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建设的政治动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18:04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转型,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要促进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首先需要实现从“运动式”的动员模式向“法治化”的动员模式转型。“法治建设的政治动员”是一个“事实”与“价值”相结合的命题。法治,既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法理型政治秩序建构表征。而法治建设的政治动员中却隐藏着法治建设与政治动员之间共生性与功能性矛盾,即这两者之间存在內在矛盾。但在中国特殊的背景下,政治动员又是法治建设的必经阶段。法治建设的政治动员,涉及的要素很多,其中最关紧要者,是由主导者权威、主导者—对象互动、方式手段、认同聚合以及行动一致这五个要素所组成的理论结构。本文将围绕动员主导者自身凭借何种资源、与对象建立何种关系、依靠什么样的手段方式、设定何种目标、如何形成共识并获得动员对象的认同、最终实现两者之间的行动一致这一系列的基本问题,来解释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内在机制。具有最高权威的执政党以其强大的政治资源凝聚能力,而成为法治建设的政治动员主导者。决定凝聚资源有无道德感召力或思想支配力的意识形态、凝聚资源效率的组织网络以及凝聚资源效...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国家治理领域的革命
(一)国家治理转型的时代课题
(二)从“阶级”政治到“公共”政治
(三)从“运动式”管理到“法治化”治理
二、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动力问题
(一)动力来源
(二)动力主体
(三)动力输出模式
(四)动力机制
(五)动力系统
三、研究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政治动员视角
(一)政治动员的概念类型与研究概况
(二)从政治动员视角展开的法治研究概况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内在机理
一、法治建设政治动员命题确证
(一)事实命题: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系经政治动员启动
(二)价值命题:当代中国法治建设需经政治动员推进
二、法理型政治秩序的建构
(一)以法治为基础的政治信任
(二)法治政治的优势
三、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内在张力
(一)法治建设与政治动员的存在性共生
(二)法治建设与政治动员的功能性矛盾
四、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问题域
(二)分析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理论结构
第二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主体权威
一、内聚性的意识形态
(一)强大的思想领导能力
(二)基于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动员
(三)借助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动员
二、扩张性的组织网络
(一)执政党内部的组织结构
(二)执政党与党外主体的组织联系
(三)政党管理社会的组织化模式
三、体制化的权力结构
(一)政党组织对国家机构的嵌入
(二)以法律为标准的权力划分
四、权威的力量
第三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主体—对象互动
一、动员对象的法治主体性
(一)法治动员主导者—对象的双向互动
(二)法治主体的身份认同
二、法治社会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一)从全能政治到有限政治
(二)从低权利高义务到权利—权力的平衡
(三)法治化的政治参与
三、群众路线与法治社会化
(一)党群沟通逻辑的国家制度化
(二)党群沟通逻辑在法治动员中的形变
第四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方式手段
一、法治宣教
(一)媒介传播
(二)典型示范
(三)法治符号与法治仪式
二、组织控制
(一)身份的组织化控制
(二)受训控制
(三)考核控制
三、利益整合
(一)利益整合的非法治倾向
(二)利益的法治规整
四、新媒体与法治动员渠道扩展
(一)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议程设置
(二)网络动员的兴起
(三)反向动员
第五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认同聚合
一、执政合法性的法治建构
(一)执政资源的三种类型
(二)原有执政资源合法性效力的减弱
(三)以法治重构执政合法性基础
二、作为政治议题的法治建构
(一)政治议题下的法治演进
(二)作为政治改革突破口的法治
三、法治认同的意识形态建构
(一)法治的政治认同
(二)法治意识形态
第六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行动一致
一、“意识—机制—行动”的理论逻辑
(一)法治观念的塑造
(二)法治的制度建构
(三)法治的行为选择
二、理念供给与制度激励
(一)法治的价值观念供给
(二)动员负效与制度供给
(三)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政治激励—约束机制
三、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社会资本
(一)政治秩序的社会基础
(二)社会资本与公共治理社会化
(三)正式规则下的非正式合作安排
结论
一、从工具性法治到价值性法治
二、从动员法治到自觉法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动员及其效果:以反腐败为例[J]. 赖诗攀.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2]论法律意识形态[J]. 季卫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1)
