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基于响应面法的微操作平台设计与性能综合

发布时间:2017-10-28 03:26

  本文关键词:基于响应面法的微操作平台设计与性能综合


  更多相关文章: 微操作平台 响应面法 多目标优化 可靠性稳健 解耦性


【摘要】:微操作平台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医疗科学、微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设计具有操作空间大、响应速度快、运动精度高、稳健的微操作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如何建立精确反映微操作平台性能的模型及性能综合是微操作平台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1维和3维微操作平台进行设计和性能综合,主要内容如下:根据差动式杠杠放大原理设计一种新型的对称式微操作平台,平台具有结构紧凑、放大倍数大、固有频率和运动精度高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设计方法的微操作平台设计思路,首先,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对平台的位移放大倍数、固有频率和运动精度与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分别得出对性能指标影响较大的结构参数;然后,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建立能准确反映各性能指标和相应的结构参数之间关系的模型;最后,分别以各性能指标为目标,逐步确定平台的结构尺寸参数。采用有限元方法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思路是行之有效的。提出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采用筛选实验设计方法确定设计变量。然后,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得到仿真试验数据,建立反映平台性能指标的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并通过评价指标2R和2adjR说明了所建立的响应面模型的高拟合度和准确性,为平台的多目标优化提供了精确的理论模型。最后,以平台的位移放大倍数和固有频率为目标、强度为约束,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考虑微操作平台结构参数的随机波动,提出一种基于6σ稳健设计思想和响应面法的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思路。以平台位移放大倍数、固有频率和可靠度灵敏度的稳健性作为目标,以平台可靠度作为约束,对微操作平台进行优化。将稳健优化结果和确定性优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知,相对于确定性优化,可靠稳健优化的平台位移放大倍数和固有频率的方差减小但均值有所变差,同时可靠度由确定性优化的58.36%提高到1,实现了平台可靠性稳健优化的设计要求。将1维微操作平台分别与Pr平行四杆机构和Ps导向机构相结合,设计能实现3自由度空间平移的3-PPr和3-PPs空间微操作平台,平台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空间大和解耦性好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反映耦合性的指标,基于响应面法,以平台解耦性为目标,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两种微操作平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所设计两种平台具有良好的解耦性。对所设计的3-PPr和3-PPs微操作平台的静动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可知,3-PPs微操作平台的柔度、解耦性、位移灵敏度等性能优于3-PPr平台,但是,3-PPr平台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和固有频率。
【关键词】:微操作平台 响应面法 多目标优化 可靠性稳健 解耦性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1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9-10
  • 1.2 微操作平台的研究现状10-17
  • 1.2.1 微操作平台结构设计10-13
  • 1.2.2 微操作平台性能分析13-16
  • 1.2.3 微操作平台性能综合16-17
  • 1.3 主要研究内容17-19
  • 第二章 基于响应面法的一种新型微操作平台的设计19-34
  • 2.1 引言19-20
  • 2.2 微操作平台结构设计20-23
  • 2.2.1 平台的设计原理20-21
  • 2.2.2 平台的结构设计21-22
  • 2.2.3 平台材料的选择22-23
  • 2.3 微操作平台参数设计23-33
  • 2.3.1 参数对性能指标影响分析23-25
  • 2.3.2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25-27
  • 2.3.3 结构尺寸参数的确定27-33
  • 2.4 结论33-34
  • 第三章 微操作平台的静动态性能多目标优化34-46
  • 3.1 引言34
  • 3.2 基于响应面法的优化流程34-35
  • 3.3 优化设计变量的选择35-38
  • 3.4 建立响应面模型38-41
  • 3.5 灵敏度分析41-43
  • 3.6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43-45
  • 3.7 结论45-46
  • 第四章 微操作平台的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46-58
  • 4.1 引言46
  • 4.2 可靠性稳健优化流程46-47
  • 4.3 随机波动参数的确定47-48
  • 4.4 建立稳健优化模型48-55
  • 4.4.1 平台可靠度48-50
  • 4.4.2 平台可靠度灵敏度模型及其均值方差50-51
  • 4.4.3 平台性能指标均值及方差51-52
  • 4.4.4 稳健优化模型52-55
  • 4.5 平台实物55-57
  • 4.6 结论57-58
  • 第五章 具有解耦性能的3维平动微操作平台设计58-72
  • 5.1 引言58
  • 5.2 两种新型空间微操作平台的结构58-60
  • 5.3 两种微操作平台的性能优化60-67
  • 5.3.1 平台优化目标的确定60-65
  • 5.3.2 微操作平台的优化65-67
  • 5.4 两种空间微操作平台性能分析对比67-71
  • 5.4.1 柔度分析67-68
  • 5.4.2 运动学分析68
  • 5.4.3 灵敏度分析68-70
  • 5.4.4 应力分析70-71
  • 5.4.5 动态特性分析71
  • 5.5 结论71-7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2-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7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选,罗翔,田梦倩,颜景平;一种适用于微操作的驱动技术[J];机械设计;2004年12期

