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汉语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01:24
法国在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国家,也是欧洲汉语传播的核心国家。在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法国的汉语传播,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在多个历史时期处于欧洲领先地位。法国汉语传播模式研究不仅对欧洲汉语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对中法语言互通和文化、经济交流与合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法国汉语传播体为研究对象,对汉语在法国的传播进行了整体的、系统的、多维度的梳理、探讨与分析。从宏观视角追溯法国汉语传播的历史,系统地研究了法国汉语教学发展历程,多维度地分析法国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相关因素在法国汉语传播中的作用;并采用深度访谈等田野调查的相关方法对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进行了调查,探讨了法国汉语传播的内在动因。最后,以汉语在法国传播的多维模式与发展态势为参照,对我国在欧洲的汉语传播策略提出参考性建议。本研究基于库柏(Cooper)的语言传播框架理论,引入了"历史知识论"和"知识考古"作为方法论的基础,对支撑/影响法国汉语传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作用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从认识论断裂的维度,对现代法国汉语教学论的成熟度与汉语教学学科...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语言与语言国际传播的重要角色
1.1.2 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
1.1.3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及国别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1.1.4 法国汉语传播的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传播中的国别化研究综述
1.2.2 法国汉语传播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相结合
1.5.2 宏观系统分析法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1.5.3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1.6 资料来源
1.6.1 文献资料
1.6.2 实证资料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
2.1 相关概念
2.1.1 语言传播与语言国际传播
2.1.2 语言的价值与语言传播价值
2.1.3 汉语国际传播与汉语的传播价值
2.1.4 教学法与教学论
2.1.5 汉学研究与汉语研究
2.2 相关理论
2.2.1 语言传播理论框架
2.2.2 历史观与认识论
2.2.3 语言传播中的语言态度、动机与跨文化认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国汉语传播“前奏期”:13 世纪—15 世纪
3.1 历史背景
3.1.1 13世纪以前的“模糊想象”
3.1.2 军事征伐的影响
3.1.3 政治与宗教交流
3.1.4 商业利益的根本驱动
3.2 汉语传播情况
3.2.1 柏朗嘉宾与《柏朗嘉宾蒙古行记》
3.2.2 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行记》
3.2.3 卢布鲁克与《卢布鲁克东行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汉语传播“探索期”:16 世纪—18 世纪
4.1 间接时期:16 世纪—17 世纪中叶
4.1.1 历史背景
4.1.2 汉语传播情况
4.2 直接时期:17 世纪下半叶—18 世纪
4.2.1 历史背景
4.2.2 汉语传播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汉语传播“发展期”:19 世纪—20 世纪中叶
5.1 .历史背景
5.1.1 中法关系的动荡与变化
5.1.2 中国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5.1.3 欧洲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5.1.4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5.2 汉语传播情况
5.2.1 复合型研究队伍的形成
5.2.2 汉语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5.2.3 汉语教学的发展
5.2.4 刊物和协会的创办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法国汉语传播“学科化时期”(20 世纪60 年代至今) ..
6.1 历史背景
6.1.1 新时期中法外交关系
6.1.2 中国形象和汉语传播价值
6.1.3 汉学和汉语研究的专业化发展
6.1.4 外语教育政策和欧盟多元语言政策
6.1.5 汉语圈与法国华人社团
6.1.6 媒体关注
6.2 汉语传播情况
6.2.1 汉语教学学科化发展
6.2.2 协会与学会规模扩大
6.2.3 孔子学院成立
6.2.4 中法语言文化合作交流加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访谈分析:动机、态度与认同.
7.1 汉语国际传播层级论与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
7.1.1 汉语传播层级与汉语习得者层级
7.1.2 汉语国际传播层级
7.1.3 汉语传播层级与汉语习得者层级关系
7.1.4 法国汉语传播中的“精英层级”
7.2 访谈设计
7.2.1 深度访谈法
7.2.2 本研究访谈设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访谈对象优选
7.3.2 态度分析
7.3.3 动机分析
7.3.4 跨文化认同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法国汉语传播模式分析及对欧洲汉语传播构建的启示
8.1 法国汉语传播的多维模式及动因分析
8.1.1 法国汉语传播多维模式分析
8.1.2 法国汉语传播动因分析
8.2 法国汉语传播所面临的八大问题与挑战
8.3 法国汉语传播态势(SWOT)分析:对策与展望
8.4 法国汉语传播对欧洲汉语传播构建启示
8.4.1 理论维度
8.4.2 政策维度
8.4.3 体系维度
8.4.4 机制维度
8.4.5 媒介维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主要研究结论与发现
9.2 主要研究创新与学术贡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前景广阔——序《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J]. 崔希亮.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3(01)
[2]法国汉语评估及教学划时代的飞跃——论2013法国外语高考改革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巨大推动[J]. 白乐桑,廖敏.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04)
[3]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几个问题[J]. 陆俭明.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03)
[4]简论罗明坚和利玛窦对近代汉语术语的贡献——以汉语神学与哲学外来词研究为中心[J]. 张西平.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7)
[5]法国汉语教学的现状 教学标准 学科建设[J]. 白乐桑. 孔子学院. 2013(03)
[6]ARCS动机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吴思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05)
[7]论语言态度的三种表现[J]. 冯广艺. 语言研究. 2013(02)
[8]汉语为外语的学习情感态度、动机研究[J]. 温晓虹. 世界汉语教学. 2013(01)
[9]“对外传播”概念的探讨和辨析[J]. 王帆. 新闻传播. 2012(06)
[10]语言的经济价值分析[J]. 雷小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博士论文
[1]美国汉语传播研究[D]. 肖顺良.中央民族大学 2016
[2]边缘风景:《教务杂志》与传教士汉学知识传播[D]. 薛维华.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3]韩国汉语传播研究[D]. 张敬.中央民族大学 2013
[4]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 WAI WAI THI (邹丽冰).中央民族大学 2012
