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还是“本体”?—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04:20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当代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模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时至今日,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概括而言大体上可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结构的深度嵌入,深刻地重构了整个社会包括其各个单元既往的运行规则,同时也改变了互联网本身只是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功能角色;另一方面,互联网独特的技术架构与运行演变规律,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话模式,并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互联网新运行逻辑的认知成果或所谓“互联网思维”。意识形态作为社会观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关系也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正在变得更加复杂而多变,从而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互联网意识形态”这一问题本身的浮现,并逐渐演变为目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理论焦点。近年来,围绕着互联网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探讨,学界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是认为互联网具有意识形态传播功能,另一种则认为互联网自身也展现出意识形态属性。这两种观点和主张都有自身提出的理论依据和时代背景,但随着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深入,上述两类观点不...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2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由来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问题的由来: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一、“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一)意识形态涵义
(二)“意识形态属性”判定条件
二、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主要观点与局限性分析
(一)作为技术载体的互联网意识形态论
(二)作为技术自身的互联网意识形态论
(三)局限性分析
三、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审视
(一)“载体论”还是“本体论”
(二)基于载体与本体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分析
第二章 “载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
一、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政治维度
(一)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传播
(二)自由平等意识形态的传播
(三)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经济维度
(一)消费主义的流行
(二)共享意识的兴起
(三)服务价值的强化
三、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维度
(一)创新理念的普及
(二)知识权力的凸显
(三)网络文化的繁荣
四、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生活维度
(一)娱乐主义的盛行
(二)虚拟生存的异化
(三)绿色理念的深化
第三章 “本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属性
一、“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思维”研究方法
(二)“互联网思维”概念界定
二、互联网技术体系特点:互联网思维方式形成的技术前提
(一)“互联互通”:时空观念重组与互联思维的普及
(二)“去中心化”:对权力结构和权威意识的消解
(三)“拟态空间”:虚拟身份兴起与实体世界的解构
三、互联网思维特征:互联网运行逻辑的思维认知
(一)大数据思维
(二)众筹思维
(三)关系思维
(四)自组织思维
(五)不确定性思维
(六)分布式思维
第四章 “载体”与“本体”的双重变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
一、以互联网媒介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正在形成
二、互联网媒介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机制
(一)作为“载体”:互联网媒介环境对社会心理的干预
(二)作为“本体”:基于技术存在决定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偏向
三、媒介技术的社会化中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分析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化过程
(二)历时性与共时性:互联网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特征
(三)载体性与自主性:互联网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表现
四、交往关系中的互联网媒介意识形态分析
(一)互联网媒介技术形成的交往关系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交往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五、互联网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比较分析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互联网”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比较
(二)“互联网作为特殊意识形态”与“科技即意识形态”辨析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及其治理分析
一、“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一)“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内涵
(二)“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新特征
二、“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新意识形态的新挑战
(一)互联网载体意识形态功能治理难度的改变
(二)互联网自身意识形态功能的认知具有复杂性
三、“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创新构建的逻辑进路
(一)宏观上创新互联网意识形态构建理念:从监管到治理
(二)中观上调整互联网意识形态治理策略:从观念意识形态到技术意识形态
(三)微观上改进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方式:从官方话语形式到共识效用思维
四、“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实践应用:重构互联网意识形态中国话语权
(一)构建全新合作场域:推动“一带一路”信息的互联互通
(二)孵化民心连通方式:以数字化体验想象唤醒文化认同
(三)创新主题内容建构:打造“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跳出泛娱乐主义的怪圈[J]. 贾文山. 人民论坛. 2019(02)
[2]泛娱乐主义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 邢国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06)
[3]互联网平台责任:从监管到治理[J]. 叶逸群. 财经法学. 2018(05)
[4]网络意识形态的接受主体特征及建设原则[J]. 朱宏霜,周良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8(02)
[5]关于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论争[J]. 田海舰,黄逸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6]控制的危机与人工智能的未来情境[J]. 段伟文. 探索与争鸣. 2017(10)
[7]我国互联网法院设置问题研究[J]. 方帅. 电子知识产权. 2017(08)
[8]构筑全面从严治党的文化支撑——关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文化思考[J]. 冯鹏志. 理论视野. 2017(05)
[9]数据密集型、大数据与“第四范式”[J]. 董春雨,薛永红.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5)
[10]中国互联网监管的历史发展、特征和重点趋势[J]. 王融.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7(01)
博士论文
[1]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王爱玲.大连理工大学 2012
[2]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 屈勇.南京大学 2011
[3]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 杨礼富.苏州大学 2006
[4]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 张衍前.中共中央党校 2005
