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2:46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毛泽东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当时很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对于如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经济社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等等问题,毛泽东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成果,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史论结合法等研究方法,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背景、历程、成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具体而言,全文从以下四个部分递进地开展了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综述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点明了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背景。从社会主义道路成为近代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开始,分析了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探讨了从国情出发取得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经验。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研究分析他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分别从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建设。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结合当前实际,分析总结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功经验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4;D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4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7-9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2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2-14
  • 1.3.1 理论依据12-13
  • 1.3.2 研究内容13
  • 1.3.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3
  • 1.3.4 研究方法13-14
  • 第2章 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背景及革命成功经验的启迪14-23
  • 2.1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14-17
  • 2.1.1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14-16
  • 2.1.2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16-17
  • 2.2 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7-20
  • 2.2.1 苏联模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积极影响17-19
  • 2.2.2 我国盲目学习苏联模式的负面影响19-20
  • 2.3 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启迪20-23
  • 2.3.1 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蓝图20-21
  • 2.3.2 中国革命的成功增强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21-23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23-34
  • 3.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建设的探索23-25
  • 3.1.1 人民民主专政的探索23-24
  • 3.1.2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探索24-25
  • 3.2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的探索25-28
  • 3.2.1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准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25-26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索26
  • 3.2.3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探索26-27
  • 3.2.4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27-28
  • 3.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建设的探索28-31
  • 3.3.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28-29
  • 3.3.2 提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29
  • 3.3.3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9-30
  • 3.3.4 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30-31
  • 3.4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建设的探索31-34
  • 3.4.1 以平等的社会思想维护社会稳定发展31-32
  • 3.4.2 以“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保障民生32-33
  • 3.4.3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33-34
  • 第4章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启示34-41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4-35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35-37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37-38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38-41
  • 结束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世诚;毛泽东的“教师情结”[J];石油教育;2000年05期

2 ;竹内实:《毛泽东的诗与人生》、《毛泽东传记三种》[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5期

3 李光荣;毛泽东与烟酒茶牌之一 毛泽东与烟[J];党史文苑;2002年05期

4 李光荣;毛泽东与烟酒茶牌之二 毛泽东与茶[J];党史文苑;2002年06期

5 李光荣;毛泽东与烟[J];湘潮;2002年06期

6 李光荣;毛泽东与宗教[J];中州统战;2002年08期

7 游和平;毛泽东一生中的“12月26日”[J];党史博览;2003年12期

8 杨胜群;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新进展[J];党的文献;2004年01期

9 郑德兴;权威厚重 继往启今——谈《毛泽东传(1949-1976)》一书的特色[J];北京党史;2004年02期

10 霞飞;毛泽东对红卫兵态度的变化(上)[J];党史纵横;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育芳;卜凡祥;;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2 张素华;;关于回忆毛泽东的史料述评[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3 李士坤;;伟大的开创者——对毛泽东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A];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集[C];2004年

4 文蓓;孙映;;2010年国内毛泽东生平和事业研究述评[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5 刘正妙;;《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研究述评[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6 黄俊;吴静;;2011年国内毛泽东生平和事业研究综述[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7 杨胜群;;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新进展[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金春明;;再论毛泽东的历史地位[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韩泰华;;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研究述评[A];毛泽东研究述评[C];1992年

10 王姣;彭湘容;;2012年国内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综述[A];毛泽东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苑;《毛泽东传》英译工程启动[N];光明日报;2012年

2 王石川;毛泽东图书热销合肥[N];安徽日报;2003年

3 谭彦德;今年书界“毛泽东热”亮点纷呈[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秦杰;《毛泽东自传》网上拍出万元[N];中国商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申晚香 林义成;学习毛泽东读书的精神[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6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陈晋;三读《毛泽东传》[N];北京日报;2010年

7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陈晋;读《毛泽东传》,读什么?[N];人民日报;2010年

8 张巨睿;一个外国学者写毛泽东[N];中国邮政报;2004年

9 马长虹;毛泽东是怎样成为领袖的?[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毛泽东传(1949-1976)》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等出版发行[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新宇;毛泽东的民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涛;毛泽东伟人品格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3 刘正妙;《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4 谭国清;毛泽东的党员党性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5 谢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6 杨建党;领袖权威与制度成长:毛泽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与实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宋海儆;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认识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春荣;毛泽东国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9 黄保红;毛泽东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米华;早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风云;毛泽东的社团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赵国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平等思想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谦;毛泽东公平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4 李爱菊;毛泽东发展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杨少东;毛泽东管理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唐奎;毛泽东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东敏;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向芝;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拥军;毛泽东管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爱霞;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65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765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a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