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民意愿调查
本文关键词:望城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民意愿调查
【摘要】: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乡村旅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不但在旅游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更是扮演着我国农业产业调整的重要角色。乡村旅游也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为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势必会牵扯到农民的基本利益,本研究就是立足农民视角,在整个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以及在相关农业政策下,围绕农民、土地、乡村旅游等因素,探索农民最真实的思考。根据本研究的需要,笔者做了大量的访谈调查。将访谈调查资料整理成文本,并利用QSR NVivo 10进行编码分析,整理成1个一级核心树:望城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民意愿;4个二级类属群:农民职业转化意愿、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评价、土地流转意愿、利益诉求意愿及表达方式;13个三级节点群:外出打工、想参与农家乐、不愿意被流转或征收、愿意被流转或征收、对流转或征收表示中立、对补偿额度不满意、补偿机制不合理、上访、找媒体曝光、阻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评价、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消极评价、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中立评价。共得到87个自由节点,其中农民职业转化意愿类属群自由节点25个,覆盖率0.1909;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评价类属群自由节点22个,覆盖率0.2494;土地流转意愿类属群自由节点13个,覆盖率0.1886;益诉求意愿及表达方式类属群自由节点27个,覆盖率0.3580。在三级节点群中,节点数最多是“外出打工”,共21个节点;覆盖率最高的是“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消极评价”节点,覆盖率为0.1803。根据覆盖率高低及节点数的多少,可以判断出农民对待某一问题或主题的主要意愿的不同程度的侧重。通过对研究数据的比对和归纳发现:①在农民职业转化方面,外出打工占已成为农民的普遍意愿。②关于土地流转意愿,受访者态度分化明显,但不愿意被流转或征收的农民意愿表达相对较为强烈。③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评价,农民的积极评价较少,且原因相对单一。消极评价所占比重较大,原因也相对比较多。④在利益诉求意愿及表达方式方面,农民的意愿表达较为强烈。其诉求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方面,而表达方式也不乏阻工等激烈形式。
【关键词】:乡村旅游 农民意愿 土地流转 征地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F3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3
- 1.1 背景9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 1.3 研究内容10
- 1.3.1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10
- 1.3.2 乡村旅游与土地流转10
- 1.3.3 乡村旅游与征地补偿10
- 1.3.4 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结构10
- 1.4 研究方法10-13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13-22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6
- 2.1.1 乡村旅游13-14
- 2.1.2 农民意愿14
- 2.1.3 土地流转14-15
- 2.1.4 征地补偿15-16
- 2.1.5 农业产业结构16
- 2.2 文献综述16-22
- 2.2.1 国外研究综述16-18
- 2.2.2. 国内研究综述18-22
- 3 调查区域概况22-27
- 3.1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22-26
- 3.1.1 基本情况22-23
- 3.1.2 主要特点23-26
- 3.2 存在问题26-27
- 4 数据采集与处理27-34
- 4.1 调查过程27-29
- 4.1.1 调查地的选取及确定27
- 4.1.2 访谈主题27-28
- 4.1.3 访谈过程28-29
- 4.2 调查资料处理29-34
- 4.2.1 访谈资料的整理29
- 4.2.2 访谈资料的归纳29
- 4.2.3 描述性分析与NVivo质性分析29-34
- 5 结果与讨论34-44
- 5.1 当地农民的职业转化意愿34-35
- 5.2 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评价35-37
- 5.3 当地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37-39
- 5.4 农民的利益诉求意愿及表达方式39-44
- 6 结论44-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慧;朱斌斌;;湖北省旅游服务业与增进就业探究[J];中国商贸;2009年17期
2 何金菊;杨定华;;自由化背景下我国旅游服务业的问题和对策浅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8期
3 李永宠;;论旅游服务业[J];经济问题;2013年12期
4 王新祝;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城”的设想──世界级旅游品牌[J];浦东开发;2000年07期
5 唐俊雅;从福州市民对旅游服务业的认知谈本地旅游市场的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郭荣朝;我国旅游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李平;我国旅游投资存在的误区及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8 周娜;;湖南旅游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9 周永博,谢雨萍,李肇荣;乡村旅游标准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宋柏松 ,刘荣增 ,张志杰;围绕增强“六个力”促进旅游大发展[J];河南科技;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德显;;关于河南“旅游立省”问题之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2 周哲;洪国志;;对等开放,深化粤港旅游合作[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3 申葆嘉;;“战略与学术”:旅游发展的共同使命[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杨志英;叶岱夫;;区域旅游中人地互感景观的理论与实践[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5 刘宇;刘敏;吴泰岳;谭家伦;刘建国;;通州区京郊旅游发展报告[A];2012年首都旅游产业研究报告[C];2012年
6 蒋洪南;;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标准化建设[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杨京华;;贵州省六盘水市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探索[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维;曾克峰;;旅游目的地系统及其核心竞争力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9 李阳;;后十二运时代,加快发展我市旅游服务业的对策建议[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10 周旭霞;;旅游业的拓展方向: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陶小爱 通讯员 夏亮;长沙欲成国内首个现代旅游服务业城市[N];湖南日报;2011年
2 田文杰;我市召开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组会议[N];晋中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佳宁;推进全市文化旅游服务业又快又好发展[N];承德日报;2012年
4 特派记者 王芬兰;狮城经验助力苏州滨湖旅游服务业[N];苏州日报;2013年
5 江苏记者站 周伟明;“形象贸易”,,演绎江苏旅游别样天空[N];中国旅游报;2006年
6 安阳市旅游局局长 张建国;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实现旅游工作新突破[N];安阳日报;2007年
7 ;借鉴外地经验 强力开发旅游三产服务业[N];洛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覃敏笑 李涵颖;做好旅游市场恢复重建工作 努力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8年
9 乔木邋河北记者站 李勇;河北红色旅游成为地方经济“助推器”[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江苏记者站 周伟明;苏州旅游从“园林清唱”到“城市合唱”[N];中国旅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碧莎;我国旅游市场秩序的演变、评价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程南洋;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韩春鲜;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5年
5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锦宏;喀斯特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王丽华;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亚雄;明清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朱昌茂;旅游影响下和顺侨乡空间形态演变与重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素梅;产业融合背景下复合型旅游业态竞争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吴金阳;明代中晚期文士旅游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马维超;台儿庄古城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吴挺可;西南地区乡村旅游度假区旅游地产化倾向规划控制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王玉亭;试论铜仁市黄道
本文编号:634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63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