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 ——基于温州的实证调查
发布时间:2021-05-14 12:35
自由全面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不过,个体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自由并不是超然于社会的绝对自由。各种社会制度创造着人类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同时,它也可能成为阻碍个体自由发展的重要因素。以自由人为基础的“自由联合体”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自由、融合为基础的人类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基础构成部分,广大农民的自由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特别是在开放、流动社会中,广大农民的不自由性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它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精神文化诸多方面。就当前来看,社会流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常态。不过,农民外在的自由流动难掩内在的不自由,流动中的各种公民权利及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生存发展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开放、流动难以掩盖城乡分割、乡村社会封闭、排外的事实。建基于农村社区之上的诸多社会制度既是民众行为的社会规范,同时也往往成为约束个体自由发展的根本因素,致使社会分割、社会融合难以实现。广大农民离土难以真正离乡,城乡居民有流动自由发展不足,有流入难融入,这一矛盾在转变社会中更为突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解放农民,扩展农民自由发展权利,破除社会分割、封闭与排外的弊端,创造有机...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农民流动中的内在束缚: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主要分析框架及分析视角
(三) 主要分析方法及分析单位
(四) 简短的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 理论研究方法
(二) 实证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 自由及农民自由
(二) 社区及社会融合
(三) 农村社区及社区治理
六、论文研究中几对关系的交代与说明
(一) 社会转型与转变社会
(二) 农民流动与农民自由
(三) 社区社会融合与社会融合
七、个案介绍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温州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农民
一、1950-1957:土改、合作化与包产到户
(一) 土改
(二) 合作化
(三) 包产到户
二、1958-1978:人民公社化
(一) 走集体
(二) 大跃进
(三) 再包产到户
(四) 社队经济及发展副业
小结 生存伦理及制度收放中的农民现实自由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农民及现实困境
一、1978-1984:人民公社后期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 进城与造城
二、1985-2006:乡政村治时期
(一) 村民自治
(二) 经济社会转型与分化
三、2006年以来:现实矛盾与困境
(一) 基层治理体系滞后
(二) 农民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
(三) “村社一体”、“政经不分”
(四) 分化、流动中的封闭、分割与排外
小结 农民自由的扩展及社会流动中的结构性束缚
第四章 三分三改
一、政经分开
(一) 政经不分的历史
(二) 村委会和经济组织的分离
(三) “身份分离”促进的农民自由
二、资地分开
(一) 集体资产的捆绑性束缚
(二) 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的分离经营
(三) 资产重组的农民自主及自由
三、户产分开
(一) “户产一体”背景下的社区封闭与排外
(二) 户口与产权组织关系的分离改革
(三) “产权明晰”推动的自由流动与利益维护
四、股改
(一) “人人有份、人人无份”的集体资产
(二) 经营性资产的量化入股
(三) “资产量化”的个体财产与经济自由支配权
五、地改
(一) 集体产权下的土地要素流动困境
(二) 农用地、宅基地、建设用地改革
(三) “地权变革”盘活的土地财产及农民“离土离乡”
六、户改
(一) 城乡二元户籍及利益捆绑
(二) 剥离附属功能、恢复社会管理功能的户籍改革
(三) “户改”启动的迁徙自由及流动中的公民权利
小结 “三分三改”突破的封闭经济社会结构及促进的农民自由
第五章 社区重建
一、农村社区重建的背景及现实基础
(一) 社区重建的历史背景
(二) 社区重建的基础与目标
二、社区地域空间的重组
(一) 跨越村界的联合大社区
(二) 突破封闭边界的自由与认同
三、社区组织体系重构
(一) 开放性组织体系
(二) 全覆盖管理、服务中的平等、认同及归属
四、社区治理机构再造
(一) 合作性治理机构
(二) 开放治理中的自我公共空间
五、社区治理机制变革
(一) 协商式治理机制
(二) 多元参与中的自由与认同
小结 流动背景下社会重建中的个体化、认同与归属
第六章 转变社会中的温州农民自由及社区社会融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农民自由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 建国初期:制度建构中的“自由”及“不自由”
(二) 集体化时期:封闭社会结构中的农民自由及其抗争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革释放的自由及其限度
(四) 新时期:“三分三改”释放的新自由
二、农民流动背景下的当代新社区社会融合现状
(一) 社会融合的多维度因素
(二) 社区社会融合的指标体系建构
(三) 基于融合指标体系的温州新社区考察
(四) 社区社会融合效度考察的基本结论
三、温州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与社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温州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
(二) 流动背景下现代新社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小结 曲折的个体化及艰难的再嵌入融合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基础
一、流动背景下的农民自由与融合: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历史新命运
二、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一) 传统专制社会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二) 建国以来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状况
(三) 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关联性
三、国外农村基层社会变革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一) 基层社会制度变迁改变的“农民命运”
(二) 社会制度构建的“社会融合”
(三) 国外社会变革中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价值
四、农民的自由及其实现
(一) 农民自由
(二) 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
(三) 农民自由的实现
五、自由中的社区社会融合
(一) “自由”个体何去何从
(二) 融合性社会
(三) 社区社会融合何以可能
六、社区社会融合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大融合
