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黔东南从江县洛香镇郎寨侗族习惯法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20:26

  本文关键词:黔东南从江县洛香镇郎寨侗族习惯法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贵州省的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很多的侗族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长河逐渐消散。而作为笔者调查点的郎寨位于贵州省侗族聚居区黔东南都柳江流域,属于从江县洛香镇管辖范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侗族传统文化得以较好的保留。当地有根据习惯法处罚的案例,给笔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笔者以郎寨为调查点研究侗族的习惯法处罚制度,村民自治和侗族婚姻习惯法的内容。本文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调查点的情况介绍、调查经过、研究方法。笔者搜集大量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充分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侗族的研究,知道了学者们对其研究的程度,对侗族习惯法有了一个较为立体的认识。通过一些文献资料和地图分析了解了调查点的概况,从而为实地调研提供了必要性准备。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体会到了调研过程的艰辛,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笔者采用了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手段来研究侗族习惯法完成论文。第二部分是郎寨婚姻习惯法。包括恋爱、结婚、婚姻中断等婚姻习惯法内容并且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把侗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进行了区分。通过介绍侗族青年男女恋爱的方式来确定其婚姻方式,结婚包括订婚、结婚,有其特殊的要求,人们要按照这些传统习惯法进行。婚姻的中断包括离婚和配偶一方死亡。离婚在侗族地区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最后把侗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区别进行了阐述并对这种差异在今后的发展中进行了调适。第三部分是村民自治与习惯法。包括了村规民约,村寨组织鼓楼、寨老和罗汉制度,村民自治制度。自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后,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广泛的推广开来。阐述了村民自治与习惯法的关系,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现状,国家法与习惯法相互调适二元并存,共同促进侗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第四部分是郎寨侗族习惯法的处罚制度。包括对于盗窃行为的处罚、对于练功行为的处罚。侗族习惯法的处罚制度包括社会治安、偷盗、强奸妇女、赌博、杀人、放火、婚姻等方面,笔者只是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的盗窃行为和破坏村寨名誉的行为的处罚来阐述。第五部分是对于郎寨侗族习惯法的几点分析。通过对黔东南从江县洛香镇郎寨侗族习惯法的研究,在充分认识了研究习惯法的相关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即田野调查法,同时了解了文化相对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的相关内容,并且通过对法理学的研究懂得习惯法的意义和作用,结合几个方面来理解郎寨侗族习惯法并且分析它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侗族 习惯法 田野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7
  • 一、文献综述11-12
  • (一)国内研究现状11-12
  • (二)国外研究现状12
  • 二、调查点情况介绍12-14
  • 三、调查经过14-15
  • 四、研究方法15-17
  • (一)田野调查法15-16
  • (二)文献研究方法16
  • (三)比较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郎寨侗族婚姻习惯法17-23
  • 一、恋爱17-18
  • 二、结婚制度18-19
  • (一)订婚18
  • (二)结婚18-19
  • 三、婚姻中断19
  • 四、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区别19-21
  • (一)与婚姻自由原则的区别20
  • (二)结婚的形式要件方面而存在的区别20
  • (三)解除婚姻关系的区别20-21
  • 五、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婚姻法差异的调适21-23
  • 第二章 郎寨村民自治与习惯法23-33
  • 一、村规民约23-26
  • 二、村寨组织26-30
  • (一)鼓楼26-28
  • (二)寨老制度28-30
  • (三)罗汉制度30
  • 三、村民自治30-33
  • 第三章 郎寨侗族习惯法处罚制度33-40
  • 一、对于盗窃行为的处罚35-37
  • 二、对于破坏村寨名誉行为的处罚37-40
  • 第四章 关于郎寨侗族习惯法的几点思考40-47
  • 一、文化相对主义视角下的郎寨侗族习惯法40-42
  • 二、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郎寨侗族习惯法42-43
  • 三、法理学视角下的郎寨侗族习惯法43-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景军;悠悠侗寨 浓浓乡情——皇都侗族文化村见闻[J];民族论坛;2003年10期

2 姜大谦;吴家琴;;侗族“记间”的特质内涵及文化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3期

3 黄梅;;近年来侗族侗款制度研究综述[J];传承;2013年09期

4 罗康隆;论侗族的族源与文化渊源的关系[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Z2期

5 垒珊;侗族哲学思想[J];民族论坛;1995年03期

6 陈千慧;;基于侗族“萨”崇拜的民间信仰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杨顺清;侗族传统环保习俗与生态意识浅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廖开顺;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近似性[J];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刘宗碧;经济改革的社会转型对侗族文化的重构性影响——以黔东南地区侗族为例[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10 罗康隆;;乡民社会中的风险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侗族社会传统生计方式与生存保障的文化解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昌铎;;侗族学者老有所为的新贡献[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杨少勇;吴伟;;通道侗族芦笙的保护现状[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张勤;;从“走姑娘”民俗考察侗族传统文化特质及其变迁——以黎平黄岗侗寨为个案[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4 林淑蓉;;文化传统VS.农村现代化——以贵州侗族的文化观光与经济发展为例[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兴文邋本报记者 罗梅;侗族文化品牌步入文化维权时代[N];贵州日报;2008年

2 吴兴文 张中俞;贵州侗族文化研究院在黎平县成立[N];贵州民族报;2009年

3 吴兴文;黎平倾力打造“国际性侗族风情旅游城”[N];贵州民族报;2011年

4 吴兴文;侗族文化品牌保护步入文化维权时代[N];贵州民族报;2008年

5 三江县委宣传部 杨顺丰;增强侗族文化的三种能力[N];柳州日报;2008年

6 榕江县双语办 卜想;“在侗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明文规定广泛运用侗文”[N];贵州民族报;2008年

7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谢娟娟;黔东南侗族文化保护现状初探[N];贵州民族报;2009年

8 张人位 贵州省民委原副主任;旷古未有的一件好事[N];贵州民族报;2009年

9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 潘琦;《中国侗族在三江》的感悟[N];柳州日报;2010年

10 李屹;黎平县为侗族文化品牌维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罗冬华;广西侗族传统建筑与家具的文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石开忠;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5 吴军;水文化与教育视角下的侗族传统技术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刘彩清;婚姻、家庭、生育与妇女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林华;通道侗族伦理道德传统及其现代转化[D];中南大学;2007年

2 权小勇;侗族生态文化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艺;广西侗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龙明莲;侗族摔跤文化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5 邹华锋;侗族社会保障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6 石世婷;贵州侗族婚姻习惯与《婚姻法》的冲突与调适[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7 蒙佳;月地下的族群叙事与家园书写[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8 夏文冰;都柳江流域侗族私奔婚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9 蒋筝筝;论侗族牛腿琴的特点及其民俗学特征[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超;广西侗族程阳八寨民居建筑与地域文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黔东南从江县洛香镇郎寨侗族习惯法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11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b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