2 王会香;孙立宁;荣伟彬;陈立国;刘亚欣;;面向生命科学领域的微操作技术的研究综述[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01期

3 李剑锋;费仁元;刘德忠;吴光中;管长乐;杨小勇;;基于高频微幅振动的微操作机器人实验系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李瑰贤,彭云峰,张欣;微机械构件间和微操作过程中的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刘劲松,孙立宁,程树康,,蔡鹤皋;基于力反馈机器人宏/微操作系统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1996年03期

6 金振林,高峰,李金良;并联3-2-1结构新型微操作手及其承载能力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02期

7 谢少荣,赵新,罗均;拟实环境辅助微操作工具Z方向定位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2年04期

8 孙立宁,荣伟彬,刘品宽,蔡鹤皋;主从式遥微操作机器人力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J];机器人;2002年04期

9 孙立宁,谭福生,荣伟彬,朱疆,孔民秀;微操作机器人的虚拟现实体系结构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年07期

10 张明;周权;;一种基于图像拼接技术的微操作系统[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明竹;赵新;程小燕;孙程;卢桂章;;面向复杂作业的微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尹昕;卢桂章;赵新;;微操作中基于全局视野的显微视频反馈的解决方案[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张闯;卢桂章;赵新;;面向微操作应用的自动寻针、调焦和针尖定位算法及其实现[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姚保利;雷铭;;多功能光学微操作平台及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于靖军;毕树生;宗光华;;全柔性机构在微操作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张玮光;刘俊玲;赵新;卢桂章;;微操作机器人编程语言[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孙明竹;赵新;孙程;卢桂章;;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全局视野中的批量细胞重定位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8 成梦娇;石峰;;磁性多层膜修饰的玻璃纤维在外磁场诱导下的微操作及三维结构的构筑[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微机器人渗入微观世界[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记者 李靖 孟华;微操作机器人能为细胞“打针”[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庞晓敏 张淑英;微操作机器人诞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记者 陈敬农 通讯员 赵如江;首台光学微操作微加工装置问世科大[N];科技日报;2000年

6 庞晓敏 张淑英;微操作机器人在津诞生[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7 ;ESWC 中国区城市预选赛冠军的体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联想锋行 助力玩家夺冠[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晓鹏;基于微操作系统的显微立体视觉伺服定位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杨雪锋;压电式生物细胞微操作台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陈涛;基于复合振动的粘着控制微操作技术及其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孙明竹;面向复杂作业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视觉反馈与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韩江义;带力觉反馈的主从式遥微操作系统研制与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徐征;微操作系统中定位控制、人机交互和微量注射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秦磊;基于双质量摩擦振子的黏滑驱动机理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乐锋;微构件粘着接触模型和基于粘着力的微操作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王化明;智能制造中的微操作/微装配系统基础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0 宋宇;面向微操作的微小型机器人视觉伺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骏杨;一种粘滑驱动微操作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丁冰晓;平面三自由度并联微操作平台的设计与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剀;基于杠杆放大机构的二自由度微操作平台设计与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4 徐贵阳;基于响应面法的微操作平台设计与性能综合[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关楠楠;基于微量试剂分配控制的微操作方法和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谷珂;激光穿透键合机理及其并联微操作平台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王希花;一种基于微米级物体操作的微操作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许意华;两级串并联微操作机器人运动学研究及监控系统开发[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9 王英翘;三维微操作运动及定位控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10 钟辉;显微视觉力觉控制的生物微操作系统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06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106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f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