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在“印度时报”网络版报道中的投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23:04
国家形象研究始于“一战”时期,自此,在国内也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国内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刚刚步入正轨,但特定国家的新闻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依然是重要的议题。中印作为互为相邻的两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向来关注中国的一举一动,并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近些年,因为受西方媒体报道的影响,“中国威胁论”也频频被搬上舞台。本文选择在印度国内能代表政府观点的,独立访问量和点击率最高的“印度时报网”为研究对象,搜集2017年1月14日至2018年1月14日一年间的新闻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以分析中国在印度时报网报道中所投射的国家形象。在量化研究上,通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的报道数量、报道篇幅、发稿地点、新闻来源和新闻类型进行统计梳理,以分析印度时报网的报道规律;在质化研究上,通过对所有报道进行态度判定,对不同新闻来源和不同报道类型与报道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用文本分析法分析印度时报网报道中的中国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军事形象、社会形象和科技形象。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2017年间选取中国“十九大”和中印“洞朗对峙”事件进行案例分析,以选取不同国家媒体之间的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不同媒体的报道...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7年印度媒体与娱乐产业报告故本研究选择能代表印度主流英文媒体的《印度时报》的网络版②,以定量
图 2.1 每月报道频率分布家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是此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指向灯,由报道的能看出此国对他国的关注度。由图 2.1 显示,5 月、7 月、10 月为中国新闻最多的三个月,1 月到 4 月,11 月和 12 月是其对中国新期,以只发布了 21 条新闻的 12 月为甚。5 月的关键词是“一带一路(ne Road’或‘Belt and Road Forum’,简写是‘OBOR’)”和“(‘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简写为‘CPEC’)”。出的“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持反对和怀疑状态,此月的,更有中美间的南海问题吸引着印度媒体的目光。7 月因为中印边ia China dispute)的“洞朗对峙(Doklam standoff)”,报道自然也管中印之间一直都有边界争端和贸易逆差等问题存在,但是中国与
图 2.2 标题字段划分统计上方数据显示,印度时报网推送的 697 条新闻中,字数在 8-1题有 441 条,占总比率的 63.27%。时间的碎片化促成了用户方式的养成。简单明了的标题更易于阅读,受众也更能一目了。按照详细字数统计,标题字数为 9字的有 131条新闻,占全部的 10 字标题,有 108 条,占比 15.5%;11 字标题有 103 条,占比有 99 条,占比 14.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度媒体生存业态[J]. 汪平. 新闻战线. 2014(07)
[2]突发自然灾难报道中的国家形象理论评估模型研究[J]. 薛可,邓元兵,余明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12)
[3]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误区与问题[J]. 张昆. 中州学刊. 2013(07)
[4]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J]. 范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5]印度媒体反华报道及其对中印关系的影响[J]. 李忠林. 和平与发展. 2012(06)
[6]心理投射理论对电视综艺节目创新的作用[J]. 胡丹丹.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4)
[7]印度的“大国梦”与中国形象的媒体呈现——以《印度斯坦时报》涉华报道为例[J]. 严怡宁. 南亚研究季刊. 2012(02)
[8]中国形象战略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内涵[J]. 李思屈. 当代传播. 2012(03)
[9]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途径[J]. 门洪华,周厚虎. 国际观察. 2012(01)
[10]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以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10届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为例[J]. 江蓉,陈素珍.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11)
博士论文
[1]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印度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实态、要因及趋势研究[D]. 曹月娟.上海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2015年《印度时报》涉华报道网络评论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D]. 傅小龙.重庆大学 2016
[2]英国电视媒体BBC中国国家形象报道[D]. 朱伟婧.中共中央党校 2015
[3]2014年《印度时报》网络版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冼晓露.广西大学 2015
[4]基于相似性的汉语隐喻映射研究[D]. 吴智平.厦门大学 2014
[5]日本华文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D]. 侯金亮.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40659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7年印度媒体与娱乐产业报告故本研究选择能代表印度主流英文媒体的《印度时报》的网络版②,以定量
图 2.1 每月报道频率分布家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是此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指向灯,由报道的能看出此国对他国的关注度。由图 2.1 显示,5 月、7 月、10 月为中国新闻最多的三个月,1 月到 4 月,11 月和 12 月是其对中国新期,以只发布了 21 条新闻的 12 月为甚。5 月的关键词是“一带一路(ne Road’或‘Belt and Road Forum’,简写是‘OBOR’)”和“(‘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简写为‘CPEC’)”。出的“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持反对和怀疑状态,此月的,更有中美间的南海问题吸引着印度媒体的目光。7 月因为中印边ia China dispute)的“洞朗对峙(Doklam standoff)”,报道自然也管中印之间一直都有边界争端和贸易逆差等问题存在,但是中国与
图 2.2 标题字段划分统计上方数据显示,印度时报网推送的 697 条新闻中,字数在 8-1题有 441 条,占总比率的 63.27%。时间的碎片化促成了用户方式的养成。简单明了的标题更易于阅读,受众也更能一目了。按照详细字数统计,标题字数为 9字的有 131条新闻,占全部的 10 字标题,有 108 条,占比 15.5%;11 字标题有 103 条,占比有 99 条,占比 14.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度媒体生存业态[J]. 汪平. 新闻战线. 2014(07)
[2]突发自然灾难报道中的国家形象理论评估模型研究[J]. 薛可,邓元兵,余明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12)
[3]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误区与问题[J]. 张昆. 中州学刊. 2013(07)
[4]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J]. 范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5]印度媒体反华报道及其对中印关系的影响[J]. 李忠林. 和平与发展. 2012(06)
[6]心理投射理论对电视综艺节目创新的作用[J]. 胡丹丹.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4)
[7]印度的“大国梦”与中国形象的媒体呈现——以《印度斯坦时报》涉华报道为例[J]. 严怡宁. 南亚研究季刊. 2012(02)
[8]中国形象战略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内涵[J]. 李思屈. 当代传播. 2012(03)
[9]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途径[J]. 门洪华,周厚虎. 国际观察. 2012(01)
[10]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以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10届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为例[J]. 江蓉,陈素珍.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11)
博士论文
[1]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印度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实态、要因及趋势研究[D]. 曹月娟.上海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2015年《印度时报》涉华报道网络评论的中国国家形象呈现[D]. 傅小龙.重庆大学 2016
[2]英国电视媒体BBC中国国家形象报道[D]. 朱伟婧.中共中央党校 2015
[3]2014年《印度时报》网络版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冼晓露.广西大学 2015
[4]基于相似性的汉语隐喻映射研究[D]. 吴智平.厦门大学 2014
[5]日本华文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D]. 侯金亮.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40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4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