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钢厂热轧液压系统_《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9-21 11:15

  本文关键词:热轧机电动压下的最优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安工程大学》 2012年

热轧机电动压下的最优控制

陈新运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对板带材的需求量变大,对厚度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生产工艺发展的要求,在控制系统中经常采用最优的控制算法。由于热轧机电动压下自动位置控制(APC—Automatic Position Control)系统是厚度自动控制(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系统的内环,设计电动压下位置自动控制系统很重要,它与热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电动压下系统的同步以及快速准确定位控制,对成品的质量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热轧机电动压下位置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使系统达到更好的同步性、快速性,提高产品精度,减小设备的磨损,以延长设备使用的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电动压下系统最重要的作用是在控制电动压下两侧电机同步动作的前提下,由电动压下自动位置控制系统实现轧辊的快速与准确定位,即驱动电动压下两侧的丝杆向上或者向下运动,要求在工艺过程所允许的时间内到达设定的位置,实现热轧机辊缝的设定。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辊缝位置偏差与速度给定的关系曲线是二次曲线,将这种控制方式用于工程实践中,需要进行大量计算,就降低了程序执行速度,这样便不能适应电动压下系统快速性的要求。 现有的很多热轧生产线电动压下自动位置控制系统的速度给定都是采用折线式速度整定曲线的静态算法或者纯粹根据经验人工设定一个速度使系统工作,而电动压下两侧电机的同步控制是靠电磁离合器等这种机械的硬连接方法。这样就很难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并且造成企业设备磨损大,维修成本高,效率低下,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经验要求很高。而近年来随着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模糊控制等理论的发展,以及在轧制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使得板带材的厚度与精度等指标有了较大的提高。 本文以浙江某集团新上马的二辊可逆热轧机生产线为背景,提出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和最优控制思想的动态算法,做到理论控制算法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利用最优控制理论的双积分模型最短时间控制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来设计热轧机电动压下自动位置控制系统和压下电机的同步控制系统,改进目前热轧机电动压下系统带来的问题。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把算法应用到热轧机生产线上;仿真结果和实际运行结果都证明了利用最优控制方法建立的控制系统比传统PID组成的随动系统具有同步性好、快速性好、无超调、无静差、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G334.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敬红,邹正铮;可逆轧机速度控制及压下APC控制实践[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4年06期

2 张进之;板带轧制工艺控制理论概要[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04期

3 闫文瑞;赵玉明;王涛;;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现场调试[J];煤矿机电;2007年01期

4 赵鸿金,张迎晖,胡海涛,姚若浩;动态规划法优化设计铜板带轧制规程[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周建男;;我国热带钢轧机技术概述[J];山东冶金;2009年02期

6 董祖毅;;铜带热轧机快速自动压下控制算法[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任兴权;直流拖动系统位置最优控制及准确定位[J];冶金自动化;1982年03期

8 牛文勇,王君,李建平,张殿华,张其生,赵胜国,陈建华;基于工业PC和PLC的中厚板轧机监控系统[J];冶金自动化;2001年06期

9 刘榛,卢堃,陆初觉;液压升降台同步运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模型建立及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4年06期

10 杨美顺;现代冷轧机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冶金;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蓟泉;周永红;;板形控制技术及应用[J];鞍钢技术;2006年04期

2 李文斌;费静;范垂林;王国明;刘明;;提高热轧带钢厚度精度研究[J];鞍钢技术;2008年01期

3 张春,郭兴众;双环模糊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刘春英;朱兵;;在负功率下四象限变频器的DTC直接转矩控制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汪小平;洪乃刚;范国伟;;电机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课程虚拟实验的开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王安;唐晓勇;张云生;王晓东;;双机架轧机模型自学习系统的研究[J];安徽冶金;2005年01期

7 韦韫;邵陆寿;;变量施药系统电机调速的仿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6期

8 周小群;交流变频调速中的直流制动[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杨兴义;;变频系统在风机节能中的应用[J];安庆科技;2004年02期

10 陈世军;郭智生;江善和;;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伟明;;基于STM32纯电动汽车电驱控制研究[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杰;景菁华;;承钢1780凸度和平直度控制的研究与应用[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祖孝奎;姚军亮;吴亮;邹雪;赵广超;;张力控制在承钢热轧带钢卷取系统中的应用[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秀;刘勇夫;冀晓童;高扬;徐青;王辉;;基于起停式飞剪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熀秋;李烽;潘伟;孙晓东;;无轴承异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朱通;朱熀秋;孙永波;郝晓红;;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试验平台及驱动系统设计[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王丽君;童朝南;尹怡欣;李擎;;大时滞监控AGC系统的自抗扰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虞正民;颜文俊;包哲静;;基于损耗模型和模糊搜索的异步电机最优效率控制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刘星桥;韩辉;鲍丰亮;;基于霍尔元件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秦硕;巩岩;刘永学;王志科;彭思齐;;飞机超机动最优导引算法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爱德;开关磁阻电机在船舶电力推进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余磊;基于认知科学的计算机围棋博弈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晓东;双机架紧凑式炉卷轧机模型自适应优化控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赵国新;变频电源供电永磁同步电动机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5 陈仲伟;基于飞轮储能的柔性功率调节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覃海涛;交流伺服系统自调整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洁;开放量子系统的建模及其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蔚兰;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问题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乐江源;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电力电子变换器非线性复合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姜萍;斩波串级调速系统自抗扰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刚;基于DSP+FPGA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驱动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于张喜;立式刨切机机构设计优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高圆圆;基于FPGA的跑步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翟清震;电流型Z源逆变器主电路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魏光宇;二维转台控制系统[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文博;兆瓦级风机变桨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雷明杰;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在中厚板轧机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秦余钢;船模自航试验遥控测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时磊;半潜平台动力定位系统的评估及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韩洪祥;船舶直驱式容积控制液压舵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初怀清;徐永恒;;轧制理论发展方向的探讨[J];鞍钢技术;1980年01期

2 吴铨英;张进之;王书敏;周玉珠;霍海云;朱仁华;;轧钢机间接测厚厚度控制系统“跑飞”条件的研究[J];电气传动;1982年06期

3 张进之;;连轧张力公式[J];钢铁;1975年02期

4 张进之;郑学锋;梁国平;;冷连轧动态变规格设定控制模型的探讨[J];钢铁;1979年06期

5 张进之;张自诚;杨美顺;;冷连轧过程变形抗力和摩擦系数的非线性估算[J];钢铁;1981年03期

6 张进之;白埃民;;提高中厚板轧机压力预报精度的途径[J];钢铁;1990年05期

7 居兴华,赵厚信,杨晓臻,王琦;宝钢2050热轧板带厚度控制系统的研究[J];钢铁;2000年01期

8 唐荻;米振莉;陈雨来;;轧钢技术的现状和新发展[J];钢铁;2007年11期

9 郝付国,白埃民,张进之,郝育华,叶勇,范泳,刘恒清;动态设定型AGC在中厚板轧机上的应用[J];钢铁;1995年07期

10 张进之;基于协调推理网络的板带轧制过程智能优化控制[J];钢铁;1995年S1期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钢厂热轧液压系统_《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热轧机电动压下的最优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19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2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