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关于中日关系的重要论述研究(1917-1975)
发布时间:2021-07-01 14:42
中日关系是近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也是最复杂、最敏感的双边关系之一。周恩来从南开中学毕业以后,选择去日本留学,寻求强国救民之路;参加革命以后,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周恩来主张坚决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作为主管国家外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直致力于恢复与日本的正常关系,并最终促成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实现。周恩来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具有时代性,伴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变化,其对日认识也不断发展,因此周恩来的对日认识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影响周恩来对日观变化的因素还包括周恩来不同时期身份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代表一个进步青年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建党后到九一八事变这个阶段代表一个共产党员对日本的认识;抗日战争时期则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日本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后代表中国政府对日本的认识。周恩来对日观同时还具有继承性的特征,对人民历史作用的坚信、对民族利益的维护、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警惕等,这些价值理念深深根植于周恩来对日认识的始终,构成周恩来对日观的重要内容。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现有资料状况
1.2.2 现有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周恩来入党前的对日初识
2.1 作为爱国学生的日本观
2.1.1 仇日:警惕日本侵略
2.2 以日为师,东渡日本
2.2.1 关于日本政治、文化和国民性的最初观感
2.2.2 周恩来与“拒约运动”
第3章 以日为敌:周恩来与十四年抗战(1931—1945)
3.1 局部抗战时期(1931—1937):坚决抗战
3.1.1 “团结御侮”,“共谋抗日”
3.1.2 持久抗战,“日本必败”
3.2 全面抗战前期(1937—1941):持久抗战,反对投降
3.2.1 揭露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3.2.2 揭露日本政治诱降的实质
3.2.3 揭露抗战营垒中的妥协投降
3.2.4 “继续抗战,决没有和平可言”
3.3 全面抗战后期(1941—1945):抗战必胜
3.3.1 坚持独立自主,争取外援
3.3.2 珍珠港事件——抗战转折点
3.3.3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
第4章 抗战胜利后到旧金山会议期间周恩来的对日认识(1945—1952)
4.1 美国主导下的战后对日政策
4.2 周恩来与旧金山和会
4.2.1 旧金山对日媾和模式的基本确立
4.2.2 周恩来坚决反对美国片面对日媾和
第5章 以民促官——既是对日观,又是方法论(1952—1972)
5.1 中日关系冲破美国封锁(1952—1957)
5.1.1 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谋求中日关系正常化
5.1.2 妥善处理日侨问题,宽大处理日本战犯
5.2 民间交往再受挫(1957—1960)
5.2.1 岸信介敌视中国的政策
5.2.2 长崎国旗事件,中日贸易中断
5.2.3 周恩来严厉揭露岸信介反华行径
5.2.4 政治三原则促进中日关系再改善
5.2.5 周恩来会见石桥湛山,提出政治经济不可分
5.3 池田勇人组阁,中日关系再现新生(1960—1964)
5.3.1 周恩来提出中日贸易三原则
5.3.2 周恩来会见松村谦三,“廖高备忘录”签订
5.4 中日关系再进冷却期(1964—1972)
5.4.1 周恩来与中日贸易四条件的提出
5.4.2 中日复交三原则
5.4.3 周恩来揭露“保利信件”真面目
第6章 田中角荣访华与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
6.1 周恩来复交工作做在前头
6.1.1 接见二宫文造代表团,秘密传话
6.1.2 芭蕾舞团访日,再续力
6.1.3 会见佐佐木更三,再推进田中访华
6.1.4 三见竹入特使
6.2 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复交谈判中的周恩来智慧
6.2.1 第一次轮会谈:台湾问题和日美问题成焦点
6.2.2 第二轮会谈:紧紧围绕战争责任、赔偿问题、革命输出问题
6.2.3 第三轮会谈:讨论联合声明的具体内容,交换国际问题看法
6.2.4 第四轮会谈:讨论发表联合声明,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国后周恩来关于中东阿拉伯国家热点问题的论述[J]. 刘志华. 当代世界. 2016(12)
[2]建国以来毛泽东对中东阿拉伯国家局势的论断[J]. 刘志华. 国际论坛. 2016(04)
[3]周恩来“劝蒋”“逼蒋”抗日的八封信[J]. 徐忠. 党史博览. 2016(05)
[4]周恩来留学日本与其日本观的形成——《周恩来旅日日记》解读[J]. 胡鸣. 日本研究. 2015(02)
[5]中共领导人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动向的关注与警惕[J]. 孙立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6]中日邦交正常化不是“民间交流”水到渠成的结果[J]. 王雅丹. 世界知识. 2012(23)
[7]新中国的对日公共外交——以解决日本战犯问题为例[J]. 朱晓琦.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03)
[8]北伐期间日本的“满蒙观”与“九·一八”事变[J]. 王美平. 日本问题研究. 2012(01)