[3]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基层党委依法执政的动力机制研究[J]. 陈发桂. 理论探讨. 2015(05)
[4]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发展的法治实践动力系统[J]. 龚廷泰.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5)
[5]作为制度变革的法治建设模式:一种统摄性法治理论的建构[J]. 欧阳景根. 政治学研究. 2015(04)
[6]公共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基[J]. 宋玉波,陈仲.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04)
[7]作为一种政治形态的政党-国家及其对中国国家建设的意义[J]. 陈明明. 江苏社会科学. 2015(02)
[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重建法治价值观[J]. 马长山.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1)
[9]论依法治国动力机制的嬗变[J]. 杨炼. 长白学刊. 2015(01)
[10]法治社会化:概念、内容与路径——基于“法治浙江”建设的经验[J]. 徐邦友. 观察与思考. 2015(0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研究(1949-1978)[D]. 董宝训.山东大学 2009
[2]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 叶笑云.复旦大学 2008
[3]“行政下乡”与依法行政研究[D]. 姚锐敏.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D]. 孙远东.苏州大学 2008
[5]行政法实施效果研究[D]. 王霁霞.中国政法大学 2008
[6]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 韩承鹏.复旦大学 2007
[7]F高级法院:司法运作与国家治理的嬗变[D]. 赖波军.四川大学 2006
[8]当代中国危机动员研究[D]. 吴开松.华中师范大学 2006
[9]预算、权力与民主:美国预算史中的权力结构变迁[D]. 章伟.复旦大学 2005
[10]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 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从政策治理到法律治理[D]. 陈俊.西南政法大学 2011
[2]中共政治动员研究[D]. 郭东峰.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忆苦思甜”运动中的政治动员模式研究(1963-1966)[D]. 安琪雅.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动员研究[D]. 关兴.华中师范大学 2008
[5]中国共产党法制观念的历史演变[D]. 袁付平.山东大学 2008
[6]中国政党立法问题探析[D]. 江小荃.山东大学 2007
[7]当代中国乡村政治动员研究[D]. 周政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7
[8]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探析[D]. 朱静.西南交通大学 2007
[9]中国政治现代化与法治建设研究[D]. 米振宏.河北大学 2005
[10]论民间法范畴的界定及法治实践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关系[D]. 张根强.西安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0722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国家治理领域的革命
(一)国家治理转型的时代课题
(二)从“阶级”政治到“公共”政治
(三)从“运动式”管理到“法治化”治理
二、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动力问题
(一)动力来源
(二)动力主体
(三)动力输出模式
(四)动力机制
(五)动力系统
三、研究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政治动员视角
(一)政治动员的概念类型与研究概况
(二)从政治动员视角展开的法治研究概况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内在机理
一、法治建设政治动员命题确证
(一)事实命题: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系经政治动员启动
(二)价值命题:当代中国法治建设需经政治动员推进
二、法理型政治秩序的建构
(一)以法治为基础的政治信任
(二)法治政治的优势
三、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内在张力
(一)法治建设与政治动员的存在性共生
(二)法治建设与政治动员的功能性矛盾
四、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问题域
(二)分析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理论结构
第二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主体权威
一、内聚性的意识形态
(一)强大的思想领导能力
(二)基于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动员
(三)借助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动员
二、扩张性的组织网络
(一)执政党内部的组织结构
(二)执政党与党外主体的组织联系
(三)政党管理社会的组织化模式
三、体制化的权力结构
(一)政党组织对国家机构的嵌入
(二)以法律为标准的权力划分
四、权威的力量
第三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主体—对象互动
一、动员对象的法治主体性
(一)法治动员主导者—对象的双向互动
(二)法治主体的身份认同
