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的消解与权利的抗争:论新自由主义视域下的表达自由
发布时间:2021-09-06 12:42
本文通过梳理大量国内外关于新自由主义和表达自由的相关文献,站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高度,并结合相关的传播学理论审视表达自由在新自由主义视域下的嬗变。本文全面提出了影响表达自由实现的四大前提:表达需求、法律、技术和传媒制度,并且运用新自由主义理论对这四大前提进行理论观照。本文通过概念推演、理论探究和事实分析得出表达自由得以实现的前提在新自由主义视域下发生消解的结论,并且学理性地描绘了这一消解发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对公共新闻运动、公民新闻运动、公共广播电视、新媒体为实现表达自由的斗争进行概括式的描绘和理论评析,得出其在新自由主义社会中存在某些缺陷的结论。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新自由主义与表达自由概述
1.1 作为意识形态霸权的新自由主义
1.1.1 新自由主义的诞生及蔓延
1.1.2 新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市场万能和反对干预
1.1.3 从经济理论到意识形态霸权
1.2 经典自由主义视域下的表达自由
1.2.1 约翰弥尔顿:表达自由的先声
1.2.2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表达自由的功利主义证成
1.2.3 公共领域:描述表达自由的理论模型
1.3 新自由主义视域下的表达自由
1.3.1 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
1.3.2 新自由主义宰制下受限的表达自由
1.3.3 数典忘祖的新自由主义
第2章 新自由主义宰制下表达自由实现前提的消解
2.1 胎死腹中的表达需求
2.1.1 媒介内容生产的娱乐化与商业化
2.1.2 没有表达需求的受众的诞生
2.2 为新自由主义所绑架的技术
2.2.1 两种技术决定论
2.2.2 技术建立起的极权主义社会
2.3 逐渐失效的法律
2.3.1 矛头对准政府的宪法第一修正案
2.3.2 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缺陷
2.3.3 失效和作为挡箭牌的宪法第一修正案
2.4 有自由没机会的传媒制度
2.4.1 商业化的传媒制度
2.4.2 高度垄断的传媒制度
第3章 新自由主义视域下表达自由的抗争运动评析
3.1 公共新闻运动和公民新闻运动
3.1.1 两个运动与表达自由
3.1.2 倍受打击的两个运动
3.2 公共广播电视
3.2.1 公共广播电视与表达自由
3.2.2 内外交困的公共广播电视
3.3 新媒体
3.3.1 新媒体与表达自由
3.3.2 新媒体:一个关于表达自由的迷思
余论
参考文献
谢辞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帝国主义和思想管理:重读赫伯特·席勒[J]. 陈世华. 国际新闻界. 2013(02)
[2]新闻传媒在美国公民社会建构中的角色考察[J]. 姚劲松. 国际新闻界. 2013(01)
[3]失衡与流动:微博构建的话语空间研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 申玲玲. 国际新闻界. 2012(10)
[4]当代中国政治传播宏观效果研究的西方理论资源评析[J]. 陈晶晶. 国际新闻界. 2012(03)
[5]从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读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J]. 李彬,黄卫星. 新闻大学. 2012(01)
[6]“我们不自由的传播”: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J]. 陈世华. 国际新闻界. 2012(01)
[7]传播与我们时代的政治[J]. 王维佳. 读书. 2011(12)
[8]公共广播电视的钱、人与问责:多重模式,兼论中国传媒改革(下)[J]. 冯建三. 新闻大学. 2011(04)
[9]当前西方另类媒体研究的兴起与走向[J]. 罗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10]构建社会主义媒体的公共性和文化自主性?——重庆卫视改革引发的思考[J]. 赵月枝. 新闻大学. 2011(03)
博士论文
[1]论新闻自由权的具体化[D]. 牛静.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英美传统下的表达自由发展路径研究[D]. 李兆丰.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论微博客公共领域的建构[D]. 李琤.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新自由主义对中国影响研究[D]. 刘琼.长安大学 2009
[3]公民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D]. 王俊壹.苏州大学 2008
[4]论我国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自由权[D]. 唐秀霞.中国海洋大学 2008
[5]新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D]. 张爱玲.新疆大学 2008
[6]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评析[D]. 王超.南昌航空大学 2008
