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20:02

  本文关键词: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下田歌子 女子教育思想 女子教育实践


【摘要】:女子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总体实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家实力迅速增强,与其女子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日本统治者意识到女子教育的落后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日本颁布法律,规定女子与男子一样要入学接受教育。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统治者的鼓励,日本社会开始崛起了一批有名的女教育家。但是,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一批像下田歌子一样的女性的努力。下田歌子作为日本女子教育届的泰斗,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此外,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女子留学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丰富了女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在实践方面,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总结和归纳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和实践,为进一步了解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通过结合下田歌子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考察,以下田歌子的成长历程为主线,通过挖掘下田歌子的女子教育思想和女子教育实践,其中还包括了下田歌子女子教育与中国清末民初女子教育的密切关系。揭示下田歌子成长为日本一代女教育家不为人知的努力和艰辛。最后总结出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对日本和我国的影响,以及她对女子教育的特殊贡献。文章初步分为六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下田歌子成长的背景、历程和对她影响较大的人和事,力求分析下田歌子从一名普通妇人成长为一代女教育家的历史渊源和际遇,为其女子教育的思想的发展做铺垫;第二部分,开门见山对她的教育思想作深入分析,其中包括女子教育阶段论、女国民教育论、传承日本传统优秀文化论、女子职业教育论、女子体育教育论、女子道德教育论、家庭教育论等七个部分。第三部分,介绍下田歌子女子教育的具体实践,并与其女子教育思想相呼应。从桃夭女塾初涉教育到华族女学校的亲自管理到实践女学校的亲自创办,都凝结着下田歌子的教育思想。她的思想寓于实践之中,而教育实践又以教育思想作指导,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第四部分,介绍了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对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本部分通过深入挖掘史实,详细介绍了下田歌子女子教育从进入中国到被国人接受,最后派遣留日学生的步骤,揭示了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如何对中国女子教育产生影响。第五部分,总结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对日本和中国女子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第六部分,归纳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的独特部分,以期突出她的家庭教育专著、母亲教育、对外开放的女子教育和自立自强的女子教育思想,给世界女子教育留下一份特殊的遗产。
【关键词】:下田歌子 女子教育思想 女子教育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21
  • 一、问题的提出9-11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三、核心概念界定12-13
  • 四、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空间13-19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9-20
  • 六、研究的重点与难点20-21
  • 一、下田歌子的成长背景和不平凡经历21-29
  • (一)成长背景21-23
  • (二)成长历程23-25
  • (三)成长中影响最大的人和事25-29
  • 二、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29-41
  • (一)论女子教育阶段29
  • (二)论女国民教育29-31
  • (三)论传承日本优秀文化31-32
  • (四)论女子职业教育32-33
  • (五)论女子身体教育33-34
  • (六)论女子道德教育34-35
  • (七)论家庭教育35-41
  • 三、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41-47
  • (一)桃夭女塾41-42
  • (二)华族女学校42-44
  • (三)实践女子学校44-47
  • 四、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与中国女子教育47-57
  • (一)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进入中国47-51
  • (二)下田歌子在日本国助学中国女性51-57
  • 五、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的影响57-63
  • (一)对日本女子教育的影响57-60
  • (二)对中国清末女子教育的影响60-63
  • 六、下田歌子女子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63-67
  • (一)有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63
  • (二)独特的母亲教育63-64
  • (三)对外开放的女子教育64-65
  • (四)自立自强的女子教育主张65-67
  •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3
  • 附录73-75
  • 后记75-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祖文;转变教育思想要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1期

2 俞启义;影响当前我国教育思想的几个重要因素[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3 李本义;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6期

4 朱世英;瞿秋白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端正教育思想 推进素质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年01期

6 辛云国;超前教育思想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刘建中;全面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J];统计教育;2000年01期

8 宿茹萍;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哲学方法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蔡棋瑞;中国呼唤教育家——学习于北辰教育思想笔记之二[J];职大学报;2000年01期

10 吕戎;毛泽东建国前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启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民;;李大钊教育思想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兰馨;;孙中山教育思想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剑萍;;论唐文治的人才观及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定仁;;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郭法琦;;论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理性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郑涵慧;;人才济济 而国以强——孙中山先生教育思想再析[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7 黄家庆;;论邓小平教育思想中的辩证法与现实思考[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8 敢峰;;要实现教育思想的时代超越(提纲)——再谈“愿天下子女都成才”[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9 马元良;;时代的呼唤与历史的昭示——兼论孔、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冲锋;展示西方教育思想的画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上海市文史馆研究员 张人凤;教育思想有待深入研究[N];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陈木兰;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复燃烧的能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 刘京海;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的?[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孙肇伦;王国维的人文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3年

6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振有;研讨蔡林森教育思想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韩满玲 邓保中;双方教育思想的异同[N];光明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吴莹;挖掘教师潜能 让耀眼的教育思想落地开花[N];天津教育报;2013年

9 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王敏勤;发展中的蔡林森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赵明仁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校长教育思想的力与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晓;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2 贾宏燕;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顾玉军;明清时期回族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慧娟;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莹;日本近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实践[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运昌;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D];河北大学;2010年

8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莹;蝶样美业:一份关于名校长的研究报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颢;试论老子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2 王国正;恽代英教育思想及其哲学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玉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及其日本因素[D];东北大学;2009年

4 李莹莹;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的成因、表现及特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彭潮;李贽教育思想管窥[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丽蓉;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丽丽;元明清时期白族教育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南祥虎;梁启超趣味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9 陈婷;黄遵宪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0 李刚;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55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955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