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探析——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

发布时间:2017-10-13 11:31

  本文关键词: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探析——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制造 高职制造类专业 人才培养要素


【摘要】:"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逐步实施,我国制造产业将全面改造升级,这必将影响到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供需的状况及人才培养目标。为更好地适应"中国制造2025",针对目前高职制造类专业存在的专业改革发展准备不足、专业建设顶层设计滞后和教学资源储备不够等问题,需要重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要素: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新要求;适当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就业适应力;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重视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现代化教学条件及环境;实施师资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导向功能。
【作者单位】: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工作处;
【关键词】中国制造 高职制造类专业 人才培养要素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适应‘中国制造2025’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研究”(BJA15005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TH16-4;G712
【正文快照】: 随着“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工业生产将重新定义技术、生产与人的关系。制造流程将实现纵向集成,生产的上中下游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生产过程将实现工程数字化集成,人重新成为生产过程的中心,相应地制造产业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现状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1]。高职制造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2 王凤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素定位[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S1期

3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雨平;;如何应对“中国制造2025”[N];中国教育报;201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明国;薛智敏;张学铭;许凤;李勇;;高等院校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年04期

2 马新英;王建虎;;创新与反思:新疆高师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3 闫玲;赵春;;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年06期

4 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3期

5 史万兵;曹方方;;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6期

6 胡永强;赵锦辉;;高校图书馆“培养型”阅读推广研究与践行——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年06期

7 朱思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7年09期

8 徐晓明;周海;陈西府;徐彤彤;;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18期

9 罗桂城;;“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职业教育的问题反思与变革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年09期

10 高晓霞;张勇忠;;基于自动控制专业群的柔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与创新;2017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李拓宇;陆国栋;;以科教融合、学科交叉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工程院岑可法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2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年16期

3 陆国栋;李飞;李拓宇;;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与路径探讨——中国工程院杨华勇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4 张海水;;工程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3年35期

5 许鹏奎;虞庐松;;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王孙禺;赵自强;雷环;;国家创新之路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进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7 刘智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学研究;2010年06期

8 王晋光;;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25期

9 黄乐览;黄伟萍;;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发展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0年24期

10 邬大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论坛”上的报告[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禄,姜涛;以新材料带动“中国制造”的发展[J];新材料产业;2002年08期

2 程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J];江苏科技信息;2002年09期

3 ;中国制造(英文)[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年10期

4 ;“日本制造”与“中国制造”[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3年06期

5 ;影响“中国制造”的八个问题[J];现代制造;2003年09期

6 胡立彪;;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4年09期

7 黄成君;触摸电力电子中国制造[J];电气时代;2004年03期

8 马婧婧;谁能撑起“中国制造”的脊梁[J];工程质量;2005年07期

9 宗永建;;以自主创新重塑“中国制造”[J];机电信息;2006年10期

10 ;跨越“中国制造”[J];建筑机械;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蕾;;“中国制造”的“三技一教”软肋[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何震;;中国制造行业的企业如何能更好地“走出去”[A];2012年陕西企业“走出去”征文活动文集[C];2012年

3 高洁;朱迦迪;徐凯;;从破解反公地体制寻求“中国制造”竞争优势新源泉——兼论“中国制造”为何国内比国外贵[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4 张静中;;中国制造在美国遭遇的危机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孔庆勤;颜琳;;“携手中国制造”广告效果评估[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6 杨万豪;;中国制造需要重拾“匠人精神”[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7 王瑞娟;刘春芝;;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的SWTO分析及战略组合选择[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戴定一;;从“中国制造”看中国物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A];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格兰仕集团执行总裁 梁昭贤;中国制造的民族性和世界性[N];中国民航报;2005年

2 黄海峰 牛源;“中国制造”中的经济安全和社会责任[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中国制造”80余种产品类产量世界第一[N];经济日报;2002年

4 万建民;“中国制造”呼唤“中国信用”[N];经济日报;2003年

5 记者 沈衍琪;“非中国制造”商标引发法律争议[N];北京日报;2006年

6 赵艳红;让“非中国制造”没有市场[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7 葛云;好家伙 中国制造[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袁启华 相晓东;“非中国制造”:负效应的警示[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樊艳兵;“中国制造”让美国人欲罢不能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胡立彪;捍卫并优化“中国制造”[N];中国质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小洲;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李彩霞;美国媒体对“中国制造”的建构与风险应对[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捷;公共关系提升“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的策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林云姣;《纽约时报》中“中国制造”国际形象媒体话语演变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回志明;西方媒体视野里的“中国梦”和“中国制造”[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4 郭佳;《中国制造2025》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5 吴枫;“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湖北省职业学校应对策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林荷莉(JONGKOL SUTTAYAROM);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连昱;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整体发展及国际竞争力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8 徐晓艳;基于交叉效率模型的“中国制造2025”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9 肖s,

本文编号:1024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024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7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