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美国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知及其对策(1945-1960)

发布时间:2017-08-12 21:51

  本文关键词:美国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知及其对策(1945-1960)


  更多相关文章: 冷战 美国 越南 民族主义 共产主义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逐渐从战争合作走向战后对抗,美苏两国发起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争夺,不仅对美苏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进程。冷战初期,美国站在云端看东南亚,对这一地区多样性的认识不够准确,它基本以共产主义与非共产主义、亲西方还是亲共作为看待问题的标准。在菲律宾,美国打压共产党领导的胡克运动扶植亲美政府,把菲律宾建设成为美国式民主的橱窗;在印度尼西亚,苏加诺在采取镇压共产党人的措施以后,美国才表示支持其民族独立。美国在东南亚的政策都遵循只要是共产主义性质的力量就予以打击,对亲西方非共性质的力量予以支持。在越南这块土地上,美国这种冷战思维表现得最为明显,美国对越盟、北越同南越的政策完全不同。通过对美国关于越南政策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僵化思维发挥作用的过程。美国对越南的政策经历了阶段性演变,而其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知也随着外部国际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加深。美国对越南政策围绕着遏制共产主义这个中心,对越南民族主义做了区分对待。对于越盟、北越,美国认定其为共产主义性质,忽视其民族主义诉求部分,采取了坚决抵制、打击的政策;而对于保大政权以及后来吴庭艳政权,美国认识到其民族主义的诉求,给予支持与援助。美国政府没有认识到越南的多样性,用冷战零和博弈的思维来看待越南民族主义问题,这也是美国政府在越南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叙述了选题缘由及意义、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和资料的运用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正文第一部分论述了近现代越南民族主义的形成,包括对近现代印度支那的殖民史回顾,以及在这种殖民统治之下越南民族主义诉求的主要内容。正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论述了杜鲁门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知与对策。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第一届杜鲁门政府的越南政策是对罗斯福政府的继承,第一届杜鲁门政府一开始对越南民族主义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的。法国为得到美国的援助不断向美国灌输这样一种观点,即胡志明是共产党人,越盟的活动是共产主义在印度支那地区“扩张”的表现。美国东南亚司认为法国的说法有待商榷,而欧洲司以及国务院的主流观点认为越盟、北越是共产主义性质的,它们只是披着民族主义的外皮,以博得西方世界公众舆论的同情。此时,美国政府认为保大政权是法国在越南实行殖民统治的傀儡,但也认识到保大政权的民族主义诉求。美国支持保大,希望保大政权能够不断吸引越盟、北越队伍内的真正民族主义者。第三部分主要探讨第二届杜鲁门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知与对策,这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之一。新中国的成立并向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朝鲜战争爆发,这两件事被美国看作是共产主义扩张的表现。国际形势的骤变促使美国对越南民族主义认知更加深入。而新中国援助北越,美国担心中国的革命输出,.美国日益认定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是共产主义扩张的表现。第二届杜鲁门政府在这一阶段更加坚定北越政权的共产主义性质,民族主义只是一个用于共产主义进行扩张的幌子。美国这一阶段不断加大对法国和保大政权的援助,以对付北越共产主义“扩张”,日益卷入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漩涡。正文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分析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识,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其中第五部分是文章的另一重点。第四部分阐述了日内瓦会议结束前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初步认知,艾森豪威尔政府继承了杜鲁门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看法。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形势恶化,特别是1954年初,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定型,美国在这一时期更加强调北越的共产主义性质,对其民族主义诉求完全忽视。同时,把保大政权看作是民族主义政权加以援助,并不断督促法国把权力移交保大政权,但也惧怕法国撤出印度支那。美国在满足保大政权民族主义诉求与支持法国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外交目标之间不断徘徊,充当了保大政权同法国之间的调停者。第五部分分析了日内瓦协议达成后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认知的新变化。日内瓦会议的结果没能让美国得偿所愿,形成南越、北越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美国开始越过法国走上干涉越南的道路,日内瓦会议成为美国对越南政策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这一时期,美国对越南民族主义认知出现新变化。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日内瓦会议使得共产主义获得在东南亚扩张的基地。北越共产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对南越形成威胁。美国认为北越不会公然发动大规模战争,而是通过非军事手段渗透南越,颠覆南越政权。在南越,艾森豪威尔政府选定吴庭艳,认为吴庭艳政权与保大政权不同。保大政权虽然具有民族主义成分,但归根结底还是法国的傀儡。吴庭艳政权则代表了南越民族主义者,美国希望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援助,以帮助南越建立“自由合法宪政政府”。文章第六部分阐述了美国对越南民族主义认知及对策的评价。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认知的变化过程:从第一届到第二届杜鲁门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认识从一种模糊到清晰,再到加深并出现新变化的动态演变过程。日内瓦会议前艾森豪威尔政府与杜鲁门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认知是一脉相承的,并且这种认识得到不断加深和固化。在日内瓦会议以后,美国对越南民族主义认知出现变化。冷战早期美国对越南民族主义的多样性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其对越南政策也陷入困境,建立在对民族主义认知基础上的美国越南政策也打上了时代的印记。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提炼文章观点。
【关键词】:冷战 美国 越南 民族主义 共产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71.2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Abstract6-11
  • 前言11-19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12-16
  • 1. 冷战时期美国的东南亚以及越南政策研究12-14
  • 2. 关于东南亚以及越南民族主义研究14-16
  • (三) 理论依据、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资料的运用16-17
  • (四) 论文相关问题的说明17-18
  • (五) 创新与不足18-19
  • 一、近现代越南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属性19-24
  • (一) 近现代印度支那的殖民史回顾19-20
  • (二) 越南民族主义诉求20-24
  • 二、杜鲁门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知与对策(1945-1948)24-32
  •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越南民族独立运动24-25
  • (二) 杜鲁门政府对越盟、北越民族主义初步认识25-27
  • (三) 杜鲁门政府对保大政权民族主义初步认识27-29
  • (四) 杜鲁门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对策29-32
  • 三、杜鲁门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知与对策(1949-1952)32-38
  • (一) 1949-1952年越南国内外形势的发展32
  • (二) 杜鲁门政府对北越民族主义认知的强化32-33
  • (三) 杜鲁门政府对保大政权民族主义认知的加深33-35
  • (四) 杜鲁门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对策35-38
  • 四、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知与对策(1953-1954.7)38-45
  • (一) 1953至日内瓦会议越南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38-39
  • (二)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北越民族主义初步认知39-41
  • (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保大政权民族主义初步认知41-42
  • (四)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对策42-45
  • 五、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知与对策(1954.8-1960)45-52
  • (一) 日内瓦会议后越南局势的发展45-46
  • (二)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北越民族主义认知新变化46-47
  • (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南越民族主义认知新变化47-49
  • (四)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越南民族主义的对策49-52
  • 六、关于1945—1960年美国对越南民族主义认知及对策的评价52-56
  • (一) 美国对越南民族主义认知的冷战思维52-54
  • (二) 美国在越南困境的根源54-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6
  • 后记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浅析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冷战宣传战略[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2 吴征宇;50年代的美国与东亚——评《双重的遏制: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亚政策》[J];美国研究;2002年01期

