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清代书院经费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07 21:41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历史悠久。书院最早出现于唐代,设置不普遍,规模小;到两宋时期,书院具有了相对完整的规章制度,形成了独有的办学特色;后经元明数百年的发展,到清朝时期,书院已遍及全国,成为了与官学相辅而行的教育机构,具有教徒授课、刊印出版图书、祭祀等功能。而这些功能发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书院经费的多寡。书院经费是书院讲学研究以及开展日常活动的物质保障,关系着书院的兴衰发展。本文主要利用地方志及相关文献资料,围绕书院经费问题展开,采用了图表分析、比较分析、综合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对书院经费的来源途径、支出方式进行重点分类探究,与此同时,创新思维,对不同时期书院经费的来源、不同地域用于书院建设的经费、不同等级书院经费收支进行差别分析,探析其中的原因,研究书院经费与清朝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绪论部分就选题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第一章,清代的书院政策。本章主要梳理清代朝廷对书院的相关政策,受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统治者意愿的影响,清代朝廷针对书院出台了不同的政策,或限制或支...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
        2.难点
        3.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
        1.书院经费
        2.时间范围
        3.地域范围
一、清代的书院政策
    (一)顺治、康熙年间(1644—1722 年),书院形成发展期
    (二)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 年),书院的繁盛期
    (三)嘉庆、道光、咸丰年间(1796—1861 年),书院低落期
    (四)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 年),书院转型演变期。
二、清代书院的经费来源
    (一)官府拨给
        1.皇帝御赐
        2.政府拨置
    (二)官绅捐赠
        1.地方官捐赠
        2.士绅捐赠
    (三)民众捐赠
        1.商人捐赠
        2.妇女捐赠
        3.其他各界人士捐赠
    (四)书院自营
        1.经营学田
        2.出租铺产、发商生息
        3.出版书籍
    (五)小结
三、清代书院的经费支出
    (一)建设支出
        1.书院建设及修葺支出
        2.书院教学设施及文具支出
    (二)人员支出
        1.教职工经费支出
        2.生童经费支出
    (三)活动支出
        1.祭祀支出
        2.书籍刊印支出
        3.其他支出
    (四)盈利本金
    (五)小结
四、清代书院的经费收支差异
    (一)不同时期书院经费来源差异
        1.朝廷政策的影响
        2.经济发展商品化程度的影响
    (二)不同地域用于书院建设的经费差异
    (三)不同等级书院经费收支差异
五、书院经费与清朝政治、经济、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书院经费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1.书院经费充足有利于王朝政治稳定
        2.政权的稳定促进书院经费的筹措
    (二)书院经费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1.书院自主经营促进经济的发展
        2.经济发展有利于书院经费筹措
    (三)书院经费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1.书院经费充足有利于文化建设
        2.文风振兴有利于书院经费筹措
    (四)清朝书院经费来源对今日高校的借鉴
        1.稳定政府拨款
        2.重视民间捐赠
        3.完善经费捐赠的激励引导机制
        4.增加自我经营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91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991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5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