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泵压降模型的分析与优化
本文关键词:气泡泵压降模型的分析与优化
【摘要】:利用两相流理论建立了一维、稳态的气泡泵压降数学模型。对3种均相流压降模型和15种分相流压降模型(3种分相流摩阻压降模型与5种截面含气率模型结合)进行了模拟计算,然后结合以饱和水为工质的气泡泵的实验数据,对理论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riedel摩阻压降模型结合Zuber截面含气率模型的分相流压降模型的模拟精度最高,适用性最好。在选用该模型模拟气泡泵液体提升量随加热功率变化的流动特性时,发现理论值与实验值在一定加热功率范围内吻合很好,然而超过此范围,实验值与理论值的之差越来越大。因此提出了对气泡泵理论模型进行分段优化,结果表明:在低加热功率工况下模拟精度最高的是M-S分相流模型结合Tom变密度截面含气率模型,在高加热功率工况下模拟精度最高的是Dukler均相流摩阻压降模型。因此分段优化气泡泵理论模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单压吸收式制冷 泵 两相流 模型 优化
【基金】: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JWCXSL130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3ZZ117)
【分类号】:TH38
【正文快照】: 气泡泵就是利用气泡“泵起”液体在系统中产生流体流动的输送装置。根据气体的来源不同,可以将泵分为两类:一种是输入式气泡泵,是指向装置底部输入外界气体,输入的气体和管内的液体形成上升的气液两相流,推动液体上升流动;另外一种是相变式气泡泵,是指加热泵内的液体,使液体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东,刘志皓,瞿建武;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在两相流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2 薛明华;苏明旭;蔡小舒;;超声波多次回波反射法测量两相流密度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3 刘演华;林建忠;;两相流中颗粒参数分布的矩方法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9年06期
4 周彦煌;张领科;陆春义;余永刚;;一种两相流点火模型及数值模拟[J];兵工学报;2010年04期
5 宋云超;王春海;宁智;;求解不可压缩两相流的复合Level Set-VOF方法[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1年05期
6 R.G.Green;J.M.Cunliffet;谢纪绩;;调频电容式变换器用于两相流的在线测量[J];国外计量;1985年05期
7 ;缩放喷嘴内的单成分两相流的加速和减压特性[J];发电设备;1987年05期
8 王耀洲;两相流基本方程及其在水轮机和水泵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1987年08期
9 郭鸿志,冯旭;向冶金熔池中心底吹惰性气体的两相流流场[J];冶金能源;1988年03期
10 张作义;;两相流不稳定性的能量原理[J];核科学与工程;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庆良;;一元两相流几个基本方程[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四)--物流与仓储气力输送[C];1984年
2 李涛;秦丰华;朱雨建;杨基明;;阵列式单极电导探针在两相流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李廷秋;常杏;;多物体出入水砰击的两相流数值模拟[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上册)[C];2012年
4 鄢炳火;于雷;;改进的并联管内两相流密度波脉动线性均相模型[A];第五届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国良;尚庆;袁湘江;;基于预处理方法的空化两相流算法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2013论文集[C];2013年
6 王化祥;张立峰;崔自强;许燕斌;何泳成;;基于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气/液两相流测量[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薛明华;苏明旭;蔡小舒;;超声宽频阻抗谱表征颗粒两相流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8 许联锋;陈刚;;水汽两相流中气泡粒径与浓度分布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武相;;新型电容传感器的两相流相持率测量研究[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1)[C];2013年
10 陶柯;姚军;;滑移边界条件下不同流道中悬浮颗粒两相流流动[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见习记者 孙小蕊;让民营经济赢得更多喝彩[N];洛阳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阚哲;基于静电传感器气/固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高忠科;两相流复杂网络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刘通;产液气井两相流机理模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靓;气液混合顶吹强化搅拌优化实验及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丽;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及其在两相流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坤鹏;波流作用下层移输沙的两相流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6年
4 贺松;飞沫粒子悬浮两相湍流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5 鲁贵祥;基于两相流原理的水辅成型穿透过程数值模拟[D];郑州大学;2016年
6 刘伟信;基于半导体激光传感器测量方法的两相流流动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傅三富;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在两相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张俊晶;两相流参数的软测量技术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9 罗彤;两相流流动特性混沌动力结构突变检测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杨丹;两相流多元时间序列复杂网络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6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12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