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监察制度的虚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6 20:19
斯大林时期苏共监察制度的虚位,与苏共高度集中的权力体制紧紧相连,尤其是与后来越来越严重的个人专断、盛行领袖崇拜和迷信、民众的思想保守和官僚特权加剧密切联系。本选题试图梳理和分析苏共监察制度从建立到虚位的演变,从制衡机制和监察制度等方面入手,对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再探索。这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我国现阶段中国执政党的监察制度建设以及政权巩固具有现实借鉴意义。论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思路等。第二章:苏共监察制度的建立与逐步虚位,基于对相关史料的研究,文章探索了苏共监察制度从建立到虚位的变化过程。第三章:苏共监察制度虚位的表现。考察了苏共监察制度的虚位对苏联社会,尤其是对苏联政治领域造成的严重影响,即在苏联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特权阶层、干部任用严重失察的现象,以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清洗运动,这些都是由苏共监察制度的虚位引发的恶果。第四章:苏共监察制度虚位的根源。为探索苏共监察制度的虚位的根源,笔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及领导人个人性格四个主要方面入手分析,继而得出结论:单一经济结构造成社会结构的单一性,致使...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苏共监察制度的建立与逐步虚位
第一节 苏共监察制度建立的背景
第二节 列宁关于苏共监察制度的建构与完善的思考
第三节 苏共监察制度的建立与逐步虚位
第三章 苏共监察制度虚位的表现
第一节 不受监督的大清洗运动
第二节 特权阶层出现和干部任用失去监察
第四章 苏共监察制度虚位的根源
第一节 列宁时期砌就的政治基座
第二节 国家主义导向的工业化的诉求
第三节 现代民主法治文化的缺失
第四节 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第五章 苏共监察制度虚位的启示
第一节 完善监察制度的制度设计
第二节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权力监控机制运行
第三节 营造民主法治氛围,增强执政的合法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列宁关于党的中央机关设计思想[J]. 林怀艺.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03)
[2]以史为鉴:苏联解体原因与启示的再思考[J]. 孙大为,杨增岽. 兰州学刊. 2009(03)
[3]前苏联解体原因再探——从民族政策、制衡机制视角分析[J]. 罗显华,刘新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4]20世纪20年代初俄共(布)党员干部的特殊化[J]. 孙凌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3)
[5]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J]. Л.С.列昂诺娃,康晏如. 国外理论动态. 2007(02)
[6]市场经济对人发展的影响[J]. 王在华. 发展. 2005(07)
[7]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J]. 李晓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01)
[8]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J]. 陈力丹. 新闻知识. 2003(11)
[9]网络中的舆论监督[J]. 何源. 当代传播. 2002(06)
[10]关键在于造就一个新的用人机制——关于党管干部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 田广清,王智瞳. 理论探讨. 2000(02)
本文编号:3611110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苏共监察制度的建立与逐步虚位
第一节 苏共监察制度建立的背景
第二节 列宁关于苏共监察制度的建构与完善的思考
第三节 苏共监察制度的建立与逐步虚位
第三章 苏共监察制度虚位的表现
第一节 不受监督的大清洗运动
第二节 特权阶层出现和干部任用失去监察
第四章 苏共监察制度虚位的根源
第一节 列宁时期砌就的政治基座
第二节 国家主义导向的工业化的诉求
第三节 现代民主法治文化的缺失
第四节 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第五章 苏共监察制度虚位的启示
第一节 完善监察制度的制度设计
第二节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权力监控机制运行
第三节 营造民主法治氛围,增强执政的合法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列宁关于党的中央机关设计思想[J]. 林怀艺.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03)
[2]以史为鉴:苏联解体原因与启示的再思考[J]. 孙大为,杨增岽. 兰州学刊. 2009(03)
[3]前苏联解体原因再探——从民族政策、制衡机制视角分析[J]. 罗显华,刘新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4]20世纪20年代初俄共(布)党员干部的特殊化[J]. 孙凌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3)
[5]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J]. Л.С.列昂诺娃,康晏如. 国外理论动态. 2007(02)
[6]市场经济对人发展的影响[J]. 王在华. 发展. 2005(07)
[7]论当代中国权力监督体系[J]. 李晓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01)
[8]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J]. 陈力丹. 新闻知识. 2003(11)
[9]网络中的舆论监督[J]. 何源. 当代传播. 2002(06)
[10]关键在于造就一个新的用人机制——关于党管干部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 田广清,王智瞳. 理论探讨. 2000(02)
本文编号:3611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61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