帝国主义
(三)孙中山政治态度的转变—从维护《约法》的不妥协到政治妥协..
1、孙中山政治态度转变的背景:民主共和制的政治理想破灭
2、孙中山政治态度转变的原因:孙中山的训政思想
3、孙中山政治态度转变的意义:由建立民主国家到民族国家的转变
五、孙中山探索民主国家的启示
(一)近代中国缺乏民主的基础—民主的发展需要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1、民主的产生和维系需要经济基础
2、民主的发展需要政治共同体和民主文化作支撑
(二)强大政党是后现代化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主要推动力
1、强大政党为国家的统一和独立扫清障碍
2、强大政党为民主的早期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3、强大政党是现代工业化起步的保障
(三)从统一的民族国家走向民主国家是后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路径
1、统一的民族国家建构是后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
2、统一的民族国家为后现代化国家实现民主提供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3、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后现代化国家走向民主国家的平稳过渡形式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021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2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