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箔气体轴承温度场计算与动静态性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波箔气体轴承温度场计算与动静态性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波箔气体动压轴承 温度场 流体热动力模型 能量传递方程 多场耦合
【摘要】:为计算波箔轴承的温度场分布,研究轴承的热特性,推导了考虑外部冷却条件时的平箔片内表面等效对流换热系数,将箔片一侧的导热换热模型耦合到气膜三维能量传递模型中.建立轴承套、转子的导热与对流换热模型,耦合求解非等温Reynolds方程、气膜能量传递方程、箔片变形方程.计算并分析轴承转速、载荷、外部冷却气流等因素对轴承温度的影响,分析了轴承的静动态性能.结果表明:转速对轴承温度影响很大,温度随载荷变化不大,冷却空气的冷却效率随流量增大逐渐降低.与等温条件相比,非等温模型的轴承承载能力较大,且具有较大的动态刚度与阻尼.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波箔气体动压轴承 温度场 流体热动力模型 能量传递方程 多场耦合
【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JCYJ201404171724171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121)
【分类号】:TH133.3
【正文快照】: 波箔气体动压轴承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之后的几十年间,理论与实验研究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2],轴承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都随着箔片结构的改进与涂层技术的发展获得了较大的提高[3].近十几年来,波箔轴承开始逐渐被应用在一些极限环境中,例如,微型燃气轮机、汽车涡轮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华,王灿;复杂系统能量传递-转换模型(Ⅰ)[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6年02期
2 张庙康;从应力波能量传递分析冲击系统合理的参数关系[J];工程机械;1986年07期
3 ;从环境·人·建筑的关系谈建筑科学的发展趋势[J];工业建筑;1989年10期
4 钱三鸿 ,杨东华;高炉装置的能量传递——转换模型[J];江苏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5 许岳恒;对“能量传递法确定塑性区范围”的讨论[J];土木工程学报;1986年02期
6 田长霖;现代技术中的微量级热现象[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7 周佳佳;滕宇;叶松;邱建荣;;基于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的宽带下转换光谱调制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1年04期
8 吕联合;;空间无线能量传递[J];科学与文化;1994年03期
9 张也弛;孔宪仁;;非线性耦合振子间产生靶能量传递的初始条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10 柳兆洪,王余姜;ZnS∶Cu,Cl,,Er直流电致发光薄膜激发机制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菲;于龙江;王鹏;艾希成;大友征宇;张建平;;嗜热菌Thermochromatium tepidum核心复合物的结构与超快能量传递和电荷转移动力学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张家骅;张霞;郝振东;钟瑞霞;叶松;聂兆刚;王笑军;;基于能量传递机制的新型稀土发光材料[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安炜;杨凤丽;庄卫东;田光善;荆西平;;M_5(PO_3)_4Cl:Eu~(2+),Mn~(2+)(M=Ca,Sr)发光机理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霞;张胤;王喜贵;;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基红色发光材料中敏化发光和能量传递[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庞小峰;;在蛋白质分子中生物能量传递的新理论及其实验证实[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生物物理与重大疾病分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夏上达;PeterA.Tanner;;固体中稀土离子间非对角单声子协助的能量传递[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7 罗遵度;陈雨金;林炎福;廖金生;黄建华;黄艺东;;改进的离子间能量传递无规行走理论[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殿元;马紫阳;尹民;夏上达;;稀土离子发光体系中的谱交迭能量传递模型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9 韩镭;陈金平;李Z
本文编号:1118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11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