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29 21:06

  本文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留给西方世界的是这样一种时代现状,古典时代已悄然隐退,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经历了双重去魅的过程,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已然不是神灵居住的地方,简言之,人类生活世界经历了双重“非灵化”的过程。在新的历史阶段资本和技术开始统治人类的现实生活,人类在资本主义的大生产中逐渐被物化,精神随之变得荒漠化,人类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家园。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主体性问题日益显露出来。精神分析学的日益发展使得人们第一次深入到人的精神层面研究人的心理结构问题。在新的历史阶段,人类开始关注自身,个体生存问题日益成为众多思想流派的研究重点,时代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一批对社会积极反思的思想家开始重新关注社会现实,继承和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释的思想新潮。其中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发展所形成的众多流派以及结出的丰富思想成果统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在西方世界传播和发展的特殊思想成果,西方马克思主义共同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在不断的历史演进中却结出了众多纷繁不同的理论成果,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时代影响,当然,其中也不乏许多与马克思主义相背离的理论。但无论怎样,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20世纪西方世界重要的理论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自身却发生了理论转移,西方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不断的把马克思主义阐释为人本主义思潮的一种,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人本主义的阐释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自身理论与马克思理论的嫁接。从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出发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点,对人的研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话题,本文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关注入手,系统梳理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发展历程,纵向解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人学观的发展脉络,横向比较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对人关注的侧重点。运用比较的视野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异同,重点澄清关于马克思人的学说中的几种误解,以期还原马克思对人解释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本文主要是从比较探析的视角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为理论武器,以人的问题为其批判核心,从人本主义出发,重新关注人的时代处境,努力通过理论批判的方式对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寻人自由解放的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现实批判的基础上给人类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反思,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理论成果,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立足于西方社会中人的现实处境,提出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新方案,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历史影响。其人本思想注重社会现实,针对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给予揭露,冲破了传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狭隘解释的经济话语体系,把矛头从政治经济领域扩大到文化领域,从文化的角度去批判人的异化,关注人的问题,孜孜追求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尤为明显的缺失与局限。如: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马克思的本意,是马克思主义从一种错误的解释走向另一种错误的解释;并且其批判的矛头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没有提出真正实现人解放的正确途径,其理论带有乌托邦色彩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因其时代处境以及理论局限,在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中不断偏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向,不可避免的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人存在和发展的研究状况。纵向解释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内在逻辑,简要分析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对马克思进行人本主义解释所形成的主要哲学流派以及他们的人学思想。努力从整体性上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试图把马克思进行人本主义解释的历史倾向。第二部分: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基本内容。首先,对人之存在和本质进行追问。对人的本质思考一直以来是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发展的中心问题。其次,横向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人学观点。最后,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合理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第三部分:澄清关于马克思人的学说中的几种误解。首先,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不存在“人学空场”。其次,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最后,并不存在“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历史区别。这一部分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澄清关于马克思人的学说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唯心主义本质,还原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第四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时代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传统,对人的自由发展之路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但不可避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也具有其思想本身的局限性。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人学观 自由与解放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089.1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2-32
  •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概述12-17
  •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倾向的凸显17-27
  • (三) 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27-32
  • 第二章 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主要内容32-51
  • (一) 对人以及人之本质的追问32-38
  • (二) 人的存在方式38-40
  • (三) 人的需要40-41
  • (四) 现代人的异化问题41-51
  • 第三章 澄清关于马克思人的学说中的几种误解51-61
  • (一)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不存在“人学空场”51-55
  • (二) 马克思主义不等于人本主义55-59
  • (三) 不存在“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对立59-61
  •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时代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61-68
  •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时代影响61-64
  •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对我国的启示64-66
  • (三)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观中寻找人类解放的真实之路66-68
  • 结语68-70
  • 参考文献70-73
  • 致谢73-7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启示[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2 姚黎明;虚拟生存: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新视域[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张敏;;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周涛;;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对象的误区探析[J];消费导刊;2007年07期

5 张艳;;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他人道德”[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马蒙;;马克思主义人学核心思想与当代[J];消费导刊;2010年01期

7 胡凯;王灵芝;;网络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J];学术论坛;2010年03期

8 宋德勇;路日亮;;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现实的个人”刍议[J];江汉论坛;2010年11期

9 李劲;;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成就、困境与建构方向[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彭立春;;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求索;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蕾韬;;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注解[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贾英健;姚雅婷;;风险社会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创新[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3 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4 武晟;;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三个“统一性”[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5 陈媛;;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崔自铎;;马克思主义人学定位简析[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8 黄楠森;;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讨论[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张三元;;论人的尊严的实现方式——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楠森;;代序 进一步建设、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崔自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定位[N];光明日报;2000年

2 邢贲思;马克思主义人学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许三飞;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N];解放军报;2010年

4 牛献忠(作者系人事部规划财务司副处长);邓小平人才思想及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继承和发展[N];中国人事报;2004年

5 张友谊;以创新的精神回答和解决时代课题[N];人民日报;2004年

6 戴维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箐;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看和谐社会的构建[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李宏伟;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中国化[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杨红美;马克思主义进步观的人学向度及其现实意义[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4 毛隆凤;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新增城市人口“市民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帅;“斯密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破解[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高宇航;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7 吴朋朋;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探析[D];安徽大学;2016年

8 谢一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消费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胡丽玲;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自我实现问题[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敏;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实践[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405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5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