3 崔丕;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联邦德国政策新探(1953-1960)[J];欧洲研究;2005年02期

4 崔丕;;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西班牙政策探微[J];欧洲研究;2006年01期

5 袁小红;;陷入泥潭——浅析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越南政策[J];湖湘论坛;2007年03期

6 梁志;;艰难的、渐进的和不彻底的转变——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政策探析[J];当代韩国;2007年03期

7 褚浩;;战略重心的转移——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外援助政策[J];理论界;2009年03期

8 孙山亦;;艾森豪威尔政府与联邦德国海外援助体系的建立[J];德国研究;2011年01期

9 冯志伟;;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南非种族政策[J];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10 袁小红;;论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越南政策[J];东南亚纵横;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翔云;;480公法下的合作主义实践——以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为例[A];第九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赵学功;;核威慑、艾森豪威尔政府与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3 房建国;;“萨基埃特危机”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阿尔及利亚政策的转变[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培清;艾森豪威尔政府国家安全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雄;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亚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广艳;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南斯拉夫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彭凤玲;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西欧心理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纪胜利;美国对芬兰政策研究(1945-1960)[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晓妮;美国对巴基斯坦政策研究(1941-1957)[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杜娟;安全与发展的博弈[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大平;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外交政策(1953-1961)[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浩;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埃及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晓峰;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苏裁军政策探析(1953-1960)[D];吉林大学;2007年

3 孙晓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中国威胁论”与东南亚政策[D];暨南大学;2007年

4 周静;艾森豪威尔政府海外劳工政策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蒋容;美国对越南民族主义的认知及其对策(1945-1960)[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艳萍;艾森豪威尔政府军备控制政策(1953-1956)[D];暨南大学;2008年

7 杨小林;试析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中东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冰;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西欧一体化政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秀瑛;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越南政策[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亢丽芳;试析艾森豪威尔政府“战争边缘”政策的历史命运[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63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663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