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式离子源和微型气泵集成的微型针-柱放电结构芯片设计与实验分析
本文选题:微型放电结构 切入点:电晕放电 出处:《光学精密工程》2017年06期
【摘要】:采用LIGA(Lithographie,Galvanoformung,Abformung)工艺设计加工了一种微型针-柱放电结构芯片,可实现敞开式离子源和微型气泵的系统集成。此微型放电结构由采用电镀铜加工而成的针电极、上圆柱电极和下圆柱电极组成,针-柱间距有1mm、2mm两种规格。在室温、大气压环境、无外界通入气流的条件下,通过在针-柱电极上加载负直流高压,可产生稳定的气体放电。利用风速计testo 405-V1测量芯片气体放电产生的离子风风速,结果表明针-柱间距为2mm时产生的离子风流速最大,可达0.79m/s。对针-柱间距2mm规格的微型芯片进行乙酸进样电离实验,当针-柱之间产生稳定的电晕放电后,可发现位于芯片出口处已被去离子水润湿的PH试纸变红。此时利用微弱电流检测系统采集电离产生的离子,当放电电压为-3300V时,通过微弱电流采集系统检测到的电流信号可达120pA。采用LTQ XL离子阱质谱仪,对芯片电离丙酮、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的离子产物进行检测,所得到的主要物质为质子化单体离子和二聚物离子。放电产生离子风风速以及乙酸的进样和电离实验表明,基于LIGA的微型针-柱结构芯片可实现大气压环境下敞开式离子源和微型气泵的双重功能。
[Abstract]:A miniature needle-column discharge structure chip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by using Lithographie Lithographie Galvanoformungong Abformungong process, which can realize the system integration of open ion source and micro air pump. The micro discharge structure is made of needle electrode fabricated by electroplating copper. The upper cylinder electrode and the lower cylinder electrode are composed of two specifications, the needle to column distance of 1 mm and 2 m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oom temperature,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no air flow through the outside, negative DC high voltage is loaded on the needle column electrode. Testo 405-V1 is used to measure the ion wind velocity produced by the gas discharge of the ch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on wind velocity is the largest when the needle column spacing is 2mm. The sample ionization experiment of acetic acid was carried out on a microchip with needle to column spacing (2mm) specification. When a steady corona discharge occurred between the needles and column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PH test paper, which has been wetted by deionized water at the outlet of the chip, turns red. At this time, the ionized ions are collected by the weak current detection system, and when the discharge voltage is -3300V, The current signal detected by the weak current acquisition system can reach 120 Pa. The ion products of the chip ionization of acetone, anhydrous ethanol and ethyl acetate were detected by LTQ XL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er. The main materials obtained are protonated monomer ions and dimer ions. The micro needle-column chip based on LIGA can realize the dual functions of open ion source and micro air pump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61204120)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5GXNSFAA13930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2013GXNSFBA01927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No.XY290406)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No.2014GJB144) 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No.YQ15114) 广西信息科学实验中心资助项目(No.YB142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No.2017YJCX86) 广西物联网技术及产业化推进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No.WLW20060503,No.WLW20060504)
【分类号】:TH-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裕清 ,刘润启 ,肖宗礼;高频离子源[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1年10期
2 车锡钢 ,吕松生;高频放电离子源的一些特性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3年06期
3 王惠三,简广德;负离子源引出系统束光学的数值模拟[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7年01期
4 朱蔓萝;;紧凑的微波离子源[J];国外科学仪器;1988年03期
5 翟其刚;俞光仪;徐林木;陈伟民;;智能离子源弧流稳定系统[J];电子技术;1990年11期
6 ;原研开发出离子源装置[J];国外核新闻;1999年03期
7 孙良亭;;2011年离子源室工作报告(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11年00期
8 冯玉成;;近物所在线离子源运行报告(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11年00期
9 史维东,钟傅,刘振民,马永辉;多组元气体、金属脉冲离子源[J];核技术;2001年01期
10 崔保群,包轶文,李立强,蒋渭生,王荣文;用于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的微波离子源(英文)[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1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士祥;蒋国英;李日新;吴玉珍;林美娟;厉学文;过骐千;朱惜安;;永磁微波离子源的研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电子束焊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刘胜;盛鹏;宋士花;李军;谢亚红;谢远来;刘智民;胡纯栋;王绍虎;NBI组;;离子源长脉冲放电实验[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孔庆升;;离子源在真空镀膜中的应用[A];薄膜技术高峰论坛暨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ng;;阳极层型气体离子源的特点及应用[A];薄膜技术高峰论坛暨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缪竞威;师勉恭;杨百万;唐阿友;许祖润;杨朝文;;~4HeD~+纯净束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红涛;沈冠仁;刘乃义;高福;;高频离子源的改进和研制[A];'2001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唐平瀛;戴晶怡;谈效华;金大志;刘铁;;火花离子源脉冲工作瞬间的放电行为[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8 任荆学;李晓谦;杨松涛;;无栅离子源控制方式的讨论[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崔保群;唐兵;马鹰俊;马瑞刚;姜冲;陈立华;蒋渭生;;磁场可调永磁微波离子源研制[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陈立华;;离子源引出系统的计算研究[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洪影;细胞代谢物的实时质谱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姜子运;ADS注入器Ⅱ离子源及LEBT、真空和低温控制系统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5年
3 杨尧;ECR离子源引出的低能高电荷态离子束传输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唐平瀛;高频离子源等离子体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5 清江;小型质谱与软电离离子源新技术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6 刘坤;用于FAIMS系统的微型离子化单元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华;解吸附电晕束离子源(DCBI)的研制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马向国;纳米聚焦离子束系统液态金属离子源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天;常压亚稳态解吸附离子源(AMDI)的研制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唐城;利用额外电子注入ECR离子源产生高荷电离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周婷;基于碳纳米管阴极的离子源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周博文;HL-2M装置中性束离子源束光学实验研究及实验平台改造[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5 马利民;射频离子源研制及引出系统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06年
6 王军伟;线性离子源的综合设计与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刘璐;基于射频离子源的中性束系统基础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8 吴亚召;关于氢氦同轴离子注入机离子源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9 万翔;触发型真空弧离子源放电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10 叶学敏;药物活性分子在不同离子源下的质谱行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5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655749.html