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论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十大关系

发布时间:2021-05-17 01:44
  政治交接具有方向性、长期性、阶段性和系统性等基本特征,只有正确处理好政治交接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政治教育、绩效考核、代表人士培养、领导班子换届以及统战理论建设等十大关系,才能顺利完成和持续推进政治交接,将政治交接进行到底。 

【文章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政治交接与思想建设
二、政治交接与组织建设
三、政治交接与制度建设
四、政治交接与能力建设
五、政治交接与文化建设
六、政治交接与政治教育
七、政治交接与代表人士培养
八、政治交接与领导班子换届
九、政治交接与绩效考核
十、政治交接与统战理论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需要加强统战理论研究[J]. 范柏乃.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8(02)
[2]民主党派政治交接与参政能力建设研究[J]. 王飞,刘琼,方秀娟.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6)
[3]正确认识和把握参政党政治交接的时代内涵[J]. 宋村珠.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3)
[4]民主党派加强“五种能力”建设的四大逻辑[J]. 华正学.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2)
[5]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重温习近平同志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建设的讲话[J]. Central Theory Study Team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6)
[6]参政党文化建设探析[J]. 王远启.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3)
[7]党外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问题研究[J]. 鞍山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夏德凯.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1)
[8]构建参政党文化体系是政治交接的更高境界[J]. 阳沐乎韧.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1)
[9]民主党派代表性人物队伍建设策略探究[J]. 阳沐乎韧.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2)
[10]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J]. 范柏乃,朱华.  政治学研究. 2005(01)



本文编号:3190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190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4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