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青铜兵器对现代餐具设计的美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夏商周青铜兵器对现代餐具设计的美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世界文明史经历了三大时代,即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与之相对应,我国古代兵器亦经历了石兵、铜兵、铁兵三个阶段,而青铜兵器的产生发展都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仰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通过青铜兵器文化对现代产品美学进行设计分析,从现代产品中解读夏、商、周青铜兵器的民族风貌和文化特征。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
【关键词】: 夏商周 青铜兵器 美学分析
【分类号】:TS972.23
【正文快照】: 1夏商周青铜兵器文化源起的美学背景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新石器时代末期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的过渡阶段。人们已经逐渐掌握冶炼红铜、制作铜器的技术,无论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是齐家文化,均有铜器的遗迹。青铜器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文化从“铜石并用时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毛振伟,张巽,,彭子成;古代青铜兵器中主要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J];光谱实验室;1996年05期
2 黄宗玉;廖灵敏;;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青铜兵器的锈蚀形态和特征[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1年02期
3 杨小刚;邹后曦;金普军;王永威;赵丛苍;凌雪;;开县余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兵器与工具金相学研究[J];文博;2013年02期
4 田如月;;殷墟挡住17亿的财路?[J];英才;2004年07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飞;;贵州夜郎时期青铜兵器综述[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2 郭淑珍;;先秦及秦代攻防武器发展概论[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3 李飞;;贵州夜郎时期青铜兵器综述[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贾莹;苏荣誉;;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学考察与研究[A];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C];2004年
5 廉海萍;谭德睿;吴则嘉;苏立民;李晋;章国英;;东周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明;“青铜兵器库”[N];北京日报;2001年
2 赵丛苍;十年析兵 出匣吐光[N];中国文物报;2014年
3 李力;青铜兵器和防护装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冯源;吴越春秋剑气寒[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俞伟超;世纪之交话考古[N];中国文物报;2001年
6 王宁;清水江开启文明记忆[N];贵州日报;2004年
7 钟少异;谈兵论战说“戈”字[N];中国国防报;2002年
8 俞伟超;世纪之交话考古[N];中国文物报;2001年
9 赵争耀;秦俑九大谜团新解[N];科技日报;2009年
10 霍巍;探秘成都 古蜀文化的遗宝[N];成都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琦茗;川渝地区出土先秦时期青铜兵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金伟;中国北方地区先秦时期青铜兵器纹饰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杨丁;山东地区商西周青铜兵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田丽梅;吉林省博物院藏传世先秦青铜兵器初步整理[D];吉林大学;2009年
5 毛洪东;关中地区出土西周青铜兵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攀;江淮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兵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彭峪;湖南地区出土东周青铜兵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刘渝;巴蜀文化青铜兵器的虎图形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张杨力铮;从出土青铜兵器组合看商、西周时期军队配备与作战方式及其演进[D];西北大学;2014年
10 陈苗;山西地区出土两周时期青铜兵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夏商周青铜兵器对现代餐具设计的美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4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41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