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多元族群和谐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1-10-27 00:44
1964年,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合并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成为法理上统一的国家。但对这个拥有120余个族群的新兴国家来说,如何处理族群间关系以及族群与国家建构间关系是影响整个国家能否维持长期稳定的关键性问题。独立后的坦桑尼亚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族群冲突或因族群矛盾而产生的国内动乱,各族群间和谐相处,从这个层面而言,坦桑尼亚的族群治理成就显著。着眼于这一判断,本文拟从历史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制度因素这三个较为集中性的角度就坦桑尼亚和谐族群关系形成的机理展开论述,以期推进我们对族群理论以及坦桑尼亚族群关系的理解。综合来看,坦桑尼亚在充分认识多元族群历史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积极政策,消解了独立前及独立初期各个族群在文化认同、政治权力和社会融合等方面利益分配的矛盾。从而基本实现120余个族群在这个多元族群国家中和谐共处。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1. 斯瓦希里文化
2. “族群”与“国家”概念界定
3. 族群与国家建构关系理论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1. 田野调查法
2. 文献分析法
(五) 研究内容
一、以史为基:族群团结初见端倪
(一) 相交融合:“无核心”的族群格局
(二) 团结雏形:对殖民统治的反抗
(三) 一反其道:殖民统治政策的客观推动
二、以文化人:文化调剂下的一体认同
(一) 纽带连接:共有语言及语言政策
(二) 有教无类:统一的国有教育促进族群和谐
(三) 我们都是“坦桑尼亚人”:促进多元族群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措施
三、政制为轴:政治体制推动下的族群和谐
(一) 团结核心:革命党的成立、发展及作用
1. 坦噶尼喀非洲人协会
2. 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
3. 坦桑尼亚革命党
(二) 法度为纲:寻求平等公正的选举制度
(三) 权力分配:酋长制问题的合理解决
(四) 乌贾马运动:精神凝结式的政治性大生产运动
1. “乌贾马运动”的历史根源
2. “乌贾马运动”的具体实施
3. “乌贾马运动”推动族群和谐
(五) 坦桑“国父”:尼雷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概念的演进轨迹与解读视角——兼评马克思的国家概念[J]. 王刚. 天中学刊. 2015(01)
[2]试论坦桑尼亚国家建构初期的机遇与挑战[J]. 王磊. 历史教学问题. 2014(03)
[3]“国家”概念的历史演绎——兼论昆廷·斯金纳的国家理论[J]. 张芳山,涂宪华. 理论月刊. 2011(08)
[4]试论尼雷尔的民族建构思想与实践[J]. 姜玉峰. 黑龙江史志. 2008(16)
[5]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J]. 刘中民.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8(03)
[6]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 钱雪梅. 民族研究. 2006(06)
[7]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J]. 乌小花. 广西民族研究. 2003(01)
[8]非洲国家民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乌贾马运动对坦桑尼亚民族建构的作用[J]. 李安山. 西亚非洲. 2002(04)
[9]略论“族群”概念的西方文化背景[J]. 蒋立松.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2(01)
[10]尼雷尔及其遗产[J]. 付吉军. 西亚非洲. 2001(03)
本文编号:3460525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1. 斯瓦希里文化
2. “族群”与“国家”概念界定
3. 族群与国家建构关系理论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1. 田野调查法
2. 文献分析法
(五) 研究内容
一、以史为基:族群团结初见端倪
(一) 相交融合:“无核心”的族群格局
(二) 团结雏形:对殖民统治的反抗
(三) 一反其道:殖民统治政策的客观推动
二、以文化人:文化调剂下的一体认同
(一) 纽带连接:共有语言及语言政策
(二) 有教无类:统一的国有教育促进族群和谐
(三) 我们都是“坦桑尼亚人”:促进多元族群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措施
三、政制为轴:政治体制推动下的族群和谐
(一) 团结核心:革命党的成立、发展及作用
1. 坦噶尼喀非洲人协会
2. 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
3. 坦桑尼亚革命党
(二) 法度为纲:寻求平等公正的选举制度
(三) 权力分配:酋长制问题的合理解决
(四) 乌贾马运动:精神凝结式的政治性大生产运动
1. “乌贾马运动”的历史根源
2. “乌贾马运动”的具体实施
3. “乌贾马运动”推动族群和谐
(五) 坦桑“国父”:尼雷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概念的演进轨迹与解读视角——兼评马克思的国家概念[J]. 王刚. 天中学刊. 2015(01)
[2]试论坦桑尼亚国家建构初期的机遇与挑战[J]. 王磊. 历史教学问题. 2014(03)
[3]“国家”概念的历史演绎——兼论昆廷·斯金纳的国家理论[J]. 张芳山,涂宪华. 理论月刊. 2011(08)
[4]试论尼雷尔的民族建构思想与实践[J]. 姜玉峰. 黑龙江史志. 2008(16)
[5]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J]. 刘中民.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8(03)
[6]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 钱雪梅. 民族研究. 2006(06)
[7]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J]. 乌小花. 广西民族研究. 2003(01)
[8]非洲国家民族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乌贾马运动对坦桑尼亚民族建构的作用[J]. 李安山. 西亚非洲. 2002(04)
[9]略论“族群”概念的西方文化背景[J]. 蒋立松.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2(01)
[10]尼雷尔及其遗产[J]. 付吉军. 西亚非洲. 2001(03)
本文编号:3460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6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