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尼亚进程与欧洲认同建构 ——基于学生流动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24 23:10
欧洲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自1987年以来实行的伊拉姆斯学生流动项目已经支持了近200万大学学生参与了跨境流动,而且其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而1999年29国高等教育的部长们在波罗尼亚宣言正式宣称要在2010年建立一个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将欧洲教育一体化全面纳入制度化建设”;2003年柏林公报则进一步确认“学生、学者和管理人员的流动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根本”(毕家驹,2004)。十年前开始的波罗尼亚进程虽然不是欧盟本身的创意,但是波罗尼亚进程的很多倡议与行动和欧盟的高等教育倡议与行动重合(Terry,2008),而且欧盟也已经从前期启动到后期运行全面介入波罗尼亚进程的发展并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波罗尼亚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欧盟高等教育改革的思维和方向,研究该进程对于研究欧盟教育改革进程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建立欧洲集体认同是为了减少欧盟和其成员社会之间的“民主和合法性赤字”(Walkenhorst,2009),可以说高等教育的一体化被认为是构建欧洲认同和欧洲公民身份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和条件,欧洲联盟已经并且正在将高等教育一体化特别是学生跨境流动作为培养和加...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问题和文献综述
(一) 整体思路
(二) 基本概念的界定
1.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与波罗尼亚进程
2. 欧洲认同
3. 学生流动计划
“伊拉姆斯计划”
“伊拉姆斯世界计划”
(三) 研究方法
(四) 文章结构
(五) 文献综述
1. 波罗尼亚进程与欧洲认同的发展
2. 学生流动
3. 关于欧洲高教一体化与认同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欧洲高教一体化及欧洲认同的历史和理论建构
(一) 欧洲联盟关于认同的构建:历史视角
1. 欧洲一体化理论与欧洲认同
1) 理性主义
2) 超国家主义
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
交往主义
建构主义
2. 关于欧洲认同的建构理论
3. 欧盟关于欧洲认同的重要政策文件和关键项目
(二) 欧洲教育一体化分析
1. 关于欧盟教育领域的合作(政策制定)
1) 波罗尼亚进程启动前的欧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发展史
2) 波罗尼亚进程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和政策文件
2. 制度障碍的扫除(制度设计)
(三) 高教一体化与欧洲认同:理论框架
第三章 波罗尼亚进程与欧洲认同的相关性
(一) 高教一体化制度的执行(执行能力与效果)
1. 波罗尼亚进程在欧盟层面的总体推进与落实
1) 官方报告对波罗尼亚进程发展的分析和评估
ⅰ) 学位
ⅱ) 学分
ⅲ) 文凭说明
ⅳ) 质量保障
ⅴ) 联合课程与学位项目
2 ) 独立报告对波罗尼亚进程的分析与评估
3 ) 学生流动
ⅰ) 学生流动的总体进展
ⅱ) 伊拉姆斯计划执行与认同
2. 欧盟成员国对政策的落实--案例分析
1) 德国
2) 法国
3) 英国
4) 芬兰
5 )其他国家
(二) 波罗尼亚进程对欧洲认同的影响
1. 从认同的变量看欧洲认同
1) 对里斯本互认公约的认知
2) 大众对于欧盟活动的参与
3) 民众不参加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的原因分析
ⅰ) 选举参与率
ⅱ) 欧洲民众不参加投票的原因分析
4) 学生流动与选举投票率的关系
5) 从四个具体变量看民众对于欧盟的认可度
6) 不同年龄段民众对欧盟的认可度
2. 各年度受调查者对自己身份的认可度演变
3. 波罗尼亚对于欧洲共有知识的建构
4. 对欧洲认同的检验: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1) 金融危机对欧洲高等教育财政及学生流动的直接影响
2) 从欧债危机各方反应看欧洲认同的建构效果
(三) 主要发现及其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洲一体化理论中的自由政府间主义[J]. 张曙光,张胜军. 国际论坛. 2011(03)
[2]德国的博洛尼亚改革与高等教育学制与学位结构变迁[J]. 孙进. 复旦教育论坛. 2010(05)
[3]欧洲文化认同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互动[J]. 朱定秀. 高教探索. 2009(06)
[4]博洛尼亚进程和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J]. 李婧. 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8(11)
[5]欧洲高等教育区一体化与多元化并存的合理性、实质及其启示[J]. 王超. 外国教育研究. 2008(02)
[6]博洛尼亚进程中的芬兰高等教育政策调整[J]. 马晓洁,李盛兵.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1)
[7]欧洲求学新途径——欧盟伊拉斯谟高等教育交流计划[J]. 刘万亮. 神州学人. 2007(11)
[8]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集体认同的建构[J]. 邱芝.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7(04)
