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再阿拉伯化研究 ——以语言的再阿拉伯化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4 21:10
自1830年至1962年,阿尔及利亚经历了长达132年的法国殖民统治。从1958年起,阿尔及利亚人民进行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才于1962年从法国人手中夺回了独立和自由。法国殖民者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实行了严酷的政治和军事殖民,而且对阿尔及利亚进行了长期的文化殖民,对当地社会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兰西化,企图将阿尔及利亚变成法国领土的自然延伸。法国的全方位、长时间的殖民给阿尔及利亚人民带去的不仅仅是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压迫,还有精神文化上的伤害。造成后者的直接原因包括:当地以阿拉伯语为主导语言、多种地方语言和谐共处的语言风貌被破坏殆尽,法语一跃成为通用语;原来的文化传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持续被边缘化,以法兰西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阿尔及利亚逐步占据了文化高地;国家和社会的阿拉伯伊斯兰属性遭到了削弱,阿尔及利亚出现了两种社会面貌的二元对立:欧洲移民、犹太人和穆斯林精英构成了一个法兰西化的社会,而广大穆斯林群众则组成了一个渐趋解体的阿拉伯传统社会;在文化殖民的持续推进下,当地人民出现了身份认同障碍,继而引发了全社会的认同危机。独立战争胜利后,阿尔及利亚面临着民族国家构建的任务,惨痛的殖民记...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理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与难点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语言的“法兰西化”
第一节 语言殖民的借口
一、殖民者的“教化使命”
二、受殖者的“天生卑劣”
第二节 语言殖民的方式
一、削弱统治阶级
二、制造民族分裂
三、推行法式教育
四、限制阿语传播
第三节 语言殖民的后果
一、柏柏尔人的身份迷失
二、全体阿尔及利亚人的身份迷失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独立战争后语言的“再阿拉伯化”
第一节 语言再阿拉伯化的背景
一、一场历史性论战
二、一套合理的逻辑
第二节 语言再阿拉伯化的历程
一、谨慎的阿拉伯语化
二、激进的阿拉伯语化
三、理性的阿拉伯语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言“再阿拉伯化”的影响
第一节 确保了政治和文化独立
一、政治上的独立性
二、文化上的独立性
第二节 催化了政治和社会矛盾
一、中产阶级特权化
二、族群关系紧张化
三、宗教势力政治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国家构建的涵义及其现实需要[J]. 沈桂萍.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3)
[2]约旦民族国家构建演进历程与特点[J]. 李茜. 科学经济社会. 2015(01)
[3]中东国家建构中的少数族群问题[J]. 张燕军.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03)
[4]“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萨赫勒化及其对阿尔及利亚的影响[J]. 李意. 国际论坛. 2011(06)
[5]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内涵、特征及联系——以欧洲国家经验为例[J]. 王建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6]从历史文化的视角看法国与非洲的特殊关系[J]. 曹德明. 国际观察. 2010(01)
[7]阿拉伯语在阿尔及利亚的发展及现状调查[J]. 刘晖,于杰飞.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9(04)
[8]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J]. 汪晖. 天涯. 2008(04)
[9]论20世纪中东国家的民族构建问题[J]. 黄民兴. 西亚非洲. 2006(09)
[10]“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 徐勇. 东南学术. 2006(04)
博士论文
[1]阿尔及利亚政治危机研究[D]. 慈志刚.西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巴林民族国家构建研究[D]. 张瑞.郑州大学 2014
[2]马格里布地区语言问题研究[D]. 古萍.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01435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理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与难点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语言的“法兰西化”
第一节 语言殖民的借口
一、殖民者的“教化使命”
二、受殖者的“天生卑劣”
第二节 语言殖民的方式
一、削弱统治阶级
二、制造民族分裂
三、推行法式教育
四、限制阿语传播
第三节 语言殖民的后果
一、柏柏尔人的身份迷失
二、全体阿尔及利亚人的身份迷失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独立战争后语言的“再阿拉伯化”
第一节 语言再阿拉伯化的背景
一、一场历史性论战
二、一套合理的逻辑
第二节 语言再阿拉伯化的历程
一、谨慎的阿拉伯语化
二、激进的阿拉伯语化
三、理性的阿拉伯语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言“再阿拉伯化”的影响
第一节 确保了政治和文化独立
一、政治上的独立性
二、文化上的独立性
第二节 催化了政治和社会矛盾
一、中产阶级特权化
二、族群关系紧张化
三、宗教势力政治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国家构建的涵义及其现实需要[J]. 沈桂萍.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3)
[2]约旦民族国家构建演进历程与特点[J]. 李茜. 科学经济社会. 2015(01)
[3]中东国家建构中的少数族群问题[J]. 张燕军.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03)
[4]“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萨赫勒化及其对阿尔及利亚的影响[J]. 李意. 国际论坛. 2011(06)
[5]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内涵、特征及联系——以欧洲国家经验为例[J]. 王建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6]从历史文化的视角看法国与非洲的特殊关系[J]. 曹德明. 国际观察. 2010(01)
[7]阿拉伯语在阿尔及利亚的发展及现状调查[J]. 刘晖,于杰飞.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9(04)
[8]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J]. 汪晖. 天涯. 2008(04)
[9]论20世纪中东国家的民族构建问题[J]. 黄民兴. 西亚非洲. 2006(09)
[10]“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 徐勇. 东南学术. 2006(04)
博士论文
[1]阿尔及利亚政治危机研究[D]. 慈志刚.西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巴林民族国家构建研究[D]. 张瑞.郑州大学 2014
[2]马格里布地区语言问题研究[D]. 古萍.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01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30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