[7]互联网络:公民言论自由实现平台和面对的挑战[D]. 周杰.复旦大学 2008
[8]论言论自由[D]. 李金龙.长春理工大学 2008
[9]论新闻自由的法律保障[D]. 初泽.黑龙江大学 2007
[10]论表达自由[D]. 吴海英.四川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7480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新自由主义与表达自由概述
1.1 作为意识形态霸权的新自由主义
1.1.1 新自由主义的诞生及蔓延
1.1.2 新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市场万能和反对干预
1.1.3 从经济理论到意识形态霸权
1.2 经典自由主义视域下的表达自由
1.2.1 约翰弥尔顿:表达自由的先声
1.2.2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表达自由的功利主义证成
1.2.3 公共领域:描述表达自由的理论模型
1.3 新自由主义视域下的表达自由
1.3.1 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
1.3.2 新自由主义宰制下受限的表达自由
1.3.3 数典忘祖的新自由主义
第2章 新自由主义宰制下表达自由实现前提的消解
2.1 胎死腹中的表达需求
2.1.1 媒介内容生产的娱乐化与商业化
2.1.2 没有表达需求的受众的诞生
2.2 为新自由主义所绑架的技术
2.2.1 两种技术决定论
2.2.2 技术建立起的极权主义社会
2.3 逐渐失效的法律
2.3.1 矛头对准政府的宪法第一修正案
2.3.2 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缺陷
2.3.3 失效和作为挡箭牌的宪法第一修正案
2.4 有自由没机会的传媒制度
2.4.1 商业化的传媒制度
2.4.2 高度垄断的传媒制度
第3章 新自由主义视域下表达自由的抗争运动评析
3.1 公共新闻运动和公民新闻运动
3.1.1 两个运动与表达自由
3.1.2 倍受打击的两个运动
3.2 公共广播电视
3.2.1 公共广播电视与表达自由
3.2.2 内外交困的公共广播电视
3.3 新媒体
3.3.1 新媒体与表达自由
3.3.2 新媒体:一个关于表达自由的迷思
余论
参考文献
谢辞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帝国主义和思想管理:重读赫伯特·席勒[J]. 陈世华. 国际新闻界. 2013(02)
[2]新闻传媒在美国公民社会建构中的角色考察[J]. 姚劲松. 国际新闻界. 2013(01)
[3]失衡与流动:微博构建的话语空间研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 申玲玲. 国际新闻界. 2012(10)
[4]当代中国政治传播宏观效果研究的西方理论资源评析[J]. 陈晶晶. 国际新闻界. 2012(03)
[5]从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读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J]. 李彬,黄卫星. 新闻大学. 2012(01)
[6]“我们不自由的传播”: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J]. 陈世华. 国际新闻界. 2012(01)
[7]传播与我们时代的政治[J]. 王维佳. 读书. 2011(12)
[8]公共广播电视的钱、人与问责:多重模式,兼论中国传媒改革(下)[J]. 冯建三. 新闻大学. 2011(04)
[9]当前西方另类媒体研究的兴起与走向[J]. 罗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10]构建社会主义媒体的公共性和文化自主性?——重庆卫视改革引发的思考[J]. 赵月枝. 新闻大学. 2011(03)
博士论文
[1]论新闻自由权的具体化[D]. 牛静.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英美传统下的表达自由发展路径研究[D]. 李兆丰.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论微博客公共领域的建构[D]. 李琤.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新自由主义对中国影响研究[D]. 刘琼.长安大学 2009
[3]公民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D]. 王俊壹.苏州大学 2008
[4]论我国网络空间中的言论自由权[D]. 唐秀霞.中国海洋大学 2008
[5]新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D]. 张爱玲.新疆大学 2008
[6]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评析[D]. 王超.南昌航空大学 2008
[7]互联网络:公民言论自由实现平台和面对的挑战[D]. 周杰.复旦大学 2008
[8]论言论自由[D]. 李金龙.长春理工大学 2008
[9]论新闻自由的法律保障[D]. 初泽.黑龙江大学 2007
[10]论表达自由[D]. 吴海英.四川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87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38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