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0 11:35
掌控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显明的意识形态特质,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近代以来,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中国政党,都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进行过探索,既有宝贵经验,也留下了沉重教训,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的话语权建设取得了主导地位。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出现了淡化趋势,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巩固和发展。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立足国情、审时度势,在学术性与政治性、专业性与系统性、历史性与时代性、中国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中探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设的践行路径,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谋得应有地位。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问题概述
第一节 近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诞生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观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特质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探索历程——以国、共两党为例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经验教训
一、国民党对文化战线的“清剿”
二、国民党唯心哲学的炮制
三、国民党党化教育的推行
四、三民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缺陷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探索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兴起与博弈
二、新中国成立十七年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确立与失衡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重构与繁荣
第三章 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第一节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面临的国际挑战
一、全球化场域下西方政治及学术话语的渗透
二、信息化背景下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侵蚀
第二节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面临的国内困境
一、非主流话语的干扰
二、话语表达的误区
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四、学术评价机制的失效
第四章 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新导向
第一节 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第二节 专业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第三节 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第四节 中国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第五章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构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建设
第二节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意识培育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设的践行机制
一、信仰驱动机制
二、思想交锋机制
三、实践检验机制
四、民众转化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参与课题项目
所获奖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注重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专业性[J]. 孙正聿. 中国共青团. 2017(02)
[2]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J]. 吴朝国,孙群. 思想教育研究. 2013(09)
[3]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立体化建构[J]. 胡钦太. 学术月刊. 2013(03)
[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 张骥,申文杰.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1(01)
[5]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合理化重建[J]. 安维复. 学术月刊. 2010(09)
[6]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主析“马学”、“西学”与“国学”之关系[J]. 程恩富,何干强.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4)
[7]冷热专业流变五十年[J]. 黄艾禾. 中国新闻周刊. 2007(37)
[8]论政治信仰[J]. 井中雪.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9]论网络传播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J]. 张静,周三胜.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6)
本文编号:3698814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问题概述
第一节 近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诞生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观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特质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探索历程——以国、共两党为例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经验教训
一、国民党对文化战线的“清剿”
二、国民党唯心哲学的炮制
三、国民党党化教育的推行
四、三民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缺陷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探索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兴起与博弈
二、新中国成立十七年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确立与失衡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重构与繁荣
第三章 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第一节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面临的国际挑战
一、全球化场域下西方政治及学术话语的渗透
二、信息化背景下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侵蚀
第二节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面临的国内困境
一、非主流话语的干扰
二、话语表达的误区
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四、学术评价机制的失效
第四章 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新导向
第一节 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第二节 专业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第三节 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第四节 中国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第五章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构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建设
第二节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意识培育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建设的践行机制
一、信仰驱动机制
二、思想交锋机制
三、实践检验机制
四、民众转化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参与课题项目
所获奖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注重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专业性[J]. 孙正聿. 中国共青团. 2017(02)
[2]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J]. 吴朝国,孙群. 思想教育研究. 2013(09)
[3]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的立体化建构[J]. 胡钦太. 学术月刊. 2013(03)
[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 张骥,申文杰.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1(01)
[5]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合理化重建[J]. 安维复. 学术月刊. 2010(09)
[6]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主析“马学”、“西学”与“国学”之关系[J]. 程恩富,何干强.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04)
[7]冷热专业流变五十年[J]. 黄艾禾. 中国新闻周刊. 2007(37)
[8]论政治信仰[J]. 井中雪.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9]论网络传播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J]. 张静,周三胜.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6)
本文编号:3698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69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