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
发布时间:2021-12-02 00:53
新中国成立后,思想界、文艺界展开了连续不断的批判、改造运动。文艺方针背离文学的功能,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日益扭曲,直至“文革”期间出现“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局面。浩然是建国以来,“左”的文学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所谓“政治化写作”,是指作家迎合或者根据当局的政治需要,为直接配合政治宣传,而以图解政策、图解社会、图解生活为创作手法的应景式的文艺写作。它是中国革命过程中,为适应革命的政治需要而被不断提倡起来的“左”倾文艺传统的产物,也是作家缺乏起码的文艺价值和文艺个性,而自觉不自觉地阿谀政治的结果。以浩然为典型的政治化写作,是建国以来极“左”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文艺标签。“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在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浩然的政治化写作进了剖析:首先,结合浩然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分析其如何通过故事结构表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等意识形态化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浩然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及创作经过、浩然创作活动与社会政治形势的对应关系,剖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发展过程。浩然早期的短篇小说可以解读为宣传性型文艺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几乎都是歌颂新中国农村移风易俗、公...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悄然归去的浩然
第一节 孤独的落幕
第二节 为谁写作
第二章 家庭出身和青年时代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歌者
一、从孤儿到户主
二、记者生涯
第二节 作家梦
一、一张“作家证”
二、从《红旗》到北京市文联
第三章 早期创作活动
第一节 “文革”前的短篇小说
一、主要作品集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创作经验
一、无产阶级理想人物的塑造
二、创作公式
第三节 评论界对浩然短篇小说的评价
一、肯定浩然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新事物的歌颂
二、批评浩然对阶级斗争表现不足
第四章 《艳阳天》的创作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 创作背景及经过
一、《艳阳天》的创作背景
二、《艳阳天》的创作经过
第二节 《艳阳天》的主要内容与改编
一、主要内容
二、《艳阳天》的版本差异与不同时期的推介
三、小说文本的外溢
第三节 阶级斗争的文学描述
一、《艳阳天》的创作特色
二、《艳阳天》里的阶级阵营与阶级矛盾
三、《艳阳天》关于阶级斗争的日常化、生活化的描述
第四节 评论界对《艳阳天》的解读与批判
一、“文革”时期的评论
二、“文革”后的评论
第五章 《金光大道》的创作及其影响
第一节 《金光大道》的创作经过及主要内容
一、《金光大道》创作经过
二、《金光大道》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
一、“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
二、“农业合作化”的文学叙述
第三节 《金光大道》的政治宣讲
一、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二、“高大全”的示范性与样板性
三、革命话语对日常生活的入侵
第四节 小说文本的外溢
一、小说文本的改编
二、电影《金光大道》的拍摄与影响
第五节 《金光大道》的相关评论
一、“文革”期间的评价
二、“文革”后的评价
第六章 “文革”中的经历及其它创作
第一节 “文革”期间经历
一、走红的农民作家
二、“文革”中两桩公案
第二节 《西沙儿女》的创作与影响
一、《西沙儿女》的创作
二、《西沙儿女》内容与特色
第三节 迎合与彷徨:《百花川》创作与修改
一、《百花川》的内容
二、从《三把火》到《百花川》
第四节 对“文革”期间浩然的评价
一、浩然作品的评价
二、对浩然“文革”表现的评论
第七章 “文革”后浩然的境况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遁走“泥土巢”
一、“文革”后的经历
二、“文艺绿化”工程
第二节 “文革”后的创作
一、“反思”过去寻找新出路
二、主要作品
三、对浩然“文革”后作品的评价
第八章 浩然作品的艺术分析
第一节 浩然创作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政策、主题与故事情节
第三节 语言特色
第九章 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
一、浩然晚年受到的批评
二、浩然政治化写作的逻辑分析
附录1 打倒“四人帮”后浩然在北京市文联恢复大会上的检讨
附录2 浩然关于老舍之死的第一次访谈
附录3 浩然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新时期文学中的浩然评价[J]. 刘晓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2]一个时代和一个作家——重评浩然和他的《艳阳天》[J]. 梁晓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0(06)