[9]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认同论析[J]. 吴志成,龚苗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浅析欧共体/欧盟的“伊拉斯谟计划”[J]. 潘学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博士论文
[1]欧洲联盟的集体认同研究[D]. 李明明.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欧洲认同的建立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D]. 杨德超.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43637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问题和文献综述
(一) 整体思路
(二) 基本概念的界定
1.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与波罗尼亚进程
2. 欧洲认同
3. 学生流动计划
“伊拉姆斯计划”
“伊拉姆斯世界计划”
(三) 研究方法
(四) 文章结构
(五) 文献综述
1. 波罗尼亚进程与欧洲认同的发展
2. 学生流动
3. 关于欧洲高教一体化与认同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欧洲高教一体化及欧洲认同的历史和理论建构
(一) 欧洲联盟关于认同的构建:历史视角
1. 欧洲一体化理论与欧洲认同
1) 理性主义
2) 超国家主义
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
交往主义
建构主义
2. 关于欧洲认同的建构理论
3. 欧盟关于欧洲认同的重要政策文件和关键项目
(二) 欧洲教育一体化分析
1. 关于欧盟教育领域的合作(政策制定)
1) 波罗尼亚进程启动前的欧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发展史
2) 波罗尼亚进程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和政策文件
2. 制度障碍的扫除(制度设计)
(三) 高教一体化与欧洲认同:理论框架
第三章 波罗尼亚进程与欧洲认同的相关性
(一) 高教一体化制度的执行(执行能力与效果)
1. 波罗尼亚进程在欧盟层面的总体推进与落实
1) 官方报告对波罗尼亚进程发展的分析和评估
ⅰ) 学位
ⅱ) 学分
ⅲ) 文凭说明
ⅳ) 质量保障
ⅴ) 联合课程与学位项目
2 ) 独立报告对波罗尼亚进程的分析与评估
3 ) 学生流动
ⅰ) 学生流动的总体进展
ⅱ) 伊拉姆斯计划执行与认同
2. 欧盟成员国对政策的落实--案例分析
1) 德国
2) 法国
3) 英国
4) 芬兰
5 )其他国家
(二) 波罗尼亚进程对欧洲认同的影响
1. 从认同的变量看欧洲认同
1) 对里斯本互认公约的认知
2) 大众对于欧盟活动的参与
3) 民众不参加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的原因分析
ⅰ) 选举参与率
ⅱ) 欧洲民众不参加投票的原因分析
4) 学生流动与选举投票率的关系
5) 从四个具体变量看民众对于欧盟的认可度
6) 不同年龄段民众对欧盟的认可度
2. 各年度受调查者对自己身份的认可度演变
3. 波罗尼亚对于欧洲共有知识的建构
4. 对欧洲认同的检验: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1) 金融危机对欧洲高等教育财政及学生流动的直接影响
2) 从欧债危机各方反应看欧洲认同的建构效果
(三) 主要发现及其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洲一体化理论中的自由政府间主义[J]. 张曙光,张胜军. 国际论坛. 2011(03)
[2]德国的博洛尼亚改革与高等教育学制与学位结构变迁[J]. 孙进. 复旦教育论坛. 2010(05)
[3]欧洲文化认同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互动[J]. 朱定秀. 高教探索. 2009(06)
[4]博洛尼亚进程和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J]. 李婧. 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8(11)
[5]欧洲高等教育区一体化与多元化并存的合理性、实质及其启示[J]. 王超. 外国教育研究. 2008(02)
[6]博洛尼亚进程中的芬兰高等教育政策调整[J]. 马晓洁,李盛兵.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1)
[7]欧洲求学新途径——欧盟伊拉斯谟高等教育交流计划[J]. 刘万亮. 神州学人. 2007(11)
[8]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集体认同的建构[J]. 邱芝.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7(04)
[9]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认同论析[J]. 吴志成,龚苗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浅析欧共体/欧盟的“伊拉斯谟计划”[J]. 潘学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博士论文
[1]欧洲联盟的集体认同研究[D]. 李明明.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欧洲认同的建立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D]. 杨德超.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43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64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