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5 03:55
  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诸多新的风险与挑战。国家认同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它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和应对风险与挑战最重要的心理基石。一个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发展必须要有本国公民对国家的共同情感作为基础前提。在当今时代,民族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高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因此,加强对本国公民的国家认同教育,以提升其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愈来愈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关注的重点。我国由于人口多、民族构成复杂,面对风云变幻的复杂国际化形势,社会思想的统一和共识凝聚的难度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党和国家更加高度重视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问题,并在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提升公民的国家认同问题上作出了持续的努力。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希望,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生力军,因此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公民教育的应然议题。国家认同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在新时代,中国公民教育如何结合当前时代特征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显得尤为重要。正因此...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及选题界定
        1.2.1 国家认同
        1.2.2 公民教育
        1.2.3 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特点、目标与路向
    1.3 文献综述
        1.3.1 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1.3.2 公民教育研究
        1.3.3 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重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2 大学生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的现状
    2.1 样本选择及问卷设计
        2.1.1 样本选择
        2.1.2 问卷设计
    2.2 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
        2.2.1 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
        2.2.2 大学生经济认同现状
        2.2.3 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
        2.2.4 大学生社会认同现状
    2.3 大学生公民教育现状
        2.3.1 学校公民教育现状
        2.3.2 家庭公民教育现状
        2.3.3 社会公民教育现状
        2.3.4 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
3 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主要障碍及归因
    3.1 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主要障碍
        3.1.1 学校公民教育教学资源较欠缺
        3.1.2 家庭对公民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3.1.3 公民教育的社会氛围有待优化
        3.1.4 大学生自身公民教育意识薄弱
    3.2 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障碍归因
        3.2.1 公民教育理念陈旧
        3.2.2 公民教育内容散乱
        3.2.3 公民教育方法单一
        3.2.4 公民教育的社会保障不足
4 公民教育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对策
    4.1 强化“公民教育本质是国家认同教育”的公民教育理念
        4.1.1 把公民教育本质是国家认同教育的理念深植于心
        4.1.2 把公民教育本质是国家认同教育的理念力践于行
    4.2 完善公民教育中的国家认同内容体系
        4.2.1 完善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政治认同内容
        4.2.2 完善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经济认同内容
        4.2.3 完善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文化认同内容
        4.2.4 完善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社会认同内容
    4.3 丰富公民教育方法体系,促成大学生国家认同内化
        4.3.1 公民教育一般方法的丰富完善
        4.3.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4.4 健全公民教育保障体系,夯实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社会基础
        4.4.1 提供国家政策保障
        4.4.2 加大物质投入保障
        4.4.3 完善社会支持保障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973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973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e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