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空间全柔顺并联机构构型拓扑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18-01-07 01:31

  本文关键词:空间全柔顺并联机构构型拓扑优化设计 出处:《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全柔顺并联机构 拓扑方法 模态分析 优化设计


【摘要】:精密制造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精密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微机电系统、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应用的发展,对空间全柔顺并联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空间全柔顺并联机构的设计产生了新的挑战。因此,引入简单、高效的设计方法对空间全柔顺并联机构进行设计成为了研究新热点。本章以空间全柔顺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引入拓扑优化理论对空间全柔顺并联机构进行构型的设计,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所设计的空间全柔顺并联机构进行优化分析,定量的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以3-RPC型空间三自由度(三平移)并联机构为本体,首先对其微分运动学进行分析,得出其输入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根据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对并联机构本体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所设计出的全柔顺并联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与传统并联机构的运动学特性相对比,从而验证了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以4-RPTR型空间四自由度(三平移一转动)并联机构为本体,首先结合螺旋理论对其进行了运动特性分析,得出其运动状态,然后根据拓扑优化理论对并联机构本体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四自由度全柔顺并联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定量的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3)针对所设计出的空间三、四自由度全柔顺并联机构,在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两者的约束模态进行分析,得到空间三、四自由度全柔顺并联机构在各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和阵型。本文以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为基础,以空间三、四自由度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设计出空间三、四自由度全柔顺并联机构构型,从结构拓扑层面实现了空间并联机构的设计。
[Abstract]:Precision 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manufacturing level of a country.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aerospace, automobile, MEMS, medical treatment and so 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The requirement of spatial fully compliant parallel mechanism is higher and higher,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of spatial fully compliant parallel mechanism has a new challenge.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simple. Efficient design method for spatial fully compliant parallel mechanism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hotspot. This chapter takes spatial fully compliant parallel mechan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design the spatial fully compliant parallel mechanism and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designed spatial fully compliant parallel mechanism. Quantitative verific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method,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e study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3-RPC space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three translation) parallel mechanism as the body. Firstly, the differential kinematics is analyzed, and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is obtain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to optimize the parallel mechanism body design and the designed fully compliant parallel mechanism statics analysis. Finally,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kinemat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parallel mechanism. It is proved that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is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he 4-RPTR space 4-DOF parallel mechanism is used as the main body. Firstly,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spiral theory, and the motion state is obtain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theory,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arallel mechanism body is carried out and the static analysis of four-degree-of-freedom fully compliant parallel mechanism is carried out. The valid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method are quantitatively verified.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its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constraint modes of the two are analyzed, and the space three is obtained. The natural frequency and formation of the four-degree-of-freedom fully compliant parallel mechanism in each mode. Based on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this paper takes the spatial three-degree-of-freedom parallel mechanis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organically combines the two. The configuration of fully compliant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three and four degrees of freedom is designed, and the design of spatial parallel mechanism is realized from the structure topology level.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亚青,刘雄伟;绳牵引并联机构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09期

2 郭瑞琴;;并联机构运动分岔与稳定性分析[J];机械传动;2008年02期

3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4期

4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6期

5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8期

6 ;第三届并联机构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会议征文通知[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7期

7 邓嘉鸣;尹洪波;沈惠平;李菊;杨廷力;;基于方位特征集的两转动(0T-2R)并联机构的型综合及其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24期

8 李鹭扬,吴洪涛;并联机构正运动学一维搜索法[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杨光,文福安,魏世民;用于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座标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3期

10 周兵,杨汝清;3自由度平动并联机构结构参数的优化[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军辉;黄玉美;高峰;;抓取机器人的并联机构刚度解析[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杨东超;杨向东;刘莉;陈恳;;并联机构的可驱动性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义凤;姚郁;;六自由度并联机构驱动速度性能优化设计[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孟飞;;极限边界搜索实现的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范彩霞;刘宏昭;;双驱动五自由度并联机构型综合[A];第9届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CCAMMS 2011)暨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董培涛;吴学忠;;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的新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治志;罗玉峰;石志新;杨廷力;;一种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的序单开链法[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荣辉;丁洪生;张同庄;;一种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震动力平衡[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昕;李泽湘;;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分析与应用[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宋方臻;宋波;;平面并联机构与磁悬浮控制电主轴耦合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秉毅;闭环和并联机构拓扑胚图理论与应用[D];燕山大学;2015年

2 邵杰杰;浸没流场缝隙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丁建;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精度分析及其综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徐东涛;基于动力学分析的改进型Delta并联机构运动可靠性建模技术[D];东北大学;2015年

5 纪志飞;3-SPS张拉整体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与运动性能分析及能量采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曹文熬;空间多环耦合机构数字化构型综合理论[D];燕山大学;2014年

7 叶伟;一类可重构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汪从哲;多转动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结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张秀礼;一类含复合驱动及约束分支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10 张普;面向操作顺应性的锻造模拟器设计与评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世培;并联机构的人机交互式装配实现及运动性能自动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2 何勇;面向车载设备的多维激振平台系统研制[D];燕山大学;2015年

3 郭萌萌;重力作用下被动过约束并联机构受力与虚拟仿真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4 卢芹芹;三维平移并联机构型综合与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5 苏永林;基于解耦并联机构的推拿机器人设计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杨超;直线驱动的球面并联机构控制技术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宫玉凤;一种一转四移驱动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8 周莎莎;少自由度过约束并联机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9 吴静;被动铰为球铰的二自由度平移并联机构的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程锐;基于螺旋理论的3-CRP_(4R)RR并联机构的奇异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90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390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