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公共讨论研究 ——以《人民日报》的“学校下放”讨论专栏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0 17:06
“学校下放”是“文革”时期教育革命的个案,《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党报,从1968年到1976年将近九年的时间专门开辟了一个讨论专栏刊登读者的来信和文章,号召全国革命群众分别就农村和城市中小学办学的问题开展讨论。参与者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学校下放”的讨论总共刊登了197期,发表了970余封(篇)来信和文章。讨论中折射出的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思想,反映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下大众言论在媒体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价值偏好。本文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导言部分对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四个方面作了简要的介绍和引言性的阐述。第一章,“学校下放”讨论的概述。本章介绍了“学校下放”讨论的由来、涵义及其发生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学校下放”讨论与公共讨论的契合点。本章首先概述了公共讨论的涵义,然后重点论述了公共讨论与“学校下放”讨论的关系。本文的观点是“学校下放”讨论属于公共讨论的范畴。第三章,“学校下放”讨论的共识。“学校下放”的讨论主要从四个方面达成了一致: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教学体制的改革——开门办学;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普及农村小学教...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学校下放”讨论的概述
第一节 “学校下放”讨论的由来
第二节 “学校下放”讨论的涵义
第三节 “学校下放”讨论的发生背景
一、“穷国办大教育”的困境
二、适龄儿童入学人数的激增
三、“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第二章 公共讨论与“学校下放”讨论的契合点
第一节 公共讨论的涵义
第二节 公共讨论与“学校下放”讨论的契合点
一、公共话语空间:“学校下放”讨论专栏的构建
二、社会公益性:农村和城市中小学改革的讨论
三、批判性:对教改中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批判
第三章 “学校下放”讨论的共识
第一节 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一、在政治上,解决了走什么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二、在思想上,改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三、在经济上,减轻了国家负担
四、在现实上,满足了农村大多数学龄儿童的入学需求
第二节 教学体制的改革——开门办学
一、开门办学批判了资产阶级唯心论的“天才史观”
二、开门办学提高了教育质量
三、开门办学减轻了国家负担
第三节 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
一、教师思想革命化
二、工分加补贴,实行民办公助
三、破除“师道尊严”
四、成立工农讲师团
第四节 普及农村小学教育,扫除文盲
一、批判“正规化、集中化”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二、党委领导重视,放手发动群众
三、开展多种办学形式
四、让更多的农村女青少年上学读书
第四章 “学校下放”争论的焦点
第一节 领导体制之争
一、应该单设教育革命委员会
二、没必要单设教育革命委员会
第二节 办学主体之争
一、工厂办
二、街道办
三、工厂、街道、公社合办
四、因地制宜
第三节 课程设置之争
一、外语课要不要?
二、历史课是否单开?
三、语文课是否单开?
四、物理、化学是否单独设课?
第五章 “学校下放”讨论的特点
第一节 泛政治化的讨论
一、泛政治化的表现
二、泛政治化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政治动员下的讨论
一、政治动员的涵义
二、政治动员的要素
第三节 阶级斗争下的“大民主”
一、毛泽东“大民主”观的内涵
二、阶级斗争下的“大民主”
第四节 注重公平的价值取向
一、公平的概述
二、“学校下放”讨论中彰显公平的思想
第六章 公共讨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公共讨论形成公众舆论
一、公众舆论的含义
二、公共讨论得以形成公众舆论
三、公众舆论有利于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第二节 公共讨论增强了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一、公共讨论提升了民众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二、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平之辨及其特质再认识[J]. 杨运强.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2]当代中国社会泛政治化现象分析[J]. 倪春纳.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2)
[3]1960年代教育改革的个案反思——对“侯王建议”与“学校下放”关系的思考[J]. 王献玲.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4)
[4]我国当代社会泛政治化因素分析[J]. 程龙.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01)
[5]公共利益、政治制度化与政治文明[J]. 马德普. 教学与研究. 2004(08)
[6]从泛政治化思维到职能分化思维的转换[J]. 吴凤梅.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4(05)
[7]现代教育同现代生产相结合的特征与趋势[J]. 史万兵. 复旦教育. 1992(01)
博士论文
[1]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及在中国的构建路径[D]. 王科.吉林大学 2010
[2]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 张茂聪.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 何光全.西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构建社会多元诉求的公共话语空间[D]. 毛毅.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D]. 陈矩弘.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8796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学校下放”讨论的概述
第一节 “学校下放”讨论的由来
第二节 “学校下放”讨论的涵义
第三节 “学校下放”讨论的发生背景
一、“穷国办大教育”的困境
二、适龄儿童入学人数的激增
三、“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第二章 公共讨论与“学校下放”讨论的契合点
第一节 公共讨论的涵义
第二节 公共讨论与“学校下放”讨论的契合点
一、公共话语空间:“学校下放”讨论专栏的构建
二、社会公益性:农村和城市中小学改革的讨论
三、批判性:对教改中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批判
第三章 “学校下放”讨论的共识
第一节 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一、在政治上,解决了走什么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二、在思想上,改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三、在经济上,减轻了国家负担
四、在现实上,满足了农村大多数学龄儿童的入学需求
第二节 教学体制的改革——开门办学
一、开门办学批判了资产阶级唯心论的“天才史观”
二、开门办学提高了教育质量
三、开门办学减轻了国家负担
第三节 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
一、教师思想革命化
二、工分加补贴,实行民办公助
三、破除“师道尊严”
四、成立工农讲师团
第四节 普及农村小学教育,扫除文盲
一、批判“正规化、集中化”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二、党委领导重视,放手发动群众
三、开展多种办学形式
四、让更多的农村女青少年上学读书
第四章 “学校下放”争论的焦点
第一节 领导体制之争
一、应该单设教育革命委员会
二、没必要单设教育革命委员会
第二节 办学主体之争
一、工厂办
二、街道办
三、工厂、街道、公社合办
四、因地制宜
第三节 课程设置之争
一、外语课要不要?
二、历史课是否单开?
三、语文课是否单开?
四、物理、化学是否单独设课?
第五章 “学校下放”讨论的特点
第一节 泛政治化的讨论
一、泛政治化的表现
二、泛政治化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政治动员下的讨论
一、政治动员的涵义
二、政治动员的要素
第三节 阶级斗争下的“大民主”
一、毛泽东“大民主”观的内涵
二、阶级斗争下的“大民主”
第四节 注重公平的价值取向
一、公平的概述
二、“学校下放”讨论中彰显公平的思想
第六章 公共讨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公共讨论形成公众舆论
一、公众舆论的含义
二、公共讨论得以形成公众舆论
三、公众舆论有利于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第二节 公共讨论增强了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一、公共讨论提升了民众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二、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平之辨及其特质再认识[J]. 杨运强.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2]当代中国社会泛政治化现象分析[J]. 倪春纳.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2)
[3]1960年代教育改革的个案反思——对“侯王建议”与“学校下放”关系的思考[J]. 王献玲.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4)
[4]我国当代社会泛政治化因素分析[J]. 程龙.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01)
[5]公共利益、政治制度化与政治文明[J]. 马德普. 教学与研究. 2004(08)
[6]从泛政治化思维到职能分化思维的转换[J]. 吴凤梅.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4(05)
[7]现代教育同现代生产相结合的特征与趋势[J]. 史万兵. 复旦教育. 1992(01)
博士论文
[1]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及在中国的构建路径[D]. 王科.吉林大学 2010
[2]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 张茂聪.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 何光全.西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构建社会多元诉求的公共话语空间[D]. 毛毅.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D]. 陈矩弘.福建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8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2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