七、基本结论
余论 自由、人性与制度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部分访谈资料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社分开、城乡一体与社区融合——温州的社区重建与社会管理创新[J]. 项继权,李增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2]乡村社区治理研究:分析范式、分析方法及研究视角的述评[J]. 李增元.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2(04)
[3]乡(镇)村债务分析——以温州市灵溪镇为例[J]. 胡振华,吴成成. 南方农村. 2012(08)
[4]从九山村改制看城中村股改关键点[J]. 潘修汪. 农村经营管理. 2012(07)
[5]我国公民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 许涛. 人口学刊. 2012(04)
[6]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性质、内涵和实现问题——基于经济学和法学的分析视角[J]. 刘灿,韩文龙. 当代经济研究. 2012(06)
[7]农村集体资产运营中的治理架构问题探讨[J]. 曹昌伟. 现代经济探讨. 2012(06)
[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权关系的创新——以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法人组织的构建为研究对象[J]. 赵万一,张长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9]加快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的调研思考[J]. 关锐捷.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2(05)
[10]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J]. 周皓. 人口研究. 2012(03)
博士论文
[1]论英国土地法律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D]. 付夏婕.中共中央党校 2011
[2]集体表象与社会整合[D]. 王林平.吉林大学 2010
[3]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 李丹.南开大学 2010
[4]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 方海兴.陕西师范大学 2010
[5]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 顾相伟.上海师范大学 2010
[6]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D]. 许远旺.华中师范大学 2010
[7]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D]. 马娜.湖南师范大学 2008
[8]制度的哲学思考[D]. 庄江山.复旦大学 2007
[9]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D]. 曹绪飞.复旦大学 2007
[10]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 陈天宝.中国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娄亚娜.中南民族大学 2011
[2]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D]. 韩继续.首都师范大学 2011
[3]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集体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 韦世荣.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
[4]治理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 王璋.复旦大学 2010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 刘军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6]文化视野下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D]. 孙文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9
[7]“偷懒耍滑”:国家在场下的农民生存智慧[D]. 刘欢迎.华中师范大学 2009
[8]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 陈莉.黑龙江大学 2008
[9]羞辱惩罚的经济分析[D]. 梁光勇.山东大学 2008
[10]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状况的比较研究[D]. 孟艳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85649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农民流动中的内在束缚: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主要分析框架及分析视角
(三) 主要分析方法及分析单位
(四) 简短的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 理论研究方法
(二) 实证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 自由及农民自由
(二) 社区及社会融合
(三) 农村社区及社区治理
六、论文研究中几对关系的交代与说明
(一) 社会转型与转变社会
(二) 农民流动与农民自由
(三) 社区社会融合与社会融合
七、个案介绍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温州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农民
一、1950-1957:土改、合作化与包产到户
(一) 土改
(二) 合作化
(三) 包产到户
二、1958-1978:人民公社化
(一) 走集体
(二) 大跃进
(三) 再包产到户
(四) 社队经济及发展副业
小结 生存伦理及制度收放中的农民现实自由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农民及现实困境
一、1978-1984:人民公社后期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 进城与造城
二、1985-2006:乡政村治时期
(一) 村民自治
(二) 经济社会转型与分化
三、2006年以来:现实矛盾与困境
(一) 基层治理体系滞后
(二) 农民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
(三) “村社一体”、“政经不分”
(四) 分化、流动中的封闭、分割与排外
小结 农民自由的扩展及社会流动中的结构性束缚
第四章 三分三改
一、政经分开
(一) 政经不分的历史
(二) 村委会和经济组织的分离
(三) “身份分离”促进的农民自由
二、资地分开
(一) 集体资产的捆绑性束缚
(二) 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的分离经营
(三) 资产重组的农民自主及自由
三、户产分开
(一) “户产一体”背景下的社区封闭与排外
(二) 户口与产权组织关系的分离改革
(三) “产权明晰”推动的自由流动与利益维护
四、股改
(一) “人人有份、人人无份”的集体资产
(二) 经营性资产的量化入股
(三) “资产量化”的个体财产与经济自由支配权
五、地改
(一) 集体产权下的土地要素流动困境
(二) 农用地、宅基地、建设用地改革
(三) “地权变革”盘活的土地财产及农民“离土离乡”
六、户改
(一) 城乡二元户籍及利益捆绑
(二) 剥离附属功能、恢复社会管理功能的户籍改革
(三) “户改”启动的迁徙自由及流动中的公民权利
小结 “三分三改”突破的封闭经济社会结构及促进的农民自由
第五章 社区重建
一、农村社区重建的背景及现实基础
(一) 社区重建的历史背景
(二) 社区重建的基础与目标
二、社区地域空间的重组
(一) 跨越村界的联合大社区
