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湄公河计划的区域合作实践与“湄公精神

发布时间:2021-12-10 17:33
  1957年10月,下湄公流域协作调查委员会(湄委会)成立,湄公河计划正式启动,直至1975年转型。其间,湄公河计划的区域合作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方面,在湄公河流域启动和建成一大批水电站、排灌站、水文站、气象站和试验农场等重要设施,并在航道改进及经济、社会诸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湄公河流域的持续开发和治理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行动和规范上逐步形成一系列颇具自身特色的实践特性。前者主要包括规划建设的整体性、合作领域的综合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和互动层次的跨域性等;后者则主要形成了以湄委会为中心的制度架构和全体一致、共识性决策、共同参与等规范原则,并孕育了以共同目标意识、超越政治分歧的团结意识和合作精神为核心内涵的区域合作"湄公精神"。这些实践特性及规范原则构成二战后新生的区域合作"亚洲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融入东南亚本地区域合作实践进程,成为"东盟方式"的重要规范来源。 

【文章来源】:东南亚研究. 2018,(06)CSSCI

【文章页数】:29 页

【文章目录】:
导 言
    一 湄公河流域早期区域合作与湄公河计划的启动
    二 湄公河计划的区域合作实践及其行动特性
    三 湄公河计划的区域合作规范特性与“湄公精神”的孕育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澜湄合作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J]. 刘卿.  国际问题研究. 2018(02)
[2]“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周边外交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以澜湄合作为例[J]. 卢光盛,别梦婕.  国际展望. 2018(01)
[3]亚远经委会区域合作实践与“亚洲方式”初创[J]. 郑先武.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12)
[4]澜湄合作机制视角下的水资源安全治理[J]. 邢伟.  东南亚研究. 2016(06)
[5]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与跨境安全治理[J]. 卢光盛,张励.  南洋问题研究. 2016(03)
[6]东南亚微区域合作与跨境安全[J]. 郑先武,李峰.  南洋问题研究. 2016(03)
[7]冷战前期美国对东南亚的援助政策变化——以湄公河大坝建设为视角[J]. 孙建党.  南洋问题研究. 2016(01)
[8]大湄公河水资源安全:多层治理及中国的政策选择[J]. 郭延军.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02)



本文编号:3533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533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5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