[5]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吴玉荣.中共中央党校 2004
[6]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D]. 段伟文.中国人民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互联网思维及其视域下的传统媒体转型[D]. 徐红.安徽大学 2015
[2]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的文化反思[D]. 梁培培.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微博传播的“蝴蝶效应”及舆情引导应用研究[D]. 桂全宝.西南大学 2012
[4]我国大众虚拟社区意见领袖舆论影响力研究[D]. 王培.东北师范大学 2009
[5]互联网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与应对[D]. 方晓强.河北师范大学 2006
[6]网络狂欢下的迷失[D]. 彭晶晶.华中师范大学 2005
[7]舆论监督的政治学解析[D]. 刘红梅.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3587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2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由来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问题的由来: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一、“意识形态”概念界定
(一)意识形态涵义
(二)“意识形态属性”判定条件
二、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主要观点与局限性分析
(一)作为技术载体的互联网意识形态论
(二)作为技术自身的互联网意识形态论
(三)局限性分析
三、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再审视
(一)“载体论”还是“本体论”
(二)基于载体与本体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分析
第二章 “载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属性
一、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政治维度
(一)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传播
(二)自由平等意识形态的传播
(三)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经济维度
(一)消费主义的流行
(二)共享意识的兴起
(三)服务价值的强化
三、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维度
(一)创新理念的普及
(二)知识权力的凸显
(三)网络文化的繁荣
四、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的生活维度
(一)娱乐主义的盛行
(二)虚拟生存的异化
(三)绿色理念的深化
第三章 “本体论”分析:互联网作为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属性
一、“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思维”研究方法
(二)“互联网思维”概念界定
二、互联网技术体系特点:互联网思维方式形成的技术前提
(一)“互联互通”:时空观念重组与互联思维的普及
(二)“去中心化”:对权力结构和权威意识的消解
(三)“拟态空间”:虚拟身份兴起与实体世界的解构
三、互联网思维特征:互联网运行逻辑的思维认知
(一)大数据思维
(二)众筹思维
(三)关系思维
(四)自组织思维
(五)不确定性思维
(六)分布式思维
第四章 “载体”与“本体”的双重变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
一、以互联网媒介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正在形成
二、互联网媒介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机制
(一)作为“载体”:互联网媒介环境对社会心理的干预
(二)作为“本体”:基于技术存在决定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偏向
三、媒介技术的社会化中的互联网意识形态分析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化过程
(二)历时性与共时性:互联网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特征
(三)载体性与自主性:互联网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意识形态表现
四、交往关系中的互联网媒介意识形态分析
(一)互联网媒介技术形成的交往关系
(二)互联网意识形态:交往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五、互联网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比较分析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互联网”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比较
(二)“互联网作为特殊意识形态”与“科技即意识形态”辨析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及其治理分析
一、“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一)“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内涵
(二)“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新特征
二、“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新意识形态的新挑战
(一)互联网载体意识形态功能治理难度的改变
(二)互联网自身意识形态功能的认知具有复杂性
三、“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意识形态创新构建的逻辑进路
(一)宏观上创新互联网意识形态构建理念:从监管到治理
(二)中观上调整互联网意识形态治理策略:从观念意识形态到技术意识形态
(三)微观上改进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方式:从官方话语形式到共识效用思维
四、“互联网意识形态+”的实践应用:重构互联网意识形态中国话语权
(一)构建全新合作场域:推动“一带一路”信息的互联互通
(二)孵化民心连通方式:以数字化体验想象唤醒文化认同
(三)创新主题内容建构:打造“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跳出泛娱乐主义的怪圈[J]. 贾文山. 人民论坛. 2019(02)
[2]泛娱乐主义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 邢国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06)
[3]互联网平台责任:从监管到治理[J]. 叶逸群. 财经法学. 2018(05)
[4]网络意识形态的接受主体特征及建设原则[J]. 朱宏霜,周良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8(02)
[5]关于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论争[J]. 田海舰,黄逸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6]控制的危机与人工智能的未来情境[J]. 段伟文. 探索与争鸣. 2017(10)
[7]我国互联网法院设置问题研究[J]. 方帅. 电子知识产权. 2017(08)
[8]构筑全面从严治党的文化支撑——关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文化思考[J]. 冯鹏志. 理论视野. 2017(05)
[9]数据密集型、大数据与“第四范式”[J]. 董春雨,薛永红.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5)
[10]中国互联网监管的历史发展、特征和重点趋势[J]. 王融.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7(01)
博士论文
[1]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王爱玲.大连理工大学 2012
[2]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 屈勇.南京大学 2011
[3]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 杨礼富.苏州大学 2006
[4]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D]. 张衍前.中共中央党校 2005
[5]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吴玉荣.中共中央党校 2004
[6]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D]. 段伟文.中国人民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互联网思维及其视域下的传统媒体转型[D]. 徐红.安徽大学 2015
[2]互联网信息消费异化的文化反思[D]. 梁培培.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微博传播的“蝴蝶效应”及舆情引导应用研究[D]. 桂全宝.西南大学 2012
[4]我国大众虚拟社区意见领袖舆论影响力研究[D]. 王培.东北师范大学 2009
[5]互联网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与应对[D]. 方晓强.河北师范大学 2006
[6]网络狂欢下的迷失[D]. 彭晶晶.华中师范大学 2005
[7]舆论监督的政治学解析[D]. 刘红梅.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03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60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