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10:16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起源于民国时期,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职业教育经费政策体系,它涵盖了学生资助政策、教师薪酬政策、职业教育“专税”政策和社会捐助政策等。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初期的萌芽阶段、抗战时期的成型阶段以及抗战后的成熟阶段,不同阶段的政策内容各具特色并存在效果差异。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的演变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变动存在同构性;在国家意志与社会需求的驱动下,政策经历了从断续到连续、从零碎到系统、从需求诱致到强制主导的变迁过程。民国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的社会合法性源于“合文化传统”与“合利益性”;与“三民主义”价值取向的契合为其谋求了政治合法性;“官僚体制的助力和‘行政符号’的借用”是其行政合法性的基础。但是,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民国职业教育经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合法性的拷问与危机,主要表现为:在追求效率而导致公平正义的旁落、由低就业率和高辍学率折射出的政策效果低下、政策过程与政策实施中的程序性危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在经费来源、调拨、筹措、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科教兴国,中国智造:职业教育经费却捉襟见肘
        1.1.2 萧然独立,清雅千秋:那些民国才子的情怀往事
    1.2 研究综述
        1.2.1 现代国内外职业教育经费的研究
        1.2.2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制度分析法
        1.4.2 历史文献法
        1.4.3 比较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2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的演变历程
    2.1 民国初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的萌芽阶段(1912年—1937年)
        2.1.1 民国初期职业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
        2.1.2 民国初期职业教育的教师薪酬政策
        2.1.3 民国初期职业教育的“专税”政策
        2.1.4 民国初期职业教育的社会捐助政策
    2.2 民国中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的成型阶段(1938年—1945年)
        2.2.1 民国中期职业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
        2.2.2 民国中期职业教育教师薪酬政策
        2.2.3 民国中期职业教育“专税”政策
        2.2.4 民国中期职业教育的社会捐助政策
    2.3 民国后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的成熟阶段(1946年—1949年)
        2.3.1 民国后期职业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
        2.3.2 民国后期职业教育的教师薪酬政策
        2.3.3 民国后期职业教育的“专税”政策
3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流变的内在机理
    3.1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演变的多源流分析
        3.1.1 多源流分析策略的架构
        3.1.2 问题源流:经济转型与实业人才短缺的双重压力
        3.1.3 政策源流:职业教育实用主义价值取向
        3.1.4 政治源流:重塑职业教育的民主性与公平性
        3.1.5 “教师索薪运动”与“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多源流汇合开启“政策之窗”
    3.2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演变的动力机制
        3.2.1 外生性动力:自上而下的国家意志
        3.2.2 内生性动力:自下而上的需求诱导
    3.3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演变的特点
        3.3.1 经费政策变迁的路径:断续(零碎)——连续(系统)
        3.3.2 经费政策变迁的动力:内生性动力与外生性动力的统一
        3.3.3 经费政策变迁的方式:由需求诱致型变迁到强制主导型变迁
4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的实践基础及其反思
    4.1 教育政策的合法性界说
        4.1.1 合法性的内涵
        4.1.2 教育政策的合法性
    4.2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合法性的实践基础
        4.2.1 社会合法性: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经济价值观的共融
        4.2.2 政治合法性:民主价值、经济目标和政治统一的契合
        4.2.3 行政合法性:官僚体制的助力和“行政符号”的借用
    4.3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的反思
        4.3.1 价值选择危机:效率的追求与公平正义的旁落
        4.3.2 公共性危机:低就业率和高辍学率背后的质量隐忧
        4.3.3 程序性危机:行政意志的张扬与民主意识的缺失
5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经费政策的当代价值
    5.1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意愿:从被动到主动
    5.2 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从单一到多元
    5.3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从行政化到法治化
    5.4 职业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从随意性、封闭化到科学化、民主化
    5.5 职业教育资助类型:从救助型到发展型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民国教育的若干思考[J]. 田正平.  教育学报. 2016(04)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制度形成历程与发展状况——《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J]. 刘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22)
[3]民国职业学校教师的管理及待遇述论[J]. 冯志明,王志兵.  职业技术教育. 2016(19)
[4]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探析[J]. 杜琳琳.  高教学刊. 2016(11)
[5]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析[J]. 董凤.  职业教育研究. 2016(05)
[6]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述评[J]. 李峻,刘艳春.  职教论坛. 2016(13)
[7]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教育经费资助政策的研究[J]. 乌燕.  才智. 2016(10)
[8]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教师薪酬政策研究[J]. 刘艳春,李峻.  职业技术教育. 2016(06)
[9]浅析澳德美三国职业教育经费筹措保障体制及其启示[J]. 袁旖旎.  科技视界. 2016(04)
[10]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 刘艳春,李峻.  职教论坛. 2016(04)

博士论文
[1]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活研究[D]. 高盼望.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教育投入与人的现代化研究[D]. 王飞.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D]. 王永林.上海交通大学 2014
[4]当代中国阶层利益冲突与整合[D]. 虞满华.安徽师范大学 2014
[5]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 田坤明.西南财经大学 2014
[6]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D]. 罗银科.东北师范大学 2012
[7]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 陈光春.华中师范大学 2012
[8]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 任平.湖南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政策演变研究[D]. 李红梅.西南大学 2016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筹资多元化研究[D]. 董凤.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经费投入关系研究[D]. 董佳.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4]民国时期学生资助制度研究(1912-1949)[D]. 易卓霖.陕西师范大学 2015
[5]企业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研究[D]. 武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6]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D]. 谢婷.云南财经大学 2014
[7]民国时期普通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变迁研究[D]. 徐广丽.南京师范大学 2013
[8]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D]. 王江海.湖南农业大学 2013
[9]政府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与社会公平[D]. 隋晓杰.东北财经大学 2011
[10]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奉莉.西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34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34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9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