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4 14:53
  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与党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全部的理论活动都与中国发展的脉搏紧密相连,不论时局和潮流如何变化,他始终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新中国成立以前,李达为了满足当时实际斗争的需要,以笔为武器,著译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以后,李达把理论研究的目光转向了社会主义建设领域。他以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理论研究的依托,并且结合中国国情,在理论上论证和勾勒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蓝图。在专注理论阐述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其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李达时刻关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践,除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教育和法制建设外,还解读毛泽东著作、宣传毛泽东思想,及时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在结合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理论阐述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了其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由于受历史条件和自身理论因素的影响,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其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有历史局限性。然而,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理论成果中的一部分。贡献与失误、成就与缺点,都是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真实的... 

【文章来源】:西华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1 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国际背景
        2.1.2 国内背景
    2.2 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2.2 列宁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
        2.2.3 日本社会主义思想
    2.3 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演进历程
        2.3.1 专注理论阐述阶段
        2.3.2 结合实践阐述阶段
3 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3.1.1 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3.1.2 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3.1.3 无产阶级政党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
        3.1.4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
        3.1.5 无产阶级政党“拟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来指导建设
    3.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2.1 有步骤地“建立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
        3.2.2 “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
        3.2.3 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
        3.2.4 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发展商品生产”
    3.3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3.3.1 社会主义是“劳动者的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3.2 社会主义是“多数者的民主主义,是对于少数者的专政”
    3.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4.1 “无产阶级文化,必须改造资产阶级的文化,才能建设起来”
        3.4.2 “无产阶级国家必须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
        3.4.3 社会主义必须“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准”
    3.5 社会主义民生建设
        3.5.1 社会主义必须“提高劳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3.5.2 社会主义要“进行不同类型的专业教育”
        3.5.3 社会主义法律“是以民生为中心的”
4 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理论价值及历史局限性
    4.1 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4.1.1 科学性
        4.1.2 系统性
        4.1.3 实践性
    4.2 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4.2.1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视野
        4.2.2 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产生积极影响
        4.2.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观点、方法论启示
    4.3 李达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达的文化思想探析[J]. 李白鹤.  学习与探索. 2015(05)
[2]李达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中的贡献[J]. 丁俊萍,虞志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3]20世纪上半叶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J]. 刘明诗.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03)
[4]李达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民生特色[J]. 丁俊萍,虞志坚.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9)
[5]党的创始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以李大钊和李达为例[J]. 王丕琢.  红广角. 2012(08)
[6]论李达社会主义观的三重维度[J]. 丁兆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7]“李达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术研讨会要述[J]. 刘学礼.  中共党史研究. 2011(02)
[8]李达对唯物史观的多向度开展[J].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01)
[9]李达“两论”“解说”平议[J]. 王炯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03)
[10]李达唯物史观研究论析[J]. 黄修卓.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03)

博士论文
[1]李达民生思想研究[D]. 虞志坚.武汉大学 2014
[2]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丁兆梅.山东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李达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思想研究[D]. 肖迪.华中农业大学 2017
[2]论李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D]. 赵永帅.大连海事大学 2016
[3]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张腾.渤海大学 2015
[4]李达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贡献[D]. 李恒凤.广西民族大学 2015
[5]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郝旭燕.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论李达的社会主义观[D]. 权宗田.湖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36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36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a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