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东巴文化村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01:04
边疆地区的民族村社治理是乡村治理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点、难点和重点,把治理研究聚焦于边疆民族村社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村社治理需要充分挖掘民族村社治理资源,实现治理有效,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在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迈出关键性的一步。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出发,基于对曙明东巴文化村的实地调研,综合运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文献分析和案例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在相关乡村治理理论和多元主体治理理论的指导下,以如何有效挖掘民族村社治理资源为核心,探讨曙明东巴文化村的非典型性治理,分析曙明东巴文化村这个特殊“政治场域”中的多元治理主体构成及参与民族村社治理过程、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与平衡关系,并通过对民族村社治理困境的分析,探索其现实解决路径,最后突出民族村社治理的独特价值和示范性效应。本文是对我国边疆地区特定民族村社治理的理论研究,引入民族学概念“共生”一词到民族村社治理当中,从政治学角度分析民族村社多元治理主体“共生”状态的内在逻辑和实际运行机理,并提出和探讨了构建民族村社多元主体“共生型治理”模式新范式的可行性和路径...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 理论依据
2. 学术史回顾与梳理
3. 核心概念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 研究方法
2. 创新点
一、曙明东巴文化村概况及典型性分析
(一) 曙明东巴文化村的生成
(二) 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形式
(三) 民族文化传承与宗教信仰状况
(四) 曙明东巴文化村的特殊性
1. 特殊地域特征
2. 东巴教的特殊地位
3. 浓郁的民族性
4. 村民自治传统
二、东巴文化村的非典型性治理
(一) 多元治理主体及参与治理过程
1. 体制内法理型政治权力治理主体
2. 体制外传统型权威治理主体
(二) 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与平衡
1. 治理中的合作与互补
2. 治理中的冲突与博弈
(三) 民族性的价值凸显
(四) 特殊政治场域造就的松散治理结构
三、东巴文化村治理困境分析
(一) 传统治理资源的弱化
(二) 发展基础薄弱
(三) 宗族性与宗教性交织
(四) 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
四、东巴文化村治理的现实路径探索
(一) 激活传统治理资源内生动力
(二) 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共同发展
(三) 重塑和全面提升民族村社治理能力
1. 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能力建设
3. 提升村民政治社会化水平
4. 创新民族村社管理部门职责
5. 健全民族村社治理保障性措施
(四) 多元治理主体共生型治理模式建构
1. 价值观层面上的共生
2. 制度层面上的共生
3. 交往互动层面上的共生
结论
(一) 加强民族村社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 民族村社治理凸显独特价值
(三) 曙明东巴文化村治理的示范性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55074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 理论依据
2. 学术史回顾与梳理
3. 核心概念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 研究方法
2. 创新点
一、曙明东巴文化村概况及典型性分析
(一) 曙明东巴文化村的生成
(二) 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形式
(三) 民族文化传承与宗教信仰状况
(四) 曙明东巴文化村的特殊性
1. 特殊地域特征
2. 东巴教的特殊地位
3. 浓郁的民族性
4. 村民自治传统
二、东巴文化村的非典型性治理
(一) 多元治理主体及参与治理过程
1. 体制内法理型政治权力治理主体
2. 体制外传统型权威治理主体
(二) 多元治理主体的互动与平衡
1. 治理中的合作与互补
2. 治理中的冲突与博弈
(三) 民族性的价值凸显
(四) 特殊政治场域造就的松散治理结构
三、东巴文化村治理困境分析
(一) 传统治理资源的弱化
(二) 发展基础薄弱
(三) 宗族性与宗教性交织
(四) 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
四、东巴文化村治理的现实路径探索
(一) 激活传统治理资源内生动力
(二) 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共同发展
(三) 重塑和全面提升民族村社治理能力
1. 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能力建设
3. 提升村民政治社会化水平
4. 创新民族村社管理部门职责
5. 健全民族村社治理保障性措施
(四) 多元治理主体共生型治理模式建构
1. 价值观层面上的共生
2. 制度层面上的共生
3. 交往互动层面上的共生
结论
(一) 加强民族村社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 民族村社治理凸显独特价值
(三) 曙明东巴文化村治理的示范性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55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5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