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走向世界的踯躅:黎庶昌西洋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6 02:24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惊碎了清王朝的迷梦,把腐朽的清王朝推进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这样的局面下,清王朝不得不融入国际社会,派遣驻外使臣来处理国际事务。黎庶昌就是驻外使臣之一。他对晚清王朝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黎庶昌的西洋观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夷夏观向近代西洋观转变的过程,其转变的动力来源于自己“实欲求益国家,非苟为纸上空谈”的追求,而出任驻外使臣为其转变提供了契机。黎庶昌对于西洋的早期认识仅限于西方的坚船利炮,所以在他看来除了这些西方一无是处,所以他建议皇帝,不要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要用中国传统的礼仪气节来巩固人心。黎庶昌出使欧洲五年、担任驻日公使六年,游历了许多国家,目睹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为此他还写了《西洋杂志》一书,给国人还原了一个文明富裕的西方鲜活形象。这些对其内心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他旧有的对西方世界的认识。黎庶昌对西方新的认识是指导他对外交涉的思想前提,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当时清政府的外交方针政策。但是,毕竟黎庶昌是中国传统社会培养出来的,尽管他目睹了了西方文明,在他内心深处封建传统思想依旧根深蒂固,他很难突破内心封建桎梏。本文以黎庶昌的西洋观为研究对象,在收...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黎庶昌的时代与生平
    一、从“天朝上国”到被“蛮夷”打败
        (一) 两次鸦片战争的剧痛
        (二) 经世致用与西学东渐的影响
        (三) 洋务外交的开展
    二、黎庶昌及其外交生涯
        (一) 家世与成长
        (二) 上书皇帝与曾门四弟子
        (三) 出使欧洲与日本
        (四) 热心洋务事业
第二章 黎庶昌的西洋观概述
    一、实欲求益国家,非苟为纸上空谈
    二、从传统夷夏观到近代西洋观
        (一) 传统的夷夏观
        (二) 摒弃夷夏观,采用师夷制夷
        (三) 敬慎守约,遇不可则固争
    三、西洋观的内涵
第三章 黎庶昌对西方社会的认知
    一、夷狄蛮邦与坚船利炮认识的冲突
    二、对西方社会物质文明的认知
        (一) 街道及交通
        (二) 工业生产
        (三) 西方货币
    三、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认知
        (一) 英国的政治制度
        (二) 西班牙的政治制度
        (三) 德、法的政治制度
        (四) 日本的政治制度
        (五) 对清王朝政治的担忧
    四、对西方社会世俗风尚和文化的认知
        (一) 世俗风尚
        (二) 学校教育
        (三) 公园与自然景色
    五、与郭嵩焘对西方社会认知的比较
第四章 黎庶昌的和局观
    一、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心态
        (一) 心态形成的原因
        (二) 心态形成的体现
    二、对中外强弱的认识
    三、以抚为主、力持和局的努力
    四、文化外交—对和局的另类诉求
    五、与曾纪泽和局观的比较
第五章 黎庶昌西洋观的延伸—日本观
    一、黎庶昌两度出使日本
    二、“琉球问题”、朝鲜问题交涉中的日本观
    三、与黄遵宪日本观的比较
第六章 黎庶昌西洋观的特点和评价
    一、黎庶昌西洋观的认识途径与特点
        (一) 认识途径
        (二) 西洋观的特点
    二、黎庶昌西洋观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23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4023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d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