[9]论留学日本时期周恩来的日本观[J]. 杨金辉. 科技信息. 2012(04)
[10]中日复交前日本政府“两个中国”政策的历史考察[J]. 孙立祥. 世界历史. 2011(01)
博士论文
[1]旧金山对日媾和研究[D]. 孙瑜.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周恩来的外交风格[D]. 向淑雯.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试论周恩来的日本观[D]. 杨金辉.辽宁师范大学 2012
[3]1948年中国人民反美扶日运动研究[D]. 赵惠芬.天津大学 2012
[4]1949-1972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 魏红霞.南京师范大学 2012
[5]中日“LT”贸易研究[D]. 王会聪.首都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59329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现有资料状况
1.2.2 现有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周恩来入党前的对日初识
2.1 作为爱国学生的日本观
2.1.1 仇日:警惕日本侵略
2.2 以日为师,东渡日本
2.2.1 关于日本政治、文化和国民性的最初观感
2.2.2 周恩来与“拒约运动”
第3章 以日为敌:周恩来与十四年抗战(1931—1945)
3.1 局部抗战时期(1931—1937):坚决抗战
3.1.1 “团结御侮”,“共谋抗日”
3.1.2 持久抗战,“日本必败”
3.2 全面抗战前期(1937—1941):持久抗战,反对投降
3.2.1 揭露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3.2.2 揭露日本政治诱降的实质
3.2.3 揭露抗战营垒中的妥协投降
3.2.4 “继续抗战,决没有和平可言”
3.3 全面抗战后期(1941—1945):抗战必胜
3.3.1 坚持独立自主,争取外援
3.3.2 珍珠港事件——抗战转折点
3.3.3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
第4章 抗战胜利后到旧金山会议期间周恩来的对日认识(1945—1952)
4.1 美国主导下的战后对日政策
4.2 周恩来与旧金山和会
4.2.1 旧金山对日媾和模式的基本确立
4.2.2 周恩来坚决反对美国片面对日媾和
第5章 以民促官——既是对日观,又是方法论(1952—1972)
5.1 中日关系冲破美国封锁(1952—1957)
5.1.1 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谋求中日关系正常化
5.1.2 妥善处理日侨问题,宽大处理日本战犯
5.2 民间交往再受挫(1957—1960)
5.2.1 岸信介敌视中国的政策
5.2.2 长崎国旗事件,中日贸易中断
5.2.3 周恩来严厉揭露岸信介反华行径
5.2.4 政治三原则促进中日关系再改善
5.2.5 周恩来会见石桥湛山,提出政治经济不可分
5.3 池田勇人组阁,中日关系再现新生(1960—1964)
5.3.1 周恩来提出中日贸易三原则
5.3.2 周恩来会见松村谦三,“廖高备忘录”签订
5.4 中日关系再进冷却期(1964—1972)
5.4.1 周恩来与中日贸易四条件的提出
5.4.2 中日复交三原则
5.4.3 周恩来揭露“保利信件”真面目
第6章 田中角荣访华与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
6.1 周恩来复交工作做在前头
6.1.1 接见二宫文造代表团,秘密传话
6.1.2 芭蕾舞团访日,再续力
6.1.3 会见佐佐木更三,再推进田中访华
6.1.4 三见竹入特使
6.2 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复交谈判中的周恩来智慧
6.2.1 第一次轮会谈:台湾问题和日美问题成焦点
6.2.2 第二轮会谈:紧紧围绕战争责任、赔偿问题、革命输出问题
6.2.3 第三轮会谈:讨论联合声明的具体内容,交换国际问题看法
6.2.4 第四轮会谈:讨论发表联合声明,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国后周恩来关于中东阿拉伯国家热点问题的论述[J]. 刘志华. 当代世界. 2016(12)
[2]建国以来毛泽东对中东阿拉伯国家局势的论断[J]. 刘志华. 国际论坛. 2016(04)
[3]周恩来“劝蒋”“逼蒋”抗日的八封信[J]. 徐忠. 党史博览. 2016(05)
[4]周恩来留学日本与其日本观的形成——《周恩来旅日日记》解读[J]. 胡鸣. 日本研究. 2015(02)
[5]中共领导人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动向的关注与警惕[J]. 孙立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6]中日邦交正常化不是“民间交流”水到渠成的结果[J]. 王雅丹. 世界知识. 2012(23)
[7]新中国的对日公共外交——以解决日本战犯问题为例[J]. 朱晓琦.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03)
[8]北伐期间日本的“满蒙观”与“九·一八”事变[J]. 王美平. 日本问题研究. 2012(01)
[9]论留学日本时期周恩来的日本观[J]. 杨金辉. 科技信息. 2012(04)
[10]中日复交前日本政府“两个中国”政策的历史考察[J]. 孙立祥. 世界历史. 2011(01)
博士论文
[1]旧金山对日媾和研究[D]. 孙瑜.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周恩来的外交风格[D]. 向淑雯.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试论周恩来的日本观[D]. 杨金辉.辽宁师范大学 2012
[3]1948年中国人民反美扶日运动研究[D]. 赵惠芬.天津大学 2012
[4]1949-1972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 魏红霞.南京师范大学 2012
[5]中日“LT”贸易研究[D]. 王会聪.首都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59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25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