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考虑运动副间隙的平面并联机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14:41

  本文关键词:考虑运动副间隙的平面并联机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模块化建模 多体机构 运动副间隙 动力学分析 3-RRR并联机构


【摘要】:由于装配误差、加工精度和磨损的影响,机构中运动副间隙不可避免地存在,使机构的运动精度和动力学性能受到很大影响。同时,构型复杂的多体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效率有待提高。因此含运动副间隙机构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本文从平面多体机构的模块化动力学建模、运动副间隙的数学模型等方面入手,提出体现拓扑结构层次性的模块化动力学建模方法,并可拓展到含间隙机构的动力学分析,通过改进的数值积分算法求解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组,系统地分析运动副间隙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指导样机结构参数与间隙分配的集成优化。本文主要进行以下研究:为了提高复杂多体机构的动力学建模效率,通过多体系统的拓扑图对机构进行分类,提出多体系统的模块划分方法;采用体铰矢量和通路矢量建立平面多体机构中运动副的约束方程,用关联数组描述系统的拓扑结构,实现系统约束雅克比矩阵的自动集成,形成复杂多体机构的约束雅可比矩阵的模块组装,实现模块化、层次化的动力学建模,使动力学模型中包含机构的拓扑结构信息。针对动力学模型的微分代数方程组,提出基于Hermite插值的数值积分方法。以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为应用案例,建立通用动力学模型,体现所提出的模块化动力学建模方法的层次性和可重用性。为了更精确地确定出运动副元素在机构运行过程中相对运动状态的互相转换,采用状态变换法描述运动副间隙模型,利用相邻两时间节点的接触表面变形量的关系改进运动副元素的相对运动状态判断准则。提出适用于机构高速运行时的间隙碰撞力模型,结合Lankarani-Nikravesh接触力模型完整地表达了间隙运动副中的接触碰撞力。为了能够量化地评价运动副间隙的不同参数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间隙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以含有铰链间隙的曲柄滑块机构为例进行动力学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间隙模型的正确性。针对平面并联机构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构型——平面3-RRR并联机构,采用提出的模块化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动力学模型。考虑与动平台相连接的三个转动副间隙,将运动副的间隙作用力作为广义外力引入到系统动力学方程中。采用所提出的基于Hermite插值的数值积分方法对该微分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深入细致地探讨运动副间隙对该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庞加莱映射和分岔图的手段对机构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揭示含间隙平面3-RRR并联机构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对于含有运动副间隙的机构,由于间隙作用力产生的高度非线性因素,传统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针对含运动副间隙的平面3-RRR并联机构,对比分析基于间隙作用力模型的固定补偿控制策略,进而提出能实现间隙作用力自适应补偿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策略。引入增益自适应律使机构能够更快地达到稳定状态,设计参数自适应控制律和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律,实现在运动副间隙存在的情况下机构运动精度的提高,并有效减轻间隙作用力对机构运动平稳性的不良影响。基于间隙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加工成本模型,建立含运动副间隙机构的间隙分配与结构参数集成优化的目标函数。基于遗传算法中的杂交机制,采用自适应杂交概率,并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异步学习因子,改进了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辅以工作空间、传递性能等约束条件,优化得到机构的间隙参数和结构设计参数,设计加工平面3-RRR并联机构实验样机系统。通过加工不同半径的轴颈,实现不同大小和数量的运动副间隙。采集机构动平台中心点位置、速度信号,进行含运动副间隙的平面3-RRR并联机构动力学响应的实验研究。考察间隙运动副个数、运动副间隙的大小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验证前期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考虑运动副间隙的多体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ynamic modeling efficiency of a complex multi - body mechanism , the dynam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he kinematic pairs in a complex multi - body mechanism are presented . In this paper ,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plane 3 - RRR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different size and quantity is realized by machining the journal with different radius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H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庆,刘宏昭,张士军,潘志暄;平面间隙运动副副元素相对运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杨东超;宾洋;贾振中;赵旦谱;;消极运动副的产生原因及判定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07期

3 黄海洋;李艳;井超超;周娇;;运动副间隙振动状态实验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建瓴,,李哲,李骊;对预测含间隙机构运动副元素分离方法的修正[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5年01期

5 俞武勇,季林红,阎绍泽,金德闻,贾晓红;含间隙机构运动副的动力学模型[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5期

6 曲继方;;运动副的滑滚转换方法及应用[J];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7 崔玉莲,刘櫇;关于运动副耐磨可靠性方程的几点讨论[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8 何成铭,刘櫇,梅国建;构件和运动副的工作能力的定量描述[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9 谢进,陈永;含间隙回转副的运动副元素分离准则中鈺/R的探讨[J];机械传动;1999年01期

10 秦伟,黄茂林;间隙和接触尺度对运动副自由度影响的研究[J];机械设计;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昌登;;运动副磨损状态的监控[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2 张伟;李春洋;;两种运动副间隙模型动力学特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3 刘柏希;原大宁;刘宏昭;;考虑运动副阻尼的机构系统动力学响应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茂林;安培文;秦伟;;平面闭链机构约束不确定性影响及自调结构的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苏军辉;黄玉美;高峰;;抓取机器人的并联机构刚度解析[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杨东超;杨向东;刘莉;陈恳;;并联机构的可驱动性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义凤;姚郁;;六自由度并联机构驱动速度性能优化设计[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孟飞;;极限边界搜索实现的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范彩霞;刘宏昭;;双驱动五自由度并联机构型综合[A];第9届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CCAMMS 2011)暨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董培涛;吴学忠;;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的新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振东;考虑运动副间隙的平面并联机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张续冲;考虑运动副间隙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仁军;考虑运动副摩擦的混合输入机构理论与实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田为军;德国牧羊犬运动特性及其运动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肖英奎;运动同步记录与在线模拟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贺镇;多回路及自适应机构自调结构设计的研究与工程实践[D];重庆大学;2006年

7 刘江南;基于创新技法的机构拓扑结构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毛秉毅;闭环和并联机构拓扑胚图理论与应用[D];燕山大学;2015年

9 邵杰杰;浸没流场缝隙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丁建;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精度分析及其综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磊;可穿戴式气动手腕运动康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玉娟;考虑运动副间隙的平面函数机构概率分析与综合[D];西华大学;2015年

3 周军生;考虑运动副磨损间隙的柔性机构动力学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冯艳婷;蓝宝石LED条自动摆条机设计与运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5 魏强;基于等效阻力梯度的约束变胞运动副结构综合[D];东北大学;2012年

6 刘柏希;考虑运动副阻尼的弹性机构系统动力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7 熊敏;考虑运动副间隙商标模切机主切机构及控制系统分析、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8 赵明成;考虑运动副间隙的翅翼机构混沌运动及其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大燕;考虑弹簧和运动副间隙的微扑翼飞行器翅翼机构动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肖;考虑多运动副间隙的颚式破碎机动力学分析[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19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419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9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