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国内报废汽车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6-10-18 00:16

  本文关键词: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在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模式下,生产商联合体承担其组织内部所有企业生产的汽车产品的报废回收处理业务。一般而言,该联合体建立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多个主营业务相似或相同的生产商自发组建;二是由单个生产商主导,选择合适的联盟成员,建立以一个或两个以主要生产商为核心的联合体。在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模式下,内部生产商建立起一种有计划的持久性合作关系,其主要优势体现在:1.共享规模效应。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模式将多个生产商的回收处理业务融为一体,增加了回收处理的报废汽车的数量和种类,同时加强了人员配置,设施配备和回收拆检技术也更加专业。2.促进管理创新。联合体内部的生产商能够方便有效的学习各个企业的管理方法,取长补短,,实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3.树立行业形象。生产商联合体负责回收模式,将对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上升到行业行为,不仅有助于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对树立汽车行业的“绿色形象”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

4.3 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

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Third-Party Take-back,TPT)是指生产商在销售产品后,选择专门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负责其回收业务,自己并不直接参与对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工作。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有利于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来使自己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三方报废汽车回收处理企业拥有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其整体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图 3 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

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将生产商的回收处理业务通过外包形式分配给第三方企业。第三方企业通过建立回收中心、组建回收网络,对报废汽车进行回收、拆检和再加工与利用。采用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第三方企业可以将处理后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可在社会上寻找更广阔的卖方市场,实现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其主要优势集中体现在:1.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实施,使对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成为了生产商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企业应该将自己的主要资源与精力集中放在其核心业务上,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强者如林的市场中突出重围。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使生产商从回收业务中有效的脱离出来,同时也时其回收业务更加科学、合理、规范。2.减少固定资产的投入[6]。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下生产商将回收处理业务外包,不仅可以减少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还减少了业务运作中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

5. 总结

我国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报废汽车回收处理模式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课题。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和报废量的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报废汽车回收模式的研究顺应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它不仅能为企业提升形象,提高竞争力,也是创造利润的有效途径。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滨士,刘世参,李仁涵,等.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2):1~6.

[2]李湘洲.国内外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与趋势[J].再生资源研究,2005(2):22-25.

[3]周育红,姜朝阳.我国汽车报废回收利用体系框架初探.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3,94-96.

[4]魏洁,李军.EPR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5,12,18-22.

[5]吴丹,林云,代应.报废汽车回收体系结构模型研究.物流科技.2007,3.

[6]沈永峰,杨威.中国废旧汽车回收产业的现状与前景分析田.产业经济报道,2009,41(5).

[7] Reuter M A, Schaik A V, Ignatenko O and Haan G.Jde. Fundamental limits for the recycling of end-of-life vehicles. Minerals Engineering. Volume 19, Issue 5, April 2006, Pages 433-449.

[8]de Brito M P, Dekker R. A Framework for Reverse Logistics. ERIM Report Series Research in Management. ERS-2003-045-LIS, 2003.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自然科学、教学研究、表格模板、行业论文、人文社科、高中教育、医药卫生以及国内报废汽车研究综述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3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43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