二、法治社会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一)从全能政治到有限政治
(二)从低权利高义务到权利—权力的平衡
(三)法治化的政治参与
三、群众路线与法治社会化
(一)党群沟通逻辑的国家制度化
(二)党群沟通逻辑在法治动员中的形变
第四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方式手段
一、法治宣教
(一)媒介传播
(二)典型示范
(三)法治符号与法治仪式
二、组织控制
(一)身份的组织化控制
(二)受训控制
(三)考核控制
三、利益整合
(一)利益整合的非法治倾向
(二)利益的法治规整
四、新媒体与法治动员渠道扩展
(一)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议程设置
(二)网络动员的兴起
(三)反向动员
第五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认同聚合
一、执政合法性的法治建构
(一)执政资源的三种类型
(二)原有执政资源合法性效力的减弱
(三)以法治重构执政合法性基础
二、作为政治议题的法治建构
(一)政治议题下的法治演进
(二)作为政治改革突破口的法治
三、法治认同的意识形态建构
(一)法治的政治认同
(二)法治意识形态
第六章 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行动一致
一、“意识—机制—行动”的理论逻辑
(一)法治观念的塑造
(二)法治的制度建构
(三)法治的行为选择
二、理念供给与制度激励
(一)法治的价值观念供给
(二)动员负效与制度供给
(三)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政治激励—约束机制
三、法治建设政治动员的社会资本
(一)政治秩序的社会基础
(二)社会资本与公共治理社会化
(三)正式规则下的非正式合作安排
结论
一、从工具性法治到价值性法治
二、从动员法治到自觉法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动员及其效果:以反腐败为例[J]. 赖诗攀.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2]论法律意识形态[J]. 季卫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5(11)
[3]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基层党委依法执政的动力机制研究[J]. 陈发桂. 理论探讨. 2015(05)
[4]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发展的法治实践动力系统[J]. 龚廷泰.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5)
[5]作为制度变革的法治建设模式:一种统摄性法治理论的建构[J]. 欧阳景根. 政治学研究. 2015(04)
[6]公共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基[J]. 宋玉波,陈仲.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04)
[7]作为一种政治形态的政党-国家及其对中国国家建设的意义[J]. 陈明明. 江苏社会科学. 2015(02)
[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重建法治价值观[J]. 马长山.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1)
[9]论依法治国动力机制的嬗变[J]. 杨炼. 长白学刊. 2015(01)
[10]法治社会化:概念、内容与路径——基于“法治浙江”建设的经验[J]. 徐邦友. 观察与思考. 2015(0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研究(1949-1978)[D]. 董宝训.山东大学 2009
[2]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 叶笑云.复旦大学 2008
[3]“行政下乡”与依法行政研究[D]. 姚锐敏.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D]. 孙远东.苏州大学 2008
[5]行政法实施效果研究[D]. 王霁霞.中国政法大学 2008
[6]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 韩承鹏.复旦大学 2007
[7]F高级法院:司法运作与国家治理的嬗变[D]. 赖波军.四川大学 2006
[8]当代中国危机动员研究[D]. 吴开松.华中师范大学 2006
[9]预算、权力与民主:美国预算史中的权力结构变迁[D]. 章伟.复旦大学 2005
[10]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 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从政策治理到法律治理[D]. 陈俊.西南政法大学 2011
[2]中共政治动员研究[D]. 郭东峰.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忆苦思甜”运动中的政治动员模式研究(1963-1966)[D]. 安琪雅.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新农村建设中的政治动员研究[D]. 关兴.华中师范大学 2008
[5]中国共产党法制观念的历史演变[D]. 袁付平.山东大学 2008
[6]中国政党立法问题探析[D]. 江小荃.山东大学 2007
[7]当代中国乡村政治动员研究[D]. 周政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7
[8]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探析[D]. 朱静.西南交通大学 2007
[9]中国政治现代化与法治建设研究[D]. 米振宏.河北大学 2005
[10]论民间法范畴的界定及法治实践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关系[D]. 张根强.西安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0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56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