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8 10:20
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成立时间比较早、规模发展比较大、时间坚持比较长和抗战经验比较多的革命根据地。成立初期,党就高度重视对苏区人民的教育工作,使教育为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为提高根据地军民的阶级觉悟和文化知识服务;为造就苏维埃政府各方面所需的人才服务。其中普通教育中的列宁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今天我国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改革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探究和发掘其中的精华思想,践行其中积极有益的做法。文章主要研究了从1927年黄麻起义开始到1937年红二十八军及便衣队与国民党卫立煌部队达成停火协议这一时间段的列宁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段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从群众的切身物质利益和认识水平出发,一步一步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的。通过文献综合分析法、学科交叉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将整个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全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绪论、正文和结束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文章主体部分共包含四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设立的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是从鄂豫皖苏区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背景、文化背景等具体的现实状况来进行阐述的...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设立的历史条件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设立的历史条件
一、鄂豫皖苏区的地理位置
二、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背景
三、鄂豫皖苏区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的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1927.秋-1930.2)
二、产生阶段(1930. 3-1931.4)
三、发展阶段(1931. 5-1932. 10)
四、坚持阶段(1932. 11-1937.秋)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常识教育
二、阶级斗争教育
三、形势政策教育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课堂教学内容与革命斗争相统一
二、开展群众性识字扫盲运动
三、成立赤色学生和教师联合会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阶级分析法
第二节 共产党人现身说教法
第三节 宣传法
第四节 实践教育法
第五节 设计教学法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一、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与提高群众觉悟相结合
二、既灌输革命思想又进行革命斗争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相结合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坚持党管教育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系统方法
三、坚持以群众切身利益为中心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四、坚持一切从工农群众认识水平实际出发
五、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知识提高同步进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区儿童教育的创新[J]. 曹慧.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2]毛泽东阶级分析法探微[J]. 姚茂权. 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 2011 (02)
[3]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及经验[J]. 肖小华. 理论月刊. 2009(10)
[4]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模式及其历史地位[J]. 唐金培. 中州学刊. 2008(06)
[5]理想与现实:列宁小学的再阐释[J]. 许金华,李水弟. 教育评论. 2007(02)
[6]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 李爱华,雷骥. 思想·理论·教育. 2006(07)
[7]鄂豫皖苏区教育述论[J]. 徐修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8]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J]. 路海江. 史学月刊. 1994(06)
[9]鄂豫皖苏区教育述略[J]. 霍文达. 教育评论. 1987(03)
[10]鄂豫皖苏区教育概述[J]. 邹时炎,霍文达.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4)
硕士论文
[1]中央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谢敏霞.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实践教育法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 张瑞云.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 李荣新.安徽医科大学 2015
[4]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谢思明.西南交通大学 2014
[5]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建设(1927.11-1932.10)[D]. 高顺涛.郑州大学 2013
[6]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之研究[D]. 刘月婷.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1331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设立的历史条件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设立的历史条件
一、鄂豫皖苏区的地理位置
二、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背景
三、鄂豫皖苏区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的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1927.秋-1930.2)
二、产生阶段(1930. 3-1931.4)
三、发展阶段(1931. 5-1932. 10)
四、坚持阶段(1932. 11-1937.秋)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常识教育
二、阶级斗争教育
三、形势政策教育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课堂教学内容与革命斗争相统一
二、开展群众性识字扫盲运动
三、成立赤色学生和教师联合会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阶级分析法
第二节 共产党人现身说教法
第三节 宣传法
第四节 实践教育法
第五节 设计教学法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一、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与提高群众觉悟相结合
二、既灌输革命思想又进行革命斗争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相结合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坚持党管教育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系统方法
三、坚持以群众切身利益为中心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四、坚持一切从工农群众认识水平实际出发
五、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知识提高同步进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区儿童教育的创新[J]. 曹慧.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2]毛泽东阶级分析法探微[J]. 姚茂权. 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 2011 (02)
[3]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及经验[J]. 肖小华. 理论月刊. 2009(10)
[4]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模式及其历史地位[J]. 唐金培. 中州学刊. 2008(06)
[5]理想与现实:列宁小学的再阐释[J]. 许金华,李水弟. 教育评论. 2007(02)
[6]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 李爱华,雷骥. 思想·理论·教育. 2006(07)
[7]鄂豫皖苏区教育述论[J]. 徐修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8]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J]. 路海江. 史学月刊. 1994(06)
[9]鄂豫皖苏区教育述略[J]. 霍文达. 教育评论. 1987(03)
[10]鄂豫皖苏区教育概述[J]. 邹时炎,霍文达.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4)
硕士论文
[1]中央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谢敏霞.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实践教育法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 张瑞云.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 李荣新.安徽医科大学 2015
[4]中央苏区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谢思明.西南交通大学 2014
[5]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建设(1927.11-1932.10)[D]. 高顺涛.郑州大学 2013
[6]克伯屈设计教学法之研究[D]. 刘月婷.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71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67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