[3]浩然:逝去的背影[J]. 陈徒手. 百年潮. 2008(04)
[4]《金光大道》中的路线斗争叙事[J]. 李振. 齐鲁学刊. 2008(02)
[5]论《艳阳天》[J]. 叶君. 文艺争鸣. 2007(08)
[6]关于《金光大道》的几点思考[J]. 谭解文.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01)
[7]《艳阳天》重版感言[J]. 嘉陵.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4(04)
[8]从《苍生》看浩然的矛盾心态[J]. 杨长春. 文学自由谈. 1990(01)
[9]我的一个进步[J]. 浩然. 新闻与写作. 1989(06)
[10]旧轨与新机的缠结——从《苍生》返观浩然的创作道路[J]. 雷达. 文学评论. 1988(01)
本文编号:3527394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悄然归去的浩然
第一节 孤独的落幕
第二节 为谁写作
第二章 家庭出身和青年时代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歌者
一、从孤儿到户主
二、记者生涯
第二节 作家梦
一、一张“作家证”
二、从《红旗》到北京市文联
第三章 早期创作活动
第一节 “文革”前的短篇小说
一、主要作品集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创作经验
一、无产阶级理想人物的塑造
二、创作公式
第三节 评论界对浩然短篇小说的评价
一、肯定浩然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新事物的歌颂
二、批评浩然对阶级斗争表现不足
第四章 《艳阳天》的创作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 创作背景及经过
一、《艳阳天》的创作背景
二、《艳阳天》的创作经过
第二节 《艳阳天》的主要内容与改编
一、主要内容
二、《艳阳天》的版本差异与不同时期的推介
三、小说文本的外溢
第三节 阶级斗争的文学描述
一、《艳阳天》的创作特色
二、《艳阳天》里的阶级阵营与阶级矛盾
三、《艳阳天》关于阶级斗争的日常化、生活化的描述
第四节 评论界对《艳阳天》的解读与批判
一、“文革”时期的评论
二、“文革”后的评论
第五章 《金光大道》的创作及其影响
第一节 《金光大道》的创作经过及主要内容
一、《金光大道》创作经过
二、《金光大道》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
一、“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
二、“农业合作化”的文学叙述
第三节 《金光大道》的政治宣讲
一、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二、“高大全”的示范性与样板性
三、革命话语对日常生活的入侵
第四节 小说文本的外溢
一、小说文本的改编
二、电影《金光大道》的拍摄与影响
第五节 《金光大道》的相关评论
一、“文革”期间的评价
二、“文革”后的评价
第六章 “文革”中的经历及其它创作
第一节 “文革”期间经历
一、走红的农民作家
二、“文革”中两桩公案
第二节 《西沙儿女》的创作与影响
一、《西沙儿女》的创作
二、《西沙儿女》内容与特色
第三节 迎合与彷徨:《百花川》创作与修改
一、《百花川》的内容
二、从《三把火》到《百花川》
第四节 对“文革”期间浩然的评价
一、浩然作品的评价
二、对浩然“文革”表现的评论
第七章 “文革”后浩然的境况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遁走“泥土巢”
一、“文革”后的经历
二、“文艺绿化”工程
第二节 “文革”后的创作
一、“反思”过去寻找新出路
二、主要作品
三、对浩然“文革”后作品的评价
第八章 浩然作品的艺术分析
第一节 浩然创作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政策、主题与故事情节
第三节 语言特色
第九章 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
一、浩然晚年受到的批评
二、浩然政治化写作的逻辑分析
附录1 打倒“四人帮”后浩然在北京市文联恢复大会上的检讨
附录2 浩然关于老舍之死的第一次访谈
附录3 浩然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前新时期文学中的浩然评价[J]. 刘晓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2]一个时代和一个作家——重评浩然和他的《艳阳天》[J]. 梁晓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0(06)
[3]浩然:逝去的背影[J]. 陈徒手. 百年潮. 2008(04)
[4]《金光大道》中的路线斗争叙事[J]. 李振. 齐鲁学刊. 2008(02)
[5]论《艳阳天》[J]. 叶君. 文艺争鸣. 2007(08)
[6]关于《金光大道》的几点思考[J]. 谭解文.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01)
[7]《艳阳天》重版感言[J]. 嘉陵.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4(04)
[8]从《苍生》看浩然的矛盾心态[J]. 杨长春. 文学自由谈. 1990(01)
[9]我的一个进步[J]. 浩然. 新闻与写作. 1989(06)
[10]旧轨与新机的缠结——从《苍生》返观浩然的创作道路[J]. 雷达. 文学评论. 1988(01)
本文编号:3527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52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