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唯物史观视域下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观念的普及与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生态文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在这个总布局中,最为关键的任务便是如何协调好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内在契合。在以整体性为原则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这是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结构性问题。解决这个结构性问题,必须依赖生态文明制度的创新。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创新的迫切需求。在这个背景下,本文致力于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初步探索,力图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提供方向性的参考。文章首先确定研究的基础论域,即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本质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指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基于资源和环境生态化的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更新和创造。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制度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制度维度上的基本观点为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策略,才能彰显其独有的现实意义。随后,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与生产方式变迁、社会功能整合的内在关联及其人学意蕴等三个方面剖析了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唯物史观意蕴,使生态文明制度创新问题深层次地嵌入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理论剖析的基础上,致力于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策略探索。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确立了“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整体主义”与“可持续发展”四个基本原则,框定了策略探索的有效方向。以此为指导,简要勾勒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管理体制及法律保障机制创新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观念创新等三方面内容的策略探索框架。总之,在唯物史观的基本视域下,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有效策略,彰显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唯物史观 生态文明 制度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0-0;X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一、论文的选题背景8
-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8-9
- 第二节 研究现状9-13
- 一、国外研究现状9-11
- 二、国内研究现状11-13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5
- 一、研究的内容13
- 二、创新和不足13-14
- 三、主要研究方法14-15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基础论域15-25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内涵15-17
- 一、制度15-16
- 二、制度创新16
- 三、生态文明制度创新16-17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17-22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17-19
-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观19-20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制度维度20-22
- 第三节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意义22-25
- 一、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手段22-23
- 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构23-24
- 三、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对全球生态文明建构提供借鉴24-25
- 第二章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唯物史观意蕴25-33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与生产方式的变迁25-27
-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25-26
- 二、物质利益的需要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直接动力26-27
- 三、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必然要求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27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与社会整合功能的完善27-30
- 一、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与经济整合28-29
- 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与政治整合29
- 三、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与社会观念整合29-30
- 第三节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人学意蕴30-33
- 一、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使命30-31
- 二、人类的需求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动因31
- 三、人的主体地位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关键和核心31-33
- 第三章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原则33-40
- 第一节 以人为本33-35
-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以人为本33-34
- 二、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34-35
- 第二节 公平正义35-36
-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公平正义35-36
- 二、公平正义与生态文明制度创新36
- 第三节 整体主义36-37
- 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主义36-37
- 二、整体主义与生态文明制度创新37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37-40
- 一、可持续发展38
- 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制度创新38-40
- 第四章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策略40-47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创新40-42
- 一、从整体性出发,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创新40-41
- 二、从系统性出发,协调好生态文明制度建构关系41-42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管理体制及法律保障机制创新42-44
- 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创新42
- 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法律保障机制创新42-44
- 第三节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文化制度创新44-47
- 一、将生态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4-45
- 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45
- 三、发展生态公益事业,重视生态文明实践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3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培育;走向人类文明的新境界──读《生态文明论》[J];求索;2000年02期
2 廖福霖;建设生态文明,永葆地球青春常驻[J];生态经济;2001年08期
3 徐春;“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召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志尚;在“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上的致辞[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朱孔来;;论生态文明[J];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10期
7 姬振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牛生霞;和谐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J];协商论坛;2005年05期
9 孔云峰;;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重庆行政;2005年04期
10 王玉芹;刘磊;胡爱荣;;浅谈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J];江苏环境科技;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建丽;于爱春;徐婷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刘芳;佟维;;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3 王虹;;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政府职能转变[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周秀芸;;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庆棠;;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井文涌;;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指导思想[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曾凤括;;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文桢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田富;;生态文明建设刍议[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10 邱成;;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浅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才金;生态文明不可或缺[N];湖北日报;2003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罗国杰;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N];科技日报;2000年
3 常绍舜;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最高形式[N];社会科学报;2000年
4 张国光;简评《生态文明论》[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种筱娜;生态文明村带旺生态旅游经济[N];珠海特区报;2006年
6 记者 乔宇 欧春坪;五年内生态文明村百分之百[N];珠海特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乔宇;一村一策建特色生态文明村[N];珠海特区报;2006年
8 潘广杰;生态文明重在建设[N];本溪日报;2007年
9 蔡永飞;建设生态文明的几个认识误区[N];中国工业报;2007年
10 黄慧诚;科学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悦;基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4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刁尚东;我国特大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8 邱建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9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洋;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龙;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范式转换”关系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张中卫;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4 鲁长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0年
5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高蕾;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8 吴菲琼;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郭秋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涛;信息技术对生态文明的支撑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唯物史观视域下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40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