[5]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 卞浩宇.苏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法国传教士顾赛芬《官话常谈指南》研究[D]. 罗贝.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法国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D]. 刘琳.西北师范大学 2015
[3]法国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 丁淑花.山东大学 2013
[4]法国大学汉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D]. 李丽.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60461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语言与语言国际传播的重要角色
1.1.2 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
1.1.3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及国别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1.1.4 法国汉语传播的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传播中的国别化研究综述
1.2.2 法国汉语传播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相结合
1.5.2 宏观系统分析法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1.5.3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1.6 资料来源
1.6.1 文献资料
1.6.2 实证资料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
2.1 相关概念
2.1.1 语言传播与语言国际传播
2.1.2 语言的价值与语言传播价值
2.1.3 汉语国际传播与汉语的传播价值
2.1.4 教学法与教学论
2.1.5 汉学研究与汉语研究
2.2 相关理论
2.2.1 语言传播理论框架
2.2.2 历史观与认识论
2.2.3 语言传播中的语言态度、动机与跨文化认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国汉语传播“前奏期”:13 世纪—15 世纪
3.1 历史背景
3.1.1 13世纪以前的“模糊想象”
3.1.2 军事征伐的影响
3.1.3 政治与宗教交流
3.1.4 商业利益的根本驱动
3.2 汉语传播情况
3.2.1 柏朗嘉宾与《柏朗嘉宾蒙古行记》
3.2.2 马可·波罗与《马可·波罗行记》
3.2.3 卢布鲁克与《卢布鲁克东行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汉语传播“探索期”:16 世纪—18 世纪
4.1 间接时期:16 世纪—17 世纪中叶
4.1.1 历史背景
4.1.2 汉语传播情况
4.2 直接时期:17 世纪下半叶—18 世纪
4.2.1 历史背景
4.2.2 汉语传播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汉语传播“发展期”:19 世纪—20 世纪中叶
5.1 .历史背景
5.1.1 中法关系的动荡与变化
5.1.2 中国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5.1.3 欧洲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5.1.4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5.2 汉语传播情况
5.2.1 复合型研究队伍的形成
5.2.2 汉语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5.2.3 汉语教学的发展
5.2.4 刊物和协会的创办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法国汉语传播“学科化时期”(20 世纪60 年代至今) ..
6.1 历史背景
6.1.1 新时期中法外交关系
6.1.2 中国形象和汉语传播价值
6.1.3 汉学和汉语研究的专业化发展
6.1.4 外语教育政策和欧盟多元语言政策
6.1.5 汉语圈与法国华人社团
6.1.6 媒体关注
6.2 汉语传播情况
6.2.1 汉语教学学科化发展
6.2.2 协会与学会规模扩大
6.2.3 孔子学院成立
6.2.4 中法语言文化合作交流加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访谈分析:动机、态度与认同.
7.1 汉语国际传播层级论与法国精英层级汉语习得者
7.1.1 汉语传播层级与汉语习得者层级
7.1.2 汉语国际传播层级
7.1.3 汉语传播层级与汉语习得者层级关系
7.1.4 法国汉语传播中的“精英层级”
7.2 访谈设计
7.2.1 深度访谈法
7.2.2 本研究访谈设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访谈对象优选
7.3.2 态度分析
7.3.3 动机分析
7.3.4 跨文化认同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法国汉语传播模式分析及对欧洲汉语传播构建的启示
8.1 法国汉语传播的多维模式及动因分析
8.1.1 法国汉语传播多维模式分析
8.1.2 法国汉语传播动因分析
8.2 法国汉语传播所面临的八大问题与挑战
8.3 法国汉语传播态势(SWOT)分析:对策与展望
8.4 法国汉语传播对欧洲汉语传播构建启示
8.4.1 理论维度
8.4.2 政策维度
8.4.3 体系维度
8.4.4 机制维度
8.4.5 媒介维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主要研究结论与发现
9.2 主要研究创新与学术贡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前景广阔——序《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J]. 崔希亮.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2013(01)
[2]法国汉语评估及教学划时代的飞跃——论2013法国外语高考改革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巨大推动[J]. 白乐桑,廖敏.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04)
[3]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几个问题[J]. 陆俭明.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03)
[4]简论罗明坚和利玛窦对近代汉语术语的贡献——以汉语神学与哲学外来词研究为中心[J]. 张西平.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7)
[5]法国汉语教学的现状 教学标准 学科建设[J]. 白乐桑. 孔子学院. 2013(03)
[6]ARCS动机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吴思娜.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05)
[7]论语言态度的三种表现[J]. 冯广艺. 语言研究. 2013(02)
[8]汉语为外语的学习情感态度、动机研究[J]. 温晓虹. 世界汉语教学. 2013(01)
[9]“对外传播”概念的探讨和辨析[J]. 王帆. 新闻传播. 2012(06)
[10]语言的经济价值分析[J]. 雷小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博士论文
[1]美国汉语传播研究[D]. 肖顺良.中央民族大学 2016
[2]边缘风景:《教务杂志》与传教士汉学知识传播[D]. 薛维华.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3]韩国汉语传播研究[D]. 张敬.中央民族大学 2013
[4]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 WAI WAI THI (邹丽冰).中央民族大学 2012
[5]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 卞浩宇.苏州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法国传教士顾赛芬《官话常谈指南》研究[D]. 罗贝.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法国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D]. 刘琳.西北师范大学 2015
[3]法国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 丁淑花.山东大学 2013
[4]法国大学汉语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D]. 李丽.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60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16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