(二) 突破封闭边界的自由与认同
三、社区组织体系重构
(一) 开放性组织体系
(二) 全覆盖管理、服务中的平等、认同及归属
四、社区治理机构再造
(一) 合作性治理机构
(二) 开放治理中的自我公共空间
五、社区治理机制变革
(一) 协商式治理机制
(二) 多元参与中的自由与认同
小结 流动背景下社会重建中的个体化、认同与归属
第六章 转变社会中的温州农民自由及社区社会融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农民自由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 建国初期:制度建构中的“自由”及“不自由”
(二) 集体化时期:封闭社会结构中的农民自由及其抗争
(三)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革释放的自由及其限度
(四) 新时期:“三分三改”释放的新自由
二、农民流动背景下的当代新社区社会融合现状
(一) 社会融合的多维度因素
(二) 社区社会融合的指标体系建构
(三) 基于融合指标体系的温州新社区考察
(四) 社区社会融合效度考察的基本结论
三、温州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与社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温州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
(二) 流动背景下现代新社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小结 曲折的个体化及艰难的再嵌入融合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转变社会中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基础
一、流动背景下的农民自由与融合: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历史新命运
二、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一) 传统专制社会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二) 建国以来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状况
(三) 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关联性
三、国外农村基层社会变革中的农民自由及社会融合
(一) 基层社会制度变迁改变的“农民命运”
(二) 社会制度构建的“社会融合”
(三) 国外社会变革中农民自由与社会融合的制度价值
四、农民的自由及其实现
(一) 农民自由
(二) 农民自由的影响因素
(三) 农民自由的实现
五、自由中的社区社会融合
(一) “自由”个体何去何从
(二) 融合性社会
(三) 社区社会融合何以可能
六、社区社会融合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大融合
七、基本结论
余论 自由、人性与制度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部分访谈资料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社分开、城乡一体与社区融合——温州的社区重建与社会管理创新[J]. 项继权,李增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2]乡村社区治理研究:分析范式、分析方法及研究视角的述评[J]. 李增元.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2(04)
[3]乡(镇)村债务分析——以温州市灵溪镇为例[J]. 胡振华,吴成成. 南方农村. 2012(08)
[4]从九山村改制看城中村股改关键点[J]. 潘修汪. 农村经营管理. 2012(07)
[5]我国公民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 许涛. 人口学刊. 2012(04)
[6]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性质、内涵和实现问题——基于经济学和法学的分析视角[J]. 刘灿,韩文龙. 当代经济研究. 2012(06)
[7]农村集体资产运营中的治理架构问题探讨[J]. 曹昌伟. 现代经济探讨. 2012(06)
[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权关系的创新——以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法人组织的构建为研究对象[J]. 赵万一,张长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6)
[9]加快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的调研思考[J]. 关锐捷.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2(05)
[10]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J]. 周皓. 人口研究. 2012(03)
博士论文
[1]论英国土地法律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D]. 付夏婕.中共中央党校 2011
[2]集体表象与社会整合[D]. 王林平.吉林大学 2010
[3]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 李丹.南开大学 2010
[4]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 方海兴.陕西师范大学 2010
[5]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 顾相伟.上海师范大学 2010
[6]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D]. 许远旺.华中师范大学 2010
[7]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D]. 马娜.湖南师范大学 2008
[8]制度的哲学思考[D]. 庄江山.复旦大学 2007
[9]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D]. 曹绪飞.复旦大学 2007
[10]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 陈天宝.中国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娄亚娜.中南民族大学 2011
[2]正义制度下的农民自由[D]. 韩继续.首都师范大学 2011
[3]毛泽东对马克思恩格斯集体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 韦世荣.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
[4]治理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 王璋.复旦大学 2010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 刘军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6]文化视野下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D]. 孙文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9
[7]“偷懒耍滑”:国家在场下的农民生存智慧[D]. 刘欢迎.华中师范大学 2009
[8]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 陈莉.黑龙江大学 2008
[9]羞辱惩罚的经济分析[D]. 梁光勇.山东大学 2008
[10]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状况的比较研究[D]. 孟艳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85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18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