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米芾交游对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0:35

  本文关键词:米芾交游对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学 米芾 交游 书法艺术


【摘要】:交游,作为社会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具有物质及精神两方面的属性。交游者,尤以士大夫阶层而论,更偏重于彼此间之心理接触及凌驾于精神、情感交往之上的更高层面的人际交往,而文士群体的政治身份亦决定其于交往过程中尤重对政治利益的考量,于是基于道、德、仁、义几方面的士大夫群体之交游,成为北宋一朝同党伐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极力保持“内圣外王之道”的正统儒家出身,使得戢锐于内、振华于外的文士阶层多以书画雅集的形式款接交游,且幅员日广。青史流传而来的文士交游考略为当今学界研究北宋的党祸之争、市坊经济,画院生态提供切实而可靠的图史资料。本文分四个部分就米芾交游对其书画艺术风格的影响研究情况进行论述。第一章,对“交游”之概念进行阐述,交游者,即社会人与生俱来之情感,游赏是万类由心的本能举动,不应强加止遏;第二章,对北宋交游之环境及影响因素加以阐述,邓小南女士在《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中有言:“公元8至13世纪,亦即我国历史上的中晚唐、五代至两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着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性深刻变动。在这一阶段中,士大夫官僚政治最终确立下来。”此章分别从政治、文化、经济诸环境对北宋最惠及士大夫文艺成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首先,笔者深觉易于北宋士大夫群体生存发展之政治主因可大致可从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取士不问家世”的科举考试制度、统治者对士大夫群体之尊崇与礼遇三方面进行思考;再者,笔者认为统治者制定维护其自身阶级特权并管统于宋学规制的文化举措、发展私学专科学校教育及予以佛教、道教之适度扶持、管理与限制的文化措施对北宋文士阶层的交游提供了宽松的开蒙意识及雅集的谈资;而后,突破“市”“坊”界限之商品经济及日渐兴盛的雕版印刷业,为北宋文士乐而忘忧、畅怀逸游提供了丰厚的物资及场域;第三章,为本文之主体部分,即米芾之交游对其书法、书法批评、绘画风格所具之影响:其一,崇古尚质、具禅悦倾向及对唐人明贬实尊构成北宋文人书家的意识取向,米芾身于其中,亦受其影响;其次,北宋诗文运动鼎革前代浮文风尚,高瞻自省、奋发激昂的文士之风及崇雅卑俗的文人群体为米芾的艺术批评风格祈尚树立埒才角妙之氛围;第四章,笔者认为通过就米芾交游对其书画艺术风格影响研究的阐发,对当代习书学画之人亦大有裨益,如书画不需做作求工但求古雅率真,不喜千篇一律而乐变化无法,穷词奢丽不如修辞简易,动必依真还应意足而自足,同时转益多师,亦为学艺日渐精进之良方。米芾以其进退裕如之姿,埒才于元yP文人间,而其“快霁一天清淑气,健帆千里碧榆风。满船书画同明月,十日隋花窈窕中”之风流祈尚,仅其文字亦令人脑中留连其矫然不群之姿。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娱乐化、信息化使得中国传统日渐凋敝,国民素养变得日益淡泊,如何拯救“文化之难”,说则易,行则难,故还应从古人笔下“讨生活”。
【关键词】:宋学 米芾 交游 书法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5
  • (一) 课题来源10
  • (二) 选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 研究目的10-11
  • 2. 研究意义11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2. 国外研究现状13
  • (四) 选题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13-15
  • 1. 创新点13-14
  • 2. 难点14-15
  • 一、文人士大夫与交游15-18
  • (一) 交游的概念及影响交游的动因15-16
  • (二) 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交游对其成就产生的作用16-17
  • 1. 扩大、丰富诗人创作的题材内容16
  • 2. 对士人的诗歌创作风格的影响16-17
  • (三) 宋学中涵括的交游文化因素17-18
  • 二、北宋的交游环境及影响因素18-23
  • (一) 北宋士大夫政治18-20
  • 1. 北宋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18
  • 2. 取士不避家世之科举考试制度18-19
  • 3. 统治者对士大夫群体的尊崇与礼遇19-20
  • (二) 维护阶级统治的文化策略20-22
  • 1. 以政辅统治者为目的的文化机制20-21
  • 2. 倡儒学教育、促进私学及专科学校教育发展21
  • 3. 统治者对佛、道两教的适度倡导、限制等21-22
  • (三) 商品经济市场因素的影响22-23
  • 1. 商品经济逐渐突破“市”、“坊”界限22
  • 2. 印刷技术的突破,促使了民间造纸术及造纸业的繁荣发展22-23
  • 三、米芾的交游与其艺术风格形成的关系23-40
  • (一) 米芾的出身及个人性情23-25
  • 1. 出身23
  • 2. 性情23-25
  • (二) 米芾书法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其交游25-31
  • 1. 草书须入晋人格与崇古尚质的书家祈尚26-28
  • 2. 书贯己意与北宋具禅悦倾向的文人士大夫28-31
  • (三) 米芾艺术批评风格的形成与其交游31-40
  • 1. “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与北宋诗文运动群体32-33
  • 2. “侯门拖袖气如烟”与锐意仕进的北宋善艺文人33-38
  • 3. “俗笔姿媚非吾伦”与北宋崇雅卑俗的文人群体38-40
  • 四、米芾交游对其书画艺术风格的影响对当代书家的启示40-44
  • (一) 刻意为工与皆得自然40-41
  • (二) 传统古律与无法而法41
  • (三) 交口称誉与简易修辞41-42
  • (四) 动必依真与意足我自足42-43
  • (五) 闭门造车与转益多师43-44
  • 结语44-45
  • 注释45-47
  • 参考文献47-52
  • 附录52-55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5-56
  • 致谢56-57


本